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返回資源
中國當代文學60年(1949-2009)(卷四)
文獻類型Book
分類號C4.1.2 014
出版上海大學出版社
主題語文與文學
題目現當代文學史
描述《中國當代文學60年(1949-2009)(卷4)》較全面細緻地反映了中國當代文學從1949年至2009年六十年的發展歷程與成就。其入選資料均保留最初發表時的原貌,力求帶領讀者親歷當代文學的發展軌跡。為了保存中國當代文學60年的本來面貌以供學習、研究,《中國當代文學60年(1949-2009)(卷4)》收錄了一些在今天看來文風和觀點帶有時代痕跡的文章,請讀者閱讀時注意。《中國當代文學60年(1949-2009)(卷4)》依據中國當代文學60年的歷史階段的時序編選,在每一個時段又分別設置了反映這一時段文學面貌的相關專題,力求做到科學性、真實性、學術性的統一,適合大專院校學生和文學愛好者閱讀,也適合文學研究者做參考。 七、文學創作引起的討論 朦朧詩 謝冕:在新的崛起面前 章明:令人氣悶的“朦朧” 孫紹振:新的美學原則在崛起 徐敬亞:崛起的詩群——評我國詩歌的現代傾向 [題解23:朦朧詩] 人道主義思潮中關於《人啊,人!》的爭論 戴厚英:《人啊,人!》後記 何滿子:沒有人啊,沒有人!——評小說《人啊,人!》兼說藝術創新 [題解24:人道主義思潮中關於《人啊,人!》的爭論] 現代主義與現代派 徐遲:現代化與現代派 馮驥才:中國文學需要“現代派”!——馮驥才給李陀的信 李陀:“現代小說”不等於“現代派”——李陀給劉心武的信 劉心武:需要冷靜地思考——劉心武給馮驥才的信 [題解25:現代主義與現代派] 向內轉 魯樞元:論新時期文學的“向內轉” 曾鎮南:為什麼說“向內轉”是貶棄現實主義的文學主張? [題解26:“向內轉”] 先鋒文學 吳亮:馬原的敍述圈套 黃子平:關於“偽現代派”及其批評 [題解27:先鋒文學] 詩歌創作中“知識份子寫作”與“民間寫作”之爭 於堅:穿越漢語的詩歌之光 王家新:從一場漾漾細雨開始 [題解28:詩歌創作中“知識份子寫作”與“民間寫作”之爭] 八、從共名到無名狀態下的創作思潮 撥亂反正與探索浪潮中的寫作 荒煤:《傷痕》也觸動了文藝創作的傷痕! 何西來:歷史行程的回顧與反省——論“反思文學” 吳亮、程德培:當代小說:一次探索的新浪潮——對一種文學現象的描述、分析與評析 張炯:論“改革文學”及其深化 李慶西:尋根:回到事物本身 潘旭瀾、王東明、李振聲、王彬彬:漫話報告文學 [題解29:撥亂反正與探索浪潮中的寫作] 個人立場與多元狀態下的寫作 李振聲:另一種向度:無需依傍或讓每一個人自己成為一種文化和意義源頭 張業松:新寫實:回到文學自身 陳思和:逼近世紀末的小說 吳義勤:在邊緣處敍事——九十年代新生代作家論 宋明煒:終止焦慮與長大成人——關於七十年代出生作家的筆記 [題解30:個人立場與多元狀態下的寫作] 新世紀以來文學創作的可能性 周立民:困境中的文學期刊與因循中的當代文學——當代文學生態環境考察之一 陳思和:新世紀以來長篇小說創作的兩種現實主義趨向 謝有順:對現實和人心的解析——以新世紀散文寫作為中心 王堯:關於“底層寫作”的若干質疑 楊慶祥:“孤獨”的社會學和病理學——張悅然的《好事近》及“80後”的美學取向 [題解31:新世紀以來文學創作的可能性] 大眾文化與現代讀物 嚴家炎:文學的雅俗對峙與金庸的歷史地位 張新穎:中國當代文化反抗的流變:從北島到崔健到王朔 郜元寶:向堅持“嚴肅文學”的朋友介紹安妮寶貝——由《蓮花》說開去 嚴鋒:變形的意義:對《大話西遊》熱的跨藝術解讀 藍愛國、尹秋雯:接受美學視域下的玄幻文學現狀評析 [題解32:大眾文化與現代讀物] 反思“純文學”與文化研究 李陀、李靜:漫說“純文學”——李陀訪談錄 王曉明、蔡翔:美和詩意如何產生——有關一個欄目的設想和對話 [題解33:反思“純文學”與文化研究]
ISBN9787811185621
No.
複本條碼
部門
位置
索書號
狀態
到期日
1
CW00275
TKO Learning Resources Centre
TKO
C4.1.2 014
可出借
--
共1條紀錄 , 當前 1 / 1 頁:個上一頁下一頁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