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返回資源
西晉文學考論
文獻類型Book
分類號C4.3.2 006
出版南京大學出版社
主題語文與文學
題目魏晉南北朝文學
ISBN9787305055256

註釋

本書詳細考證了西晉時期文學代表人物"三張,二陸,兩潘,一左"的文學系年及創作風貌。文中考據翔實,邏輯嚴密,不僅重視文本研究,還將政治、歷史、思想、文獻研究與文學研書究相結合,擯棄想當然的論斷,以會通之法解決問題。本書分為上下編共11章。上編為系年考證部分,因另有《二陸年譜》一書,此編重點考論張華、傅玄、張載、張協、左思、兩潘、摯虞的生平經歷、作品成書年代、題旨等;下編是微觀研究後的宏觀分析,主要討論西晉諸家、諸文體在文學史中的意義。附錄就党爭與文學、玄學與文學、八王之亂的原因作了一些探討。 本書適合專門研究西晉文學的學者作為參考之用,以及適合專科生作為論文的參考書。 《南京大學博士文叢》總序 前言 上編 西晉文學系年考證 第一章 張華文學系年考證 一、早年喪妻與《永懷賦》、《感婚賦》、《感婚詩》的創作 二、《博陵王宮俠曲》、《壯士篇》、《勵志詩》考 三、《鷦鷯賦》創作年代與題旨新論 四、從泰始後宮教育看《女史箴》的創作——兼論《女史箴》非為賈後作 五、張華《上巳篇》、張協《洛楔賦》考 六、《歸田賦》的創作背景 七、張華元康中的政治地位以及《答何劭詩》意旨 八、張華元康後期的作為 九、其他作品系年 第二章 傅玄與張載、張協文學系年考證 一、傅玄《正都賦》的創作年代 二、傅玄《答程曉詩》、《又答程曉詩》系年 三、傅玄《馬先生傳》的創作時間、源起和意旨 四、傅玄正始中的其他創作 五、傅玄其他作品系年 六、張載人蜀年代考 七、張載、張協早期創作 八、張載、張協後期經歷以及若干詩文系年 第三章 左思文學系年考證 一、左芬對左思初仕的影響以及左思早年之作 二、左思咸寧中的創作 三、奢糜之風的批判與《詠史詩》的創作 四、九品中正制與《詠史詩》的創作 五、左思《三都賦》太康至元康中的流傳 第四章 潘岳、潘尼文學系年考證 一、潘岳文學系年考證 二、潘尼文學系年考證 三、潘嶽《秋興賦》創作背景和實質考 四、《許由頌》非潘嶽作 五、潘岳《內顧詩>>考 六、潘岳《馬汧督誄》考 附:任愷、賈充朋黨之爭考——兼論相關文學材料的政治性影響 第五章 傅咸、摯虞文學系年考證 一、《晉書傅鹹傳》記事補正 二、傅咸《與尚書同僚詩》、《贈何劭王濟詩》作于太康中 三、太康中的一次唱和 四、摯虞兩為尚書郎考 五、摯虞其他作品系年 六、摯虞《文章志》考 七、摯虞《文章流別集》考 附:傅鹹簡譜 摯虞簡譜 下編 西晉文學發展論 第一章 文人聚集與西晉文學的創作風貌 一、西晉人才與時間、地域分佈 二、雅重詩賦之風 三、晉武帝華林園之會與晉代文學 四、張華的同好之會與西晉文學創作 五、張華的同好之會與西晉文學理論 六、陸機、陸雲的同鄉之會與西晉文學 第二章 西晉文學中的“巧構形似之言” 一、傅玄描寫的單純 二、薪火相傳:傅玄與張載、張協 三、張協的“巧構形似之言” 四、張協詩對後代文學的影響 第三章 陸機成為“太康之英”的原因 一、江東學風對陸機文學的影響 二、洛下玄風對陸機文學的影響 三、論陸機對前代文學的繼承 四、文學史上陸機地位的變化及其原因——兼論陸機對六朝文學的影響 第四章 從西晉諸家的創作方式看左思在文學史中的意義 一、傅玄的創作方式 二、陸機的創作方式 三、潘嶽的創作方式 四、左思的創作方式 五、左思在文學史和文化史中的意義 第五章 潘岳碑誄文對前代文學的繼承和發展 一、潘嶽的碑誄文 二、潘岳誄文對前代文學的繼承和發展 三、潘嶽哀辭對前代文學的繼承和發展 四、結論 第六章 關於玄言詩的一點釐清 一、六朝玄言詩說檢討 二、勾稽中朝玄言詩 三、也談玄言詩定義 附錄一 從“四友”到“八伯”——論兩晉裸裎之風的興起和發展 附錄二 向、郭《莊子注》疑案解 附錄三 紀瞻、顧榮赴洛談易考論——兼談西晉末南人的玄談 附錄四 也談“八王之亂”的原因 參考文獻 後記
No.
複本條碼
部門
位置
索書號
狀態
到期日
1
CS00146
TKO Learning Resources Centre
TKO
C4.3.2 006
可出借
--
共1條紀錄 , 當前 1 / 1 頁:個上一頁下一頁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