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返回資源
漢語史中的語言接觸問題研究
文獻類型Book
分類號C2.9.2 028
出版語文出版社
主題語言研究、語文知識
題目綜合論文集
ISBN9787802411067

註釋

在漢語史研究領域,較早注意到其他語言對漢語發展影響問題的,是王靜如(1935)、呂叔湘(1940)等學者;1953年日本學者太田辰夫發表《關於漢兒言語——試論白話發展史》一文,首次系統考察了中古以來受阿勒泰語影響形成的北方“漢兒言語”的發展、盛行及消亡的過程。此後,這方面的研究相對沉寂。近年來這種情形逐漸得到改觀,學者們開始重新認識和估價語言接觸對漢語歷史發展產生的影響。就漢語語法史中的語言接觸來說,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於由語言接觸引發的語言演變所造成的結果,並進一步探討其形成的機制。本論文集主要收錄漢語語法史研究中語言接觸領域已經發表的重要文件,以及兩屆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所與美國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東亞系聯合舉辦的「漢語史上的語言接觸問題專題研究會」中宣讀的部份檔。這些文字可以基本反映先階段漢語語法史領域語言接觸問題的研究狀況,總結已經取得的成果,介紹目前較為成熟或流行的理論方法,為把這方面的研究推向深入,提供一個前進的基礎。 本書適合研究本專題的學生、學者作參考書目。

前言

●關於漢兒言語——試論白話發展史——太田辰夫
●最早的佛經譯文中的東漢口語成分——許理和 著 蔣紹愚 譯
●歷史上漢語和其他語言的融合問題說略——徐通鏘
●漢語和阿勒泰語互相影響的四項例證——羅傑瑞
●北方漢語的結構發展——橋本萬太郎
●漢語被動式的歷史•區域發展——橋本萬太郎
●北京官話溯源——林燾
●北方方言中第一人稱代詞複數包括式和排除式對立的來源——梅祖麟
●元代漢語的後置詞系統——餘志鴻
●漢譯佛典的語言研究(一)——辛島靜志 撰 裘雲清 譯
●漢譯佛典的語言研究(二)——辛島靜志
●從語言滲透看漢語比擬式的發展——江藍生
●《老乞大》語序研究——李泰洙 江藍生
●中古譯經中的處置式——曹廣順 遇笑容
●試論現代北京城區話的形成侯精一 《世說新語》、《齊民要術》、《洛陽伽藍記》、《賢愚經》、《百喻經》中的“已”、“竟”、“訖”、“畢”——蔣紹愚
●佛教混合漢語初論——朱慶之
●元代白話碑文中助詞的特殊用法——祖生利
●論元代蒙古語對漢語語法的影響——李崇興
●再談中古譯經與漢語語法史研究——遇笑容 曹廣順
●漢語負面排他標記的來源及其發展——胡敕瑞
●移植:佛經翻譯影響漢語辭彙的一種方式——朱冠明
●也談中古譯經中“取”字處置式的來源——兼論“打頭破”、“啄雌鴿殺”格式的形成——趙長才
●從語言滲透看漢譯佛經中的特殊判斷句——龍國富

編後記
No.
複本條碼
部門
位置
索書號
狀態
到期日
1
CS00194
TKO Learning Resources Centre
TKO
C2.9.2 028
可出借
--
共1條紀錄 , 當前 1 / 1 頁:個上一頁下一頁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