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返回資源
漢語研究的類型學視角
文獻類型Book
分類號C2.9.2 023
出版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主題語言研究、語文知識
題目綜合論文集
ISBN9787561913574

註釋

這部文集可能是漢語語言學第一部以類型學為專題的論文集,催生著部文集的第一屆肯特剛圓桌會議也是第一次以類型學為主題的漢語語言學國際研討會,這本身說明了類型學研究在漢語學界尚處於開發階段。本會議參加的學者來自港台、大陸、美國、日本和新加坡,所編論文都比較高層次,專題化,因此不適宜初入門的人士閱讀。

●語言類型學與漢語研究(代前言) ——劉丹青
●「起去」的普方古檢視 ——邢褔義
●漢語語序和數量再空間同事物中的分配 ——李英哲
●藏緬語的述賓結構 ——戴慶廈 傅愛蘭
●「動性」與「動態」的區別:漢語與英語的狀態動詞比較 ——陳重瑜
●漢語方言「達成」類情貌的類型學考察 ——史有為
●漢語是不是話語概念化語言 ——徐烈炯
●一、二、三 ——蔡維天
●空間關係的類型學研究 ——崔希亮
●指示此「這」和「那」在北京話中的語法化 ——方梅
●「怎麼」的語法意義及「方式」「原因」和「情狀」的關係 ——郭繼懋
●現代漢語意欲形容詞的特徵及其分類 ——李向農 張軍
●方所題元的若干類型學參項 ——劉丹青
●漢語方言中的指示詞 ——陸鏡光
●「是不是VP」問句的肯定性傾向及其類型學意義 ——邵靜敏 朱彥
●韻律層級模型中的最少自由單位及其類型學意義 ——王洪君
●主語成份、「話題」特徵及相應的語言類型 ——徐傑
●被字句和把字句的對稱與不對稱 ——張伯江
●雙賓語結構式的語法化渠道與「元」句式語義 ——張國憲
●漢語介詞衍生的語義機制 ——張旺熹
●編後 ——徐傑
No.
複本條碼
部門
位置
索書號
狀態
到期日
1
CR00107
TKO Learning Resources Centre
TKO
C2.9.2 023
可出借
--
共1條紀錄 , 當前 1 / 1 頁:個上一頁下一頁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