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瀏覽
書名
ISBN
索書號
其他書名
權限設定
語言
部門
位置
文獻類型
課程範圍
適合
 至
是否有電子資源?
電子資源關鍵字
題目 : 現當代文學通論,硏究方法總數: 22
西洋文學的第一堂課
作者黃志光
分類號C4.5.1 023
出版社書泉
主題
解體我城香港文學1950-2005
作者陳智德
分類號C4.5.1 058
出版社花千樹出版社
主題
註釋
本書以本土性為跨越年代的核心思考,論述範圍以徐訏、舒巷城寫於一九五○年的詩和小說開始,再及力匡、楊際光、馬博良、劉以鬯、舒巷城、蔡炎培、西西、也斯、鄧阿藍、洛楓、鍾玲玲、辛其氏、李碧華、郭麗容等作者,下迄二○○五年潘國靈的〈我城05——版本零一〉、謝曉虹〈我城05——版本零二〉及董啟章的《天工開物‧栩栩如真》,提出以一九五○年和一九九七年為兩大時間軸,再及二千年代作者對本土文學的回應,重點是不同年代香港文學的本土性變化及其不同的對應面,除了帶出學術討論,也希望由此見出香港文學的傳承關係;提出一種研讀和分析方法,也提出個人的理念反思。

導論:本土及其背背面
第一章 五六十年代:離散與新語言
第二章 七十至二千年代:「我城」的呈現與解體
第三章 香港文學的懷舊史1950 – 2005
參考書目
人名及文獻索引
後記
作者簡介
談文學
作者朱光潛
分類號C4.4.1 026
出版社三聯書店
主題
註釋
一部闡釋文學原理的經典之作,一本愛好文學接近文學的入門讀物。書中所述皆為朱光潛先生多年“學習文藝的甘苦之言”,作者以文藝批評家和文學家的親身體會,從文學趣味到佈局安排,從內容風格到翻譯技巧,將文學層層展開,一個例證、一個典故鋪展開去,深入淺出,平易自然,引領讀者不知不覺走進文學的殿堂。讀朱先生的文章,“使我們很快樂地發現我們的渺小的心靈和偉大的心靈也有共通之點”。

文學與人生
資稟與修養
文學的趣味
文學上的低級趣味(上):關於作品內容
文學上的低級趣味(下):關於作者態度
寫作練習
作文與運思
選擇與安排
咬文嚼字
散文的聲音節奏
文學與語文(上):內容、形式與表現
文學與語文(中):體裁與風格
文學與語文(下):文言、白話與歐化
作者與讀者
具體與抽象
情與辭
想像與寫實
精進的程式
談翻譯
現代文學與文化想像:從台灣到香港
作者陳麗芬
分類號C4.5.1 009
出版社書林
主題
註釋
收錄於書的十篇論文,雖然所討論的對象各有不同,但不論是對文學史的寫作、群體文化現象、個別作家或評論家的閱讀分析,基本上最終目的都是在透過具體的例子以探討更廣泛的問題,藉箸這一些案例,反思并回應目前評論界一些盛行且彼此有密切關連的主流觀念,例如文化身份、性格政治、後殖民等。

文學批評與文化身份───周蕾‧後殖民‧香港
文學史論述與日據時期的台灣文學───兼論龍瑛宗的小說
當中心變成邊緣───背海的人與現代文學的宿命困境
台灣現代主意文學的另類想像───以七等生為例
天真本色───從西西《哀悼乳房》看一種女性文體
性話語與主體想像───李元貞《愛情私語》與李昂《迷園》
文學的香港───互文閱讀吳煦斌與董啟章
超經典‧女性‧張愛玲
普及文化與歷史想像───李碧華的聯想
為伊消得人憔悴───尋找台灣
時代之風--當代文學入門
作者鄭明娳、林燿德
分類號C4.5.1 062
出版社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主題
註釋
本書提供現代文學入門者參考之用,區分為〈當代世界創作流派〉、〈當代世界文學理論〉及〈當代中國主要文類〉三部分;本書涵蓋流派、理論、文類鑑賞與創作三個領域,企圖為文學的天空描繪出寬闊而多元的藍圖。

當代世界創作流派
寫實主義
象徵主義
頹廢派/唯美主義
神秘主義
未來主義
意象派
表現主義
達達主義
超現實主義
意識流
新感覺派
新小說
魔幻寫實主義
荒謬劇
黑色幽默
後現代思潮

當代世界文學理論
形式主義
結構主義/後結構主義/解構主義
新批評
接受美學
女性主義文學批評

當代中國主要文類

詩的鑑賞與創作
現代詩的魅力
架構詩世界的一些石柱
當代兩岸詩風貌
中國新時期的詩美流向
重建當代台灣詩史
散文
散文的鑑賞與創作
認識現代散文
散文創作談
當代兩岸散文風貌
當代大陸散文的歷史回顧
八零年代台灣散文創作特色
小說
小說的鑑賞與創作
小說世界的奧妙
練習寫小說先從哪裡開始
當代兩岸小說風貌
當代大陸文學中的尋根意識
八零年代台灣小說創作特點
西洋文學術語手冊
作者張錯
分類號C4.5.1 022
出版社書林
主題
莊子的蝴蝶起飛後--文學再定位
作者黃國彬
分類號C4.5.1 048
出版社九歌出版社
主題
註釋
本書作者,黃國彬教授為著名的翻譯學專家,翻譯但丁《神曲》由九歌出版後,將由大陸印簡體字版,深受國際矚目,而在文學創作上也成就非凡。他以獨到的見解,帶引我們領會文學作品的巧妙之處:從莊子的〈說劍〉談武俠小說的起源,從《紅樓夢》的劉姥姥逛大觀園談曹雪芹的創作,更深入賞析當代名家錢鍾書的《圍城》、沈從文的〈丈夫〉、張愛玲的〈金鎖記〉,及思果、餘光中的散文。他也關注香港文學的發展與未來,與我們分享個人獨特的書寫方式。


再看蝴蝶起飛(代序)  
第一輯 武俠小說的鼻祖,歐洲史詩的遠親──重讀《莊子.說劍》
曹雪芹的藏筆法 幾乎笑盡天下──《圍城》的冷嘲冷諷
光影與色彩交響──張愛玲〈金鎖記〉的視覺意象
說盡世間人情──思果的散文 餘光中的大品散文
清澄的心水──餘光中的觀察力和他的散文
柚光燁燁──簡評王良和的《柚燈》
第二輯 文學批評中的兩個恆量
仍然靠一些筆去堅持
米換星移後的香港文學
南北、東西、左右──香港文學的三大特色
內向不忘外向──香港文學的未來方向
從近偷、遠偷到不偷──香港作家與創作的三個階段
留住讀者的目光
識人如識魚
跟學者作對
旋律難求
第三輯 理想國中的琥珀光花
為想像擴大翼展──科技與我的文學創作
序《剖沙賞沙》──中國當代散文雜文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大陸當代文學掃描
作者葉穉英
分類號C4.5.1 032
出版社東大圖書公司
主題
註釋
「文革」後的大陸文學,特別是小說作品可以「傷痕文學」、「反思文學」、「尋根文學」三個 進程來概括。在「傷痕文學」作品裡,看到的是「文革」對人的物質和精神方面的迫害;「反思文學」則在反思客觀歷史和主觀自我之際,傾注了哲學本義的憂患意識;而到了「尋根文學」,作品裡的人,則擴大、升高為整個民族,大陸作家們重新對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進行探討。
本書內容即是針對這三大主題的概述或個別作家作品的分析。另外,對大陸知識份子過去四十年悲慘命運的透視,以及大陸當代女性意識的流變,亦有述及。透過文學作品以瞭解大陸當代的社會脈動以及人心歸趨成為可行的途經,這也正是本書創作的宗旨所在。

自序
「傷痕文學」和「反思文學」淺探
中國大陸「尋根文學」的探討
由文學作品看大陸知識分子的歷史命運
劉賓雁生平、作品及其思想之評述
「新三家邨」中的王若望
論大陸當代「女性文學」裡的「女性意識」
張賢亮文學作品的剖析
阿城〈棋王〉一系列小說之評介
存在主義
作者陳鼓應
分類號C4.5.1 024
出版社台灣商務印書館
主題
隱喻的生命
作者張沛
分類號C4.5.1 049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主題
《中國現當代文學專題研究》自學指導(修訂版)
作者李平
分類號C4.5.1 020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主題
註釋
教育部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開放教育試點教材:本書內容包括對於魯迅作品研究的指導,老舍創作的視點研究指導,現代散文五家的指導,關於大眾文化創作的指導,先鋒小說現象的指導等。

編寫說明

代序:「中國現代當代文學專題」的學習方法

「魯迅研究四題」自學指導

一、 學習重點與方法

1. 魯迅的人文精神
2. 魯迅的文學意義
3. 魯迅的文學觀念
4. 《狂人日記》是怎樣表現魯迅對傳統文化的態度的
5. 《阿Q正傳》在批判國民性方面的代表性
6. 《示眾》對於看客形象的描寫
7. 《肥皂》的諷刺意味
8. 《吶喊‧自序》分析
9. 魯迅《吶喊》、《徬徨》的主要內容及其思想價值
10. 魯迅小說現代現實主義風格的奠基
11. 魯迅小說藝術形式方面的突破與創新
12. 魯迅小說在題材上的突破
13. 必讀作品(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