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返回資源
中國現代文學與電影中的城市
文獻類型Book
分類號C3.3.2 052
出版江苏人民出版社
主題語言與文化、媒體
題目電影
ISBN9787214044341

註釋

本書為《海外中國研究叢書》之一。   本書覆蓋作品的時間跨度是晚清(19世紀末)到民國後期(20世紀40年代),“結語”部分簡單概括社會主義時期到新時期(截至80年代未)的文學形態的發展。文本物件主要是小說,兼及電影、話劇和詩歌,但重點專案是從城市的角度重新解讀經典作家(如魯迅和茅盾),並挖掘在以往的主流文學史中因意識形態或精英立場而被長期忽略或埋沒的作家(如師陀、張恨水、葉靈鳳、徐訏,以及新感覺派、張愛玲和五四時期的女作家)。理論以社會學中的城市心態與都市體驗為框架,力圖描述小鎮、古城、現代大都市等文學模式和典型人物的構形,通過派、海派的文化差別的表述,探索現代文學創作中城鄉、中西文化的衝突、妥協與交融。 本書目標有三:其一,研究晚清、民國時期中國文學與電影如何想像城市、對城市進行“構形”。其二,分析為什麼大多數文本中都體現出對城市愛恨交織的態度。其三,理解在現代中國文學史中如何研究城市/鄉村對立的本質。本書選擇三個典型的構形:空間中的城市(鄉村/城市),時間中的城市(傳統/現代),城市與性別的關係(致力於智力探索與自我培養的“男性 ”城市;致力於愉悅與新鮮感的“女性”城市)。本書分析了很多曾被忽視或被認為不重要的文學與電影文本,使其與從新角度闡釋的經典作品一起,指出現代中國城市想像的重要結構。 中文版序 前言:探索城市的邀請 第一部分 考察現代中國城市的視角 第二部分 空間的構形 第三部分 時間的構形 第四部分 性別的構形 結語:研究現代中國文學史的一個視角
No.
複本條碼
部門
位置
索書號
狀態
到期日
1
CW00125
TKO Learning Resources Centre
TKO
C3.3.2 052
可出借
--
共1條紀錄 , 當前 1 / 1 頁:個上一頁下一頁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