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返回資源
垃圾與它們的產地:為什麼99%的東西半年後都被丟棄?
其他書名
The Story of Stuff: How Our Obsession with Stuff is Trashing the Planet, Our Communities, and Our Health – and a Vision for Change
文獻類型Printed Material
語言中文
公司作者
吳恬綾 / 黃亭睿
出版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 2018
版本初版
主題自然科普環境科學環保議題自然生態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社會
叢書Earth#19
描述

以前手機能用10年,但現在手機平均使用1年後就GG?!家電和電子產品的維修費過高,直接買新的還比較便宜?!流行時尚每季主題大不相同,沒穿當季款就遜掉了?!我們生產東西、汰換物品,看起來是再平常也不過的事,但為何現在的產品壽命越來越短?我們也越買越多?不知不覺間還造成環境汙染?!

  本書作者安妮.雷納德在親眼目睹垃圾掩埋場的驚人景象之後,便開始追蹤垃圾的身世來歷,描繪出東西變成垃圾的完整過程。她發現商人刻意製造壽命短、易毀損的商品,甚至還製造過時就不適用或落伍的印象,大力鼓吹我們花錢購買不需要的垃圾,以提高企業獲利。但同時,地球環境卻因此每下愈況。即便我們努力做好環保,若不能減低購買物品和製造垃圾的頻率,地球的資源與生態仍會持續耗竭。安妮並不是鼓勵大家不要購物,而是不喜歡現今「肥了大企業,卻沒有讓消費者跟地球更好」的模式。與其讓錢流入財團手中,不如聰明消費,讓地球跟自己都過得更快樂。透過本書,安妮除了跟我們討論「東西的故事」以外,也提供了四個愛護地球的消費提案。如何邊滿足自己的購物欲同時邊做環保?就從安妮的方法開始實驗吧!

ISBN9789571375748
No.
複本條碼
部門
位置
索書號
狀態
到期日
1
C006621
中文
LIB
577.27 L5811 2018
可出借
--
共1條紀錄 , 當前 1 / 1 頁:個上一頁下一頁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