登入選單
返回資源
剪紙藝術故事繪本:二十四節氣 / 書童文化 著; 詩爾 繪
文獻類型Book
語言CHI
公司作者
書童文化
分類號300
出版幼福文化, 台灣, 2023
版本初版
主題節氣
叢書剪紙藝術故事繪本
描述精裝; 35
ISBN9789862438947

註釋

精緻的傳統剪紙藝術,帶我們一起追尋古人的生活智慧!

  在沒有電視、電燈、手機的古代,人們根據生活經驗及觀察自然的結果,創造了「天干地支」、「十二生肖」、「十二時辰」等紀年與計時的方法,以及讓大家每日活動能有所依循的各種節日及二十四節氣,而這些重要的傳統也流傳至今,且影響深遠,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透過閱讀《剪紙藝術故事繪本》系列書籍,除了能了解相關的由來與及習俗,更可從中理解古人順應、親近自然,以及值得我們學習的環境友善精神。

  本套書插圖為精緻的剪紙風格,有別於一般插畫,可從每個細節中看出繪者製作時的用心。除了讓孩子了解自然及人文知識,還能欣賞傳統藝術的美好,並學會珍惜前人流傳下來的智慧結晶。此外,傳統剪紙藝術已於西元2009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是十分珍貴的文化藝術。

  【順應二十四節氣,配合季節氣候好耕作。】
  古時的人們依據生活經驗,發現農作物的生長及品質優劣受到陽光、雨水、冷熱等氣候影響,進而透過觀察太陽位置改變的週期性,制定了二十四節氣,並從命名上反映出季節及氣候的變化。本書依照二十四節氣的順序,搭配精緻的剪紙插圖,說明每個節氣的時間、氣候、習俗、飲食,以及相關古詩,了解節氣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此外,與二十四節氣相搭配的是「七十二候」,它是根據黃河流域的動物、植物,以及其他自然現象的變化編寫而成,在古代用來指導農事活動。七十二候可提醒人們天氣、環境、動物、植物隨著時間推移,在一年中的變化。

  那麼,二十四節氣和七十二候流傳至今的意義為何?除了在農業上的經驗指導外,更重要的是,它們展現了一種人與自然合而為一的生命觀,讓我們感受到古人親近、熱愛自然的精神,以及順應自然規律和適應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也指引我們要過著自然、健康、和諧的生活。
No.
複本條碼
部門
位置
索書號
狀態
到期日
1
C15726
圖書館
LIB
394 SHU
可出借
--
共1條紀錄 , 當前 1 / 1 頁:個上一頁下一頁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