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瀏覽
書名
ISBN
索書號
其他書名
權限設定
語言
部門
位置
文獻類型
課程範圍
適合
 至
是否有電子資源?
電子資源關鍵字
題目 : 明清總數: 5
桐城派與明清學術文化
作者徐成志、江小角
分類號C4.3.5 011
出版社安徽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2008
主題
註釋
全國第三屆桐城派學術研討會暨安徽省桐城派研究會第二屆年會,是近年來桐城派研究中一次成果豐贍的學術盛會。本次會議的中心議題是桐城派與明清學術文化,參加會議的有來自中國社科院和全國十多個省市的專家學者共70餘人,會議收到與會代表提交的學術論文50餘篇,我們從這些作品中遴選出43篇匯輯成冊以饗讀者。本書既可作為大學中文系現代漢語課程的文字學教材,也適合函授及社會各層次的自學自修需要。


在“桐城派與明清學術文化研討會”開幕式上的致詞
在“桐城派與明清學術文化研討會”閉幕式上的致詞 za
桐城派總論
桐城派與“文章的清朝”在桐城派研討會上的講話
近三百年文化嬗變中的桐城學術精神以劣苞、曾國藩、嚴複為中心
桐城派形成原因六說
清代帝王訓誥與文統理念桐城派開宗傳衍背景的一個考察
從清代前期學術流變看桐城派與“漢學”關係“桐城派與漢宋學之爭”劄記之二
探析清廷學術宗尚對桐城派文論及其選本實踐的影
清代文章的研究現狀及前景展望.
論明清散文
古文與駢文:在“桐城謬種,選學妖孽”之後從《光明日報》“百城賦”說起
作家作品論
“《南山集》案”新考
戴名世:桐城派開山鼻祖
戴名世人物傳論研究
論“桐城三祖”的作文之“法”
試論方苞散文中的“義”與“法”
方苞《春秋》學二題
帶著鐐銬的舞者心跡論方苞的遊記創作
論姚鼐鮮為人知的一面民主性和進步性
體兼唐宋,氣合剛柔淺議姚鼐的詩及詩論
姚鼐詩法思想管窺
姚鼐散文藝術論新解“以詩為文”論桐城派
姚鼐山水詩初探
從《桐城麻溪姚氏宗譜》看姚鼐
方東樹以“氣”論詩
以“氣”論詩與方東樹的詩學思想
梅曾亮“民慵”思想述論
空文垂世政難憑梅曾亮“因時”文論的提出背景及意義再論
學融漢宋篤於倫理踐其實劉開學術思想初探
論劉開的詩學思想
盛世名臣方觀承的惠政與教化
論曾國藩的古文理論
張裕釗與清季文壇
張裕釗的講學生涯及教育思想探析
吳汝綸思想特質探析
方宗誠方志思想初探
桐城派理論的發展和最後總結論姚永朴的《文學研究法》
明末清初桐城才女方維儀的身世與思想
古籍文獻認
試論桐城派文獻目錄的整理編纂
彌足珍貴的教育史料關於桐城學堂的《辦學公文稿》
錢澄之與《錢澄之全集》的編纂
《余氏宗譜》中所見桐城派名家佚文
《古文辭類纂》圈點系統初探

CS00202 貝京 商務印書館 P. 284

《歸有光研究》是關於研究“歸有光”的專著,書中具體包括了:明末清初人評歸有光、唐宋派命名的歷史回顧、歸有光《史記》評點體例、歸評之價值及歸文與《史記》之關係辨析、歸有光反七子之文學觀念分析、歸有光文學觀研究等內容。本書既可作為大學中文系現代漢語課程的文字學教材,也適合函授及社會各層次的自學自修需要。


緒論
第一章 明清人對歸有光的評價述論
第一節 明人評歸有光
第二節 明末清初人評歸有光
第三節 桐城派論歸有光
第四節 其他各家論歸有光

第二章 歸有光與唐宋派關係辨析
第一節 唐宋派命名的歷史回顧
第二節 唐宋派命名的缺失
第三節 王、唐、茅、歸交往研究
第四節 王、唐、茅、歸文學觀念比較
第五節 唐宋派成員的問題
第六節 唐順之的本色論

第三章 歸有光事關天屬類散文研究
第一節 前人研究述論
第二節 歸有光之獨創性
第三節 《項脊軒志》細讀

第四章 歸有光經解文研究
第一節 “不傍宋入門戶”
第二節 論《易》之文
第三節 論《書》之文

第五章 歸有光與《史記》
第一節 歸有光《史記》評點體例
第二節 歸有光《史記》圈點分析
第三節 歸有光《史記》評語分析
第四節 歸評之價值及歸文與《史記》之關係辨析

第六章 歸有光文學觀研究
第一節 文者,道之所形也
第二節 為文必在養氣
第三節 文章不足關世教,雖工無益也
第四節 文以變為工,其於道奈何哉
第五節 文章修辭論
第六節 歸有光反七子之文學觀念分析

第七章 歸有光倫理價值觀研究
第一節 倫理本原一“情之所在,即禮也”的真正內涵
第二節 倫理觀念——遵循正統,尤重三綱
第三節 倫理規則——具體運用中的為我所用
第四節 倫理行為——堅決維護禮法,相信並宣揚天人感應
主要參考文獻
明清江南消費文化與文體演變研究
作者邱江寧
分類號C4.3.5 013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主題
註釋
中國古代文論所謂的文體既指文類(即體裁),又指語體、風格等。西方的style一詞,可以翻譯為文體、語體、風格、文筆、筆性等,所以,文體概念大致說來是指一定的話語秩序所形成的文本體式,它折射出作家、批評家獨特的精神結構、體驗方式、思維方式和其他社會歷史、文化精神。本書既可作為大學中文系現代漢語課程的文字學教材,也適合函授及社會各層次的自學自修需要。


消費文化與文學文體研究(代序)
第一章 明中後期的商業和出版風尚與文學文體關係
概說
第一節 商業出版、消費文化與陳繼儒的影響及文學史地位
第二節 崇奢尚華風氣與王次回“豔體詩”的產生及影響
第三節 士、商融合與商人傳記的書寫——以王世貞的商人傳記為案例討論

第二章 清代消費文化與文學文體關係
概說
第一節 江南女性讀者群體的崛起與清初才子佳人小說的盛行
第二節 雞林重價與李漁文體的市場化研究
第三節 消費文化影響下黃丕烈題跋文的文體新變

第三章 清末民初商業出版風尚與文學文體關係
概說
第一節 精英之士與市場之文——新式的商業出版與王韜的報章體
第二節 消費文化影響下《海上花列傳》的文體選擇
第三節 商務印書館與林譯小說的出現及影響

第四章 消費文化影響下主流文體對於商業化文體的滲透
概說
第一節 明中後葉出版風尚與八股文對於《金瓶梅》的文體影響
第二節 清初出版風尚與主流文體對才子佳人小說的滲透
後記
參考文獻
姚鼐與乾嘉學派
作者王達敏
分類號C4.3.5 014
出版社學苑出版社
出版年2007
主題
註釋
《姚鼐與乾嘉學派》是在作者博士論文的基礎改編的,全書主要圍繞以下問題展開:姚鼐學術生涯第一次重大轉折與戴震的關係、姚鼐與戴震的初晤及其拜師見拒時間考、姚鼐學術生涯的第二次重大轉折、乾隆帝學術宗尚的潛移、桐城文統的構建等方面的內容。本書既可作為大學中文系現代漢語課程的文字學教材,也適合函授及社會各層次的自學自修需要。


導論
上篇 姚鼐與漢宋之爭
第一章 從辭章到考據——姚鼐學術生涯第一次重大轉折與戴震的關係
一 漢學潮起
二 姚鼐與戴震的初晤及其拜師見拒時間考
三 傾慕與道同
四 折入考據

第二章 四庫館內:不稱的頡頏
一 漢學堅城
二 漢宋之辨
三 從《惜抱軒書錄》到《四庫全書總目》
四 知音寥落
五 告退主因

第三章 回歸辭章——姚鼐學術生涯的第二次重大轉折
一 文派意識初萌
二 回歸辭章之因

第四章 從尊宋到崇漢——乾隆帝學術宗尚的潛移
一 短暫尊宋
二 淡漠宋學
三 崇奉漢學

下篇 桐城派的建立
第五章 桐城文統
一 桐城文統的構建
二 方姚異軌
三 有爭議的劉大■
四 天下文章究何在
五 桐城與新安:雙峰並峙
六 晚年自悔

第六章 神妙說發微
一 純化與神妙
二 風韻疏淡
三 何能神妙
四 禪悅與胸次
五 神妙說與漢宋之爭

第七章 義理、文章、考證三者兼收說新論
一 學壇大波:辭章與考據之辨
二 矜慎預辨
三 躬行為己與古文兼收
四 遭遇尷尬
五 餘波:段玉裁推揚戴學

第八章 桐城學人群體的形成
一 群徒皈依
二 誨導與摯愛
三 漢宋與駢散
四 力挽三俊
五 婉拒汪喜孫
六 流播南北
七 崛起與政治
徵引文獻
後記
歸有光研究
作者貝京
分類號C4.3.5 012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年2008
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