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返回資源
轉注論
文獻類型Book
分類號C2.3.2 155
出版語文出版社
主題語言研究、語文知識
題目文字學
ISBN9787802413009

註釋

轉注論 孫雍長

本書摒棄靜止的結構類型分析法,著眼於漢民族創製文字的語言社會背景,通過對漢字產生、發展歷史情況的具體考察,和對傳統六書理論及其有關學說的系統研究,嚴肅地、總結性地論證了中國文字學上一個極其重要的理論問題:漢字孳乳之大法即最能產的造字法,並不是“形聲”,而是“轉注”。

增補版自序
初版自序

第一章“六書”皆造字之法

一、“六書”法則客觀存在
二、“六書”說是對造字法則的研究
三、“四體二用”說是對造字研究的倒退
四、“假借”造字法的真諦
五、“轉注”造字必係於構形

第二章“轉注”為漢字孳乳之大法

一、“轉注”造字的必然性
二、“轉注”名義正解
三、“轉注”造字的兩大構形要素
四、“類首”與“部首
五、“轉注”造字的主要途徑
六、“轉注”造字法的強大功能
七、“轉注”與區別字、同源字
八、“轉注”造字釋例

第三章“轉注”不明的癥結

一、奇妙的現象
二、“考”、“老”的糾纏
三、結構類型的困擾
四、《說文》中的迷霧
五、癥結在於誤解“形聲”

第四章“形聲”不是最能產的造字法

一、“形聲”正名
二、“形聲”與“轉注”的畛域
三、“形聲”造字法的淵源
四、“形聲”法的嚴重局限性
五、“形聲”與“轉注”的合流
六、“形聲”造字釋例

第五章對“轉注”造字法的必然認識

一、徐鍇的“轉注”說
二、鄭珍父子的“轉注”說
三、孫詒讓的“轉注”說
四、饒炯的“轉注”說
五、黎錦熙的“轉注”說
六、陸錫興的“轉注”說

第六章漢字構形的思維模式與漢字的結構類型

一、漢字構形的思維模式
二、漢字的結構類型

第七章附論

一、《說文》訂補
二、漢字構形的心智特徵
主要參考文獻
No.
複本條碼
部門
位置
索書號
狀態
到期日
1
CCAN00147
TKO Learning Resources Centre
TKO
C2.3.2 155
可出借
--
共1條紀錄 , 當前 1 / 1 頁:個上一頁下一頁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