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瀏覽
書名
ISBN
索書號
其他書名
權限設定
語言
部門
位置
文獻類型
課程範圍
適合
 至
是否有電子資源?
電子資源關鍵字
題目 : 古詩、詞總數: 3
禪境與詩境
作者馬奔騰
分類號C4.2.3 056
出版社中華書局
主題
註釋
禪宗是帶有濃鬱藝術意味的宗教,禪是一種與藝術思維相通的佛教修行方式。禪境與詩境具有異質同構的關係,而禪家自性與禪門直覺都對詩歌意境的創造產生了非常深刻的影響;作為中國古典美學之核心的意境理論在每個時期的發展變化,也都與禪的因素息息相關。禪與文學藝術水乳交融,為中華審美文化增添了無盡的神韻。本書通過研究禪與詩歌意境創造的新變、禪與詩歌意境理論曲發展等問題,力圖揭示審美現象的歷史複雜性,以及整體文化背景中文藝發展的內在規律。

導論

第一章 詩禪趨近的思想背景
第一節 佛禪境界的流變
一、禪的歷史演化
二、“無念”的禪境
第二節 佛禪的藝術氣質
一、禪僧對世俗文化生活的追求
二、以詩文明禪
第三節 禪境與詩境:異質同構
一、禪境與詩境的差異
二、禪境與詩境的相通

第二章 文人與禪
第一節 古代文人的信仰狀況
一、儒釋道互補的思想背景
二、文人對佛禪思想的接受與拓展
第二節 文人的生活與佛禪
一、文人生活受佛禪影響的多維性
二、文人受佛禪影響的幾種類型
第三節 文人的詩歌與佛禪
一、不同歷史時期佛禪與詩歌創作的關係
二、文人禪意詩創作的普遍性

第三章 禪與詩歌意境創造的新變
第一節 禪家自性對意境的開拓
一、禪宗對自性的強調
二、禪家自性對詩人心性的拓展
三、禪家自性影響於詩歌意境創造的具體表現
第二節 禪門直覺與意境的神韻
一、中國詩歌重抒情重表現的傳統
二、禪宗對直覺的重視
三、禪門直覺與詩性思維
四、禪門直覺對詩境的影響
第三節 道、禪的藝術境界
一、道、禪思維方式的相通
二、道、禪境界的不同
三、道、禪境界與審美移情

第四章 禪與詩歌意境理論的發展
第一節 詩歌意境理論的萌生
一、詩歌中的意境創造
二、意境理論的萌芽
第二節 唐宋時期的詩歌意境理論與禪
一、“境”含義的流變
二、唐代的意境理論與禪
三、宋代的意境理論與禪
第三節 元明清時期的詩歌意境理論與禪
一、元代的意境理論與禪
二、明代的意境理論與禪
三、清代的意境理論與禪

第五章 面向未來的意境理論和禪美學
第一節 禪與意境理論的現代昇華
一、王國維的意境理論
二、宗白華的意境理論
第二節 生機長存的意境理論
一、意境美學思想至今仍具有強大生命力
二、意境理論的歷史給我國當代文論的啟示
第三節 禪美學研究的文化價值
一、禪美學研究是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需要
二、禪美學研究可健康大眾身心、促進社會和諧

結語
附錄:當代禪美學研究述評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人間詞話
作者王國維
分類號C4.7.2 067
出版社中華書局
主題
註釋
《王國維人間詞話》是中國古典文學批評里程碑式的作品,集中體現了著名學者王國維的文學、美學思想,精義迭出。書中提出了具有完整的理論結構和豐富內容的“境界”說,向來極受學術界重視。徐調孚先生的校注本被認為是最為完備的《人間詞話》版本,至今仍不失為一本很好的普及性讀物。書後收錄了葉嘉瑩先生《<人間詞話>的基本理論——境界說》一文,供讀者參考。

目錄
卷上
卷下
補遺
附錄 《人間詞話》之基本理論——境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