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返回資源
漢代樂府制度與歌詩研究
文獻類型Book
分類號C4.2.3 072
出版商務印書館
主題語文與文學
題目詩歌、詞
描述本書獨創性地將藝術生產的理論運用於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結合漢代樂府制度的變革,系統探討了漢代“歌詩”這一特殊的藝術形態的發生演變過程,揭示其複雜的生成機制、豐富的內容、獨特的藝術表現方式,以及其在中國詩歌史上的特殊地位和巨大影響。有助於從新的角度認識中國古代詩歌的藝術本質和生成發展規律,是一本具有開拓意義的學術著作。本書適合修讀文學的學生及對歌詩有所研究的學者閱讀。 導論 上編 漢樂府制度與歌詩藝術生產 第一章 漢樂府探源 第一節 關於藝術起源問題的新思考 第二節 分工的出現與古代樂官文化的產生 第三節 雅樂觀的建立與雅俗藝術的盛衰消長 第二章 漢代社會歌舞娛樂盛況的文獻考察 第一節 從宮廷到民間的漢代歌舞藝術發展盛況 第二節 宮廷樂官的世代傳承與貴族子弟培養 第三節 民間歌舞藝人的命運與藝術貢獻 第三章 樂官制度建設與樂府的興廢 第一節 太樂與樂府:漢初樂官制度的建設 第二節 漢武帝擴充樂府的藝術生產史意義 第三節 漢哀帝罷樂府以後的樂官制度變革 第四章 漢代歌詩藝術生產的基本特徵 第一節 占主導地位的寄食式藝術生產與特權式消費 第二節 賣藝式的歌詩生產與平民式消費在漢代的出現 第三節 古老的自娛式歌詩生產與消費在漢代的發展 第五章 漢代歌詩分類及其發展大勢 第一節 主要用於祭祀燕饗的宮廷雅樂 第二節 主要用於社會各階層消費的俗樂 第三節 漢代各類歌詩藝術的興衰消長 中編 漢代歌詩藝術分類研究 第六章 漢初雅樂與《安世房中歌》 第一節 《安世房中歌》對周代《房中樂》的繼承 第二節 《安世房中歌》在內容方面的革新 第三節 《安世房中歌》在藝術上的創新 第七章 《郊祀歌》十九章 研究 第一節 《郊祀歌》十九章 產生的歷史背景 第二節 《郊祀歌》十九章 的產生時間及內容分類 第三節 《郊祀歌》十九章 的藝術成就 第八章 《漢鼓吹鐃歌》十八曲研究 第一節 《漢鼓吹鐃歌》卜八曲名實考論 第二節 《漢鼓吹鐃歌》十八曲內容梳理 第三節 十八曲的藝術特點及文學史意義 第九章 漢代相和歌詩研究 第一節 相和歌的名稱來源與分類 第二節 相和諸調歌詩的藝術形式 第三節 相和諸調歌詩內容的兩大類別 第十章 舞曲歌辭、琴曲歌辭與雜曲歌辭 第一節 開中國戲劇藝術先河的舞曲歌辭 第二節 借古事以抒懷的琴曲歌辭 第三節 兼收眾類的雜曲歌辭 第十一章 漢代民間歌謠研究 第一節 現存漢代民間歌謠的分類及區別 第二節 漢代民間歌謠的內容及形式 第十二章 漢代貴族歌詩研究 第一節 漢代貴族歌詩創作考 第二節 漢代貴族的政治生活歌詩 第三節 具有特殊地位的漢武帝歌詩 第四節 劉細君與班婕妤的歌詩 第十三章 漢代文人歌詩研究 第一節 漢代文人參與歌詩創作的文獻考察 第二節 傳世署名的漢代文人歌詩 第三節 部分闕同抒情歌詩作者推測 第四節 漢代文人歌詩的存在及其意義 下編 漢代歌詩藝術成就研究 第十四章 漢代歌詩的文化功能與藝術特徵 第一節 漢代歌詩的主要文化功能 第二節 漢代歌詩內容的基本表現形態 第三節 漢代歌詩以悲為樂的審美風習 第十五章 漢代歌詩的語言藝術形態 第一節 漢代歌詩的一般演唱方式 第二節 漢代歌詩的藝術表現特徵 第三節 歌唱藝術的程式化語言結構 第十六章 漢代歌詩的成就與歷史地位 第一節 開創封建地主制社會藝術新篇 第二節 創造中古詩歌的藝術新形式 第三節 開闢中古歌詩發展新道路 參考文獻 後記
ISBN9787100065948
No.
複本條碼
部門
位置
索書號
狀態
到期日
1
CS00172
TKO Learning Resources Centre
TKO
C4.2.3 072
可出借
--
共1條紀錄 , 當前 1 / 1 頁:個上一頁下一頁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