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返回資源
中國古代散文研究論辯
文獻類型Book
分類號C4.2.2 029
出版百花州文藝教育出版社
主題語文知識
題目古文、駢文
描述

中國古代散文,是中國文化的主要載體。它在很廣大的背景上,記錄了中華民族的歷史興衰、得失成敗、社會思潮、文化學術等等方面的情況。本書搜集整理了20世紀百年間有關散文方面討論的一些主要問題,載錄了論辯各方的一些基本觀點,這對於學習、研究、講授中國文學史與研究作家作品都是很有用處的。它可以使我們溫故而知新,可以從中受到啟發,得到材料,可以事半功倍地提高我們思考問題、認識問題的能力,因為它和我們的文學史學習、作家作品學習很貼近、很直接。本書既可作為大學中文系現代漢語課程的文字學教材,也適合函授及社會各層次的自學自修需要。

緒論

第一章 20世紀古代散文研究引起變化的三大問題

一 “疑古”和“走出疑古”

二 從批判傳統舊文化到弘揚民族文化

三 中國古代散文的界定問題和研究展望

第二章 對先秦歷史散文不同評論舉要

一 《周易》

二 《尚書》

三 《左傳》

四 《戰國策》

第三章 對先秦諸子散文不同評論舉要(上)

一 先秦諸子的由來

二 《論語》

三 《孟子》

四 《荀子》

第四章 對先秦諸子散文不同評論舉要(下)

一 《墨子》

二 《老子》

三 《莊子》

四 《韓非子》

第五章 司馬遷和《史記》

一 20世紀前八十年《史記》研究舉要

(一)關於司馬遷生年的考證和爭論

(二)梁啟超論《史記》及其“讀法”

(三)關於《史記》的考證和評議

(四)概括論述《史記》的幾篇論著

(五)怎樣理解《史記》的“人民性”

二 20世紀後二十年《史記》研究舉要

(一)司馬遷的思想

l.“盛世”•“雄才”•“賢才”

2.司馬遷的經濟思想

3.司馬遷的民族思想

4.司馬遷的人生觀諸因素

(二)《史記》的文學成就

1.《史記》的散文成就

2.《史記》的傳記文學成就

第六章 班固和《漢書》

一 歷史時代和班固的思想

二 《漢書》《史記》比較研究舉要

第七章 漢賦

一 關於賦的界說

二 漢賦興盛的原因

三 漢賦諸作家

第八章 六朝駢文

一 駢文的興起和發展

二 文、筆之爭和古代文學史

三 名家名作評論舉要

第九章 唐代古文運動和韓愈、柳宗元

一 唐代古文運動述略

二 韓愈

(一)20世紀初期的“辟韓”

(二)對70年代“左傾”思潮“批韓”的駁議

(三)韓愈的愛才思想和歷史背景

(四)韓愈對“永貞革新”的態度

(五)韓愈的崇儒和排佛、道

三 柳宗元

(一)對柳宗元評價的變化

(二)柳宗元的唯物論思想

(三)關於柳宗元寓言、傳記的不同評價

(四)柳宗元的古文理論主張

(五)柳宗元文學成就的不同評價

第十章 宋代古文運動和歐陽修等名家

一 宋代古文運動述略

二 歐陽修、曾鞏

(一)歐陽修的古文理論主張

(二)歐陽修的散文成就

(三)曾鞏散文的不同評價

三 王安石、蘇洵

(一)王安石的散文

(二)蘇洵的散文和《辨奸論》的新爭論

四 蘇軾、蘇轍

(一)關於蘇軾評價的變化

(二)蘇軾對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貢獻

(三)蘇轍的散文

第十一章 公安派散文引起的爭論

一 周作人稱許公安派散文的背景和主要內容

二 “獨抒性靈”和時代潮流的矛盾

第十三章 桐城派的歷史功過

一 斥“桐城謬種”的是與非

二 如何評價桐城派引起爭論的幾個問題

(一)桐城派興起和衰落的原因

(二)怎樣理解桐城派的“義法”說

第十三章 八股文的歷史功過

一 八股文的演變過程

二 八股文無用論

三 八股文有功論

後記

主要參考文獻目錄

編輯後記

ISBN9787807420088
No.
複本條碼
部門
位置
索書號
狀態
到期日
1
CR00125
TKO Learning Resources Centre
TKO
C4.2.2 029
可出借
--
共1條紀錄 , 當前 1 / 1 頁:個上一頁下一頁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