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瀏覽
書名
ISBN
索書號
其他書名
權限設定
語言
部門
位置
文獻類型
課程範圍
適合
 至
是否有電子資源?
電子資源關鍵字
題目 : 新詩總數: 6
打開詩窗﹕香港詩人對談
作者王良和
分類號C4.5.4 027
出版社匯智出版有限公司
主題
註釋
王良和以詩人、文學教師的敏感,與香港十位詩人(馬博良、崑南、梁秉鈞、關夢南、黃國彬、飲江、胡燕青、鍾偉民、陳汗、鍾國強)開展多向的對談,從他們的作品出發,談成長背景、童年記憶、養分來源、詩觀詩風、流派關係、文化思考、藝術旁通,以至迴旋的心結、感情的轇轕,甚至深入具體作品的創作背景、構思過程、技法特點、欣賞角度。對談文稿後附錄詩人作品,相互對照,有助香港新詩的研讀、賞析、教學。 打開詩窗,你將看到香港新詩的風光、人事、物情、世相,聽到不同詩人娓娓細談創作的寶貴經驗。眾聲交響,新詩欣賞、創作的「獨得之秘」,為你一一揭開。
一首詩的誘惑
作者白靈
分類號C4.5.4 025
出版社九歌出版社
主題
註釋
繼頗受好評的《一首詩的誕生》、《一首詩的玩法》之後,白靈再度用輕鬆的筆法、嚴謹的思緒,帶領愛詩的朋友們,一窺詩文學堂奧。 從說詩與說夢開始,不僅教大家怎麼認識詩,讀懂詩,分辨詩的好壞,還教你寫詩、玩詩,更進入詩的探險國度。 本書的實用性極高,可作為教師課堂上的教學手冊,亦可當學生們課餘的最佳參考範本。本書既可作為大學中文系現代漢語課程的文字學教材,也適合函授及社會各層次的自學自修需要。

說詩與說夢
1讀詩需寬容
2柔軟出想像
3寬容竟無限
4作詩由做夢
詩與非詩
1一兩字距離
2詩溶意與象
3景任由真假
好詩與壞詩
1識多眼界高
2見微易好壤
3三隻鷺鷥飛
形式與實質
1詩假真散文
2實質超形式
3分行飛越詩
4形式任沿襲
5早期的形式
6青可出於藍
7形式非絕封
晦澀與明朗
1爬心中的山
2深淺有四種
3淺入輸深出
4明晦非好壤
5優美的詞藻
6三首母親詩
題材與角度
1題材有角度
2角度立體化
3題材玩不完
4萬物等同觀
5角度與體認
6我進入題材
秩序與焦點
1重建與變焦
2秩序非按序
3誇張與重複
4重構與割捨
5不凡由平凡
6心推動事物
7舊序到新序
8詩沉潛氣質
主題與表現
1主題欲何為
2題材需主題
3主觀的介入
4內外相繫難
5表現當溝通
6顯隱需評估
7表達的局限
8題材而主題
9主題而題材
10主題的隱藏
詩與散文詩
1妙觀與逸想
2散文詩分行
3難分行的詩
4非散不散文
5表現與說明
6散文詩分野
7畫面的創新
8散文體的詩
詩句比較
1練句需比較
2勇答能錘鍊
3心領自神會
形式練習
1形式A練習
2形式B練習
3形式C練習
詞彙選擇
1動詞與變形
2形容詞變位
3詞彙宜鍛鍊
詩的探險
1探險三條件
2比喻常與奇
3內容常與奇
4奇險式聊想
現代詩學形式與技巧30講
作者沈天鴻
分類號C4.5.4 026
出版社昆侖出版社
主題
註釋
《現代詩學:形式與技巧30講》中國第一本系統闡述現代詩歌形式技巧,明確同一技巧現代與古典區別之所在的理論著作。作者是現代詩潮(新詩潮)的重要詩人與理論家、詩人的寫作經驗和對詩的認知,使其詩歌理論獨具一格,遠離空談。《現代詩學:形式與技巧30講》部分內容曾以《現代詩歌技巧十二講》等為名在《詩歌報月刊》連載,反響熱烈,要求結集出書的呼聲至今不絕。本書既可作為大學中文系現代漢語課程的文字學教材,也適合函授及社會各層次的自學自修需要。


科學的現代詩學(代序)
  詩是什麼
  第1講 意象
  第2講 隱喻
  第3講 象徵
  第4講 變形
  第5講 反諷
  第6講 通感
  第7講 戲劇化
  第8講 意境
  第9講 敍述
  第10講 視角
  第11講 張力
  第12講 悖論•分裂與迴圈
  第13講 結構
  第14講 時間•空間
  第15講 心理意象與詩歌意象
  第16講 經驗•回憶•個性
  第17講 觀看
  第18講 歷史感與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
  第19講 超現實主義與後現代主義
  第20講 中國後現代主義詩歌批判
  第21講 當代現實主義詩歌
  第22講 形而上學•符號•零度
  第23講 總體把握:反抒情或思考
  第24講 技術理性•操作主義與詩
  第25講 迷津•地獄與天堂
  第26講 城市詩與鄉土詩
  第27講 先鋒派
  第28講 神話與假說:西部的孤獨
  第29講 詩歌的三個問題
  第30講 傳統•時間•“反傳統”
  附錄
  詩,經受著考驗
  詩歌哲學筆記
  中國新時期散文沉屙初探
  散文文體非文學成分研究
後記
現代漢語的詩性空間
作者張桃洲
分類號C4.5.4 028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主題
註釋
本書的基本理論視點是將中國新詩本體和歷史看作一種“話語”,即新詩的生成和發展是基於語言(現代漢語)、語境等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研究中國新詩話語即是探討:處於“現代性”境遇中的中國詩人,如何運用給定的語言材料--現代漢語--和言說空間,將自身的“現代”經驗付諸“現代”表達?或者說,現代漢語如何被中國詩人用來將自己的經驗轉化為詩?語言和經驗如何在詩人的傾力熔鑄下而獲具“現代”的詩形?本書上篇主要從理論出發,剖析了中國新詩“話語”所包含的諸種要素如語言、格律、人稱乃至與新詩研究有關的理論維度,下篇著眼於對各種歷史現象,特別是具有典型意義的個案進行分析,以便清晰地展示中國現代詩人為建構新詩“話語”所作的努力。本書既可作為大學中文系現代漢語課程的文字學教材,也適合函授及社會各層次的自學自修需要。



導論 中國新詩話語研究
上篇 理論探討
第一章 現代漢語的詩性空間
——20世紀中國新詩語言問題
第二章 從外部音響到內在節奏
——新詩格律問題的再思
第三章 中國新詩的對應性特性
——以40年代和90年代為例
第四章 “新民歌運動”的現代來源
——一個關乎新詩命運的癥結性難題
第五章 主體意識:介於個體與群體之間
——中國新詩的兩種人稱辨析
第六章 歷史轉換的悖謬與契合
——“四五”詩歌運動的詩學意義
第七章 語言與精神的兩難
——透過魯迅考察中國新詩的境遇
第八章 別樣的新詩本質觀
——重解廢名對新詩的解說
第九章 現代解詩學與中國現代主義詩潮的史論建構
——從孫玉石的新詩研究看現代主義的理論維度
下篇 現象評析
第十章 有待開掘的礦藏
——“九葉詩派”的歷史形象
第十一章 存在之思:非永恆性及其魅力
——發掘馮至《十四行集》的內蘊
第十二章 徘徊在詩與思的幽徑
——鄭敏詩思與詩學言路的共通性
第十三章 “獨自成俑”的詩與人
——粱小斌與朦朧詩的歷史命運
第十四章 現代詩歌的位置
——王家新與90年代詩歌型變
第十五章 穿梭於地面的技藝
——臧棣與90年代詩學核心
第十六章 尋找話語的森林
——朱朱:90年代詩歌的詞與物
第十七章 “在歌曲中居住”
——西渡與90年代詩歌的聲音問題
後記
詩學構建:形式與意象
作者黎志敏
分類號C4.5.4 033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主題
註釋
《詩學構建:形式與意象》旨是構建一套以“詩言情”為理論基礎,以詩歌形式和詩歌意象為核心內容,能夠有效地指導詩歌批評和詩歌創作的詩學理論體系。該理論體系為詩歌研究提供了一種普適性的理論基礎,不但可以根除以前有關詩歌的一些誤解,還能夠前瞻性地規避一些可能發生的問題。全書分為總論、分論一、分論二、專論、附論五個部分。本書既可作為大學中文系現代漢語課程的文字學教材,也適合函授及社會各層次的自學自修需要。


前言
總論 詩學框架構建
第一章 詩學構建:概念、方法與體系
一、詩學概念辨析
二、詩學方法探討
三、詩學體系構建
四、小結

第二章 詩歌定義:本質、功能與特徵
一、詩歌的抒情本質
二、詩歌的功能
三、詩歌的兩大特徵
四、小結

第三章 詩歌的“情感閱讀法”:兼論詩歌的“情眼”及其他
一、詩歌的“情感閱讀法”
二、詩歌的“情眼”
三、其他相關議題
四、小結

分論一 詩歌形式理論構建
第四章 英語詩歌形式研究的認知轉向
一、傳統的詩歌形式研究
二、現代(自由)詩歌的形式研究
三、認知角度的詩歌形式研究

第五章 詩歌形式(節奏)理論構建:認知理論與節拍標誌
一、詩歌節奏研究的認知理論基礎
二、詩歌形式的節拍標誌

第六章 漢語詩歌形式(語音)理論構建
一、聲調(語調)的意義和情感功能
二、傳統詩歌格式的學理分析
三、漢語詩歌的音律原則
分論二 詩歌意象理論構建

第七章 龐德的“意象”(Image)概念辨析與評價
一、龐德關於意象(Image:)的第一次定義辨析
二、龐德關於意象(Image)定義的發展
三、龐德的《地鐵車站》
四、小結

第八章 語象概念的“引進”與“變異”
一、符號學的一個圖式
二、趙毅衡的“語象”概念辨析
三、陳曉明的“語象”概念辨析
四、小結

第九章 詩歌意象概念界定與理論構建
一、詩歌意象概念的界定
二、詩歌意象的理論基礎
三、詩歌意象類型
四、小結

專論 中國新詩問題研究
第十章 從“白話語詞入詩”到“詩體大解放”
——胡適新詩主張的形式問題分析
一、胡適嘗試證明“白話語詞”可以入詩
二、胡適的“白話詩”概念剖析
三、胡適的“詩體大解放”
四、“詩體大解放”遺留下中國新詩的形式問題

第十一章 新詩的形式問題研究
一、詩歌形式取消論的興起與問題研究
二、新詩形式的理論與實踐探索
三、新詩的“分行”形式

第十二章 新詩的價值取向問題研究:藝術追求與社會責任
一、新詩創立時期的詩學動因與社會背景
二、新詩發展過程中的社會與政治關懷
三、新詩的藝術回歸與價值迷茫

第十三章 新詩的文化身份問題研究
一、新詩抑中揚西的文化立場辨析
二、新詩西化的詩學問題研究
三、新詩文化身份的重構
附論 著者詩學論點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