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返回資源
中國當代文學60年(1949-2009)(卷三)
文獻類型Book
分類號C4.1.2 013
出版上海大學出版社
主題語文與文學
題目現當代文學史
描述《中國當代文學60年(1949-2009)(卷1)》主要供高等院校中國當代文學史教學與研究參考,也為中圍當代文學史研究者和文學愛好者提供一份綜合性的資料。通過這些資料的閱讀,能夠瞭解中國當代文學60年的發展歷程和基本情況。《中國當代文學60年(1949-2009)(卷1)》與陳思和教授主編的《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可互為參照閱讀,可看作是《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的配套用書。《中國當代文學60年(1949-2009)(卷1)》所選資料主要來自當時國內出版的各種報刊、專著和文集。由於人力和圖書等條件的限制,材料仍有待以後增補。党和國家領導人的文章均未收錄。為了保存中國當代文學60年的本來面貌以供學習、研究,《中國當代文學60年(1949-2009)(卷1)》收錄了一些在今天看來文風和觀點帶有時代痕跡的文章,請讀者閱讀時注意。 《中國當代文學60年(1949-2009)(卷1)》依據中國當代文學60年的歷史階段的時序編選,在每一個時段又分別設置了反映這一時段文學面貌的相關專題,力求做到科學性、真實性、學術性的統一,適合大專院校學生和文學愛好者閱讀,也適合文學研究者做參考。 五、文藝政策與意識形態導向 馬克思主義與創作自由 《人民日報》評論員: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 《人民日報》評論員:高舉社會主義文藝旗幟堅決防止和清除精神污染 周揚:關於馬克思主義的幾個理論問題的探討 胡喬木:關於人道主義和異化問題 胡啟立:在中國作家協會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上的祝詞 [題解15:馬克思主義與創作自由] “主旋律與繁榮社會主義 《文藝報》編輯部:突出主旋律發展多樣化——“文學藝術與社會主旋律”座談會在京舉行 茅盾文學獎評獎條例(修訂稿) [題解16:“主旋律”與繁榮社會主義文藝] 六、理論探索與人文立場 撥亂反正 《上海文學》評論員:為文藝正名——駁“文藝是階級鬥爭的工具”說 巴金:要不要制定“文藝法” [題解17:撥亂反正] 真實和典型性 杜書瀛:藝術典型與“多數”、“主流”及其他 王元化:文學的真實性和傾向性 徐俊西:一個值得重新探討的定義——關於典型環境和典型人物關係的疑議 [題解18:真實和典型性] 文藝學方法論 林興宅:論系統科學方法論在文藝研究中的運用 [題解19:文藝學方法論] 文學的主體性 劉再複:論文學的主體性 [題解20:文學的主體性] 人文精神 王曉明、張宏、徐麟、張檸、崔宜明:曠野上的廢墟——文學和人文精神的危機 陳思和、郜元寶、嚴鋒、王宏圖、張新穎:當代知識份子的價值規範 張煒:抵抗的習慣 張承志:以筆為旗 張汝倫、王曉明、朱學勤、陳思和:人文精神:是否可能和如何可能 王蒙:人文精神問題偶感 [題解21:人文精神] 民間立場 陳思和:民間的還原——“文革”後文學史某種走向的解釋 南帆:民間的意義 韓東:論民間 王光東:民間與啟蒙——關於九十年代民間爭鳴問題的思考 [題解22:民間立場]
ISBN9787811185645
No.
複本條碼
部門
位置
索書號
狀態
到期日
1
CW00274
TKO Learning Resources Centre
TKO
C4.1.2 013
可出借
--
共1條紀錄 , 當前 1 / 1 頁:個上一頁下一頁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