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返回資源
中國古書校讀法
文獻類型Book
分類號C5.3.3 011
出版巴蜀書社
主題粵語
描述

我們閱讀古書,總希望領會古人的原意。而古人的原意,即古書的真義,多已蒙上了歷史的塵埃。比如,古書在長期的流傳抄刻中,文字的錯、脫、倒、衍在所難免;後代的許多注釋,也並不是全都可信。清代的俞樾曾經在他的《古書疑義舉例•序》中說過:“執今日傳刻之書,而以為是古人之真本,譬猶聞人言筍可食,歸而煮其簀也”意思是說,古書的真貌和真義隨著歷史的變遷,往往變得面目全非。因此,清掃這些歷史的塵埃,恢復古書的真貌,尋求古書的真義,就成了一些學者們的專業工作(如古書注釋、古籍校勘等);而尋常讀書人,每當展卷案頭,也免不了彈塵拂灰之勞。這正如鑒別商品,除了商檢人員而外,一般人也需要具備一點識別其真偽優劣的常識。本書結合古籍,講述了校讀法定義與校讀的必要性,以及辨認古字,審度聲音,訓解詞義,分析語法,探究修辭,考證名物等方法。

修訂版前言

前言

緒論

第一章 辨認文字

第二章 審度聲音

第三章 訓解詞義

第四章 分析語法

第五章 探究修辭

第六章 考證名物

第七章 斷句標點

第八章 推求義理

後記

ISBN9787806594667
No.
複本條碼
部門
位置
索書號
狀態
到期日
1
CCAN00216
TKO Learning Resources Centre
TKO
C5.3.3 011
可出借
--
共1條紀錄 , 當前 1 / 1 頁:個上一頁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