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瀏覽
書名
ISBN
索書號
其他書名
權限設定
語言
部門
位置
文獻類型
課程範圍
適合
 至
是否有電子資源?
電子資源關鍵字
題目 : 中國現當化文學︰新詩總數: 2
一首詩的誘惑
作者白靈
分類號C4.5.4 025
出版社九歌出版社
主題
註釋
繼頗受好評的《一首詩的誕生》、《一首詩的玩法》之後,白靈再度用輕鬆的筆法、嚴謹的思緒,帶領愛詩的朋友們,一窺詩文學堂奧。 從說詩與說夢開始,不僅教大家怎麼認識詩,讀懂詩,分辨詩的好壞,還教你寫詩、玩詩,更進入詩的探險國度。 本書的實用性極高,可作為教師課堂上的教學手冊,亦可當學生們課餘的最佳參考範本。本書既可作為大學中文系現代漢語課程的文字學教材,也適合函授及社會各層次的自學自修需要。

說詩與說夢
1讀詩需寬容
2柔軟出想像
3寬容竟無限
4作詩由做夢
詩與非詩
1一兩字距離
2詩溶意與象
3景任由真假
好詩與壞詩
1識多眼界高
2見微易好壤
3三隻鷺鷥飛
形式與實質
1詩假真散文
2實質超形式
3分行飛越詩
4形式任沿襲
5早期的形式
6青可出於藍
7形式非絕封
晦澀與明朗
1爬心中的山
2深淺有四種
3淺入輸深出
4明晦非好壤
5優美的詞藻
6三首母親詩
題材與角度
1題材有角度
2角度立體化
3題材玩不完
4萬物等同觀
5角度與體認
6我進入題材
秩序與焦點
1重建與變焦
2秩序非按序
3誇張與重複
4重構與割捨
5不凡由平凡
6心推動事物
7舊序到新序
8詩沉潛氣質
主題與表現
1主題欲何為
2題材需主題
3主觀的介入
4內外相繫難
5表現當溝通
6顯隱需評估
7表達的局限
8題材而主題
9主題而題材
10主題的隱藏
詩與散文詩
1妙觀與逸想
2散文詩分行
3難分行的詩
4非散不散文
5表現與說明
6散文詩分野
7畫面的創新
8散文體的詩
詩句比較
1練句需比較
2勇答能錘鍊
3心領自神會
形式練習
1形式A練習
2形式B練習
3形式C練習
詞彙選擇
1動詞與變形
2形容詞變位
3詞彙宜鍛鍊
詩的探險
1探險三條件
2比喻常與奇
3內容常與奇
4奇險式聊想
詩學構建:形式與意象
作者黎志敏
分類號C4.5.4 033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主題
註釋
《詩學構建:形式與意象》旨是構建一套以“詩言情”為理論基礎,以詩歌形式和詩歌意象為核心內容,能夠有效地指導詩歌批評和詩歌創作的詩學理論體系。該理論體系為詩歌研究提供了一種普適性的理論基礎,不但可以根除以前有關詩歌的一些誤解,還能夠前瞻性地規避一些可能發生的問題。全書分為總論、分論一、分論二、專論、附論五個部分。本書既可作為大學中文系現代漢語課程的文字學教材,也適合函授及社會各層次的自學自修需要。


前言
總論 詩學框架構建
第一章 詩學構建:概念、方法與體系
一、詩學概念辨析
二、詩學方法探討
三、詩學體系構建
四、小結

第二章 詩歌定義:本質、功能與特徵
一、詩歌的抒情本質
二、詩歌的功能
三、詩歌的兩大特徵
四、小結

第三章 詩歌的“情感閱讀法”:兼論詩歌的“情眼”及其他
一、詩歌的“情感閱讀法”
二、詩歌的“情眼”
三、其他相關議題
四、小結

分論一 詩歌形式理論構建
第四章 英語詩歌形式研究的認知轉向
一、傳統的詩歌形式研究
二、現代(自由)詩歌的形式研究
三、認知角度的詩歌形式研究

第五章 詩歌形式(節奏)理論構建:認知理論與節拍標誌
一、詩歌節奏研究的認知理論基礎
二、詩歌形式的節拍標誌

第六章 漢語詩歌形式(語音)理論構建
一、聲調(語調)的意義和情感功能
二、傳統詩歌格式的學理分析
三、漢語詩歌的音律原則
分論二 詩歌意象理論構建

第七章 龐德的“意象”(Image)概念辨析與評價
一、龐德關於意象(Image:)的第一次定義辨析
二、龐德關於意象(Image)定義的發展
三、龐德的《地鐵車站》
四、小結

第八章 語象概念的“引進”與“變異”
一、符號學的一個圖式
二、趙毅衡的“語象”概念辨析
三、陳曉明的“語象”概念辨析
四、小結

第九章 詩歌意象概念界定與理論構建
一、詩歌意象概念的界定
二、詩歌意象的理論基礎
三、詩歌意象類型
四、小結

專論 中國新詩問題研究
第十章 從“白話語詞入詩”到“詩體大解放”
——胡適新詩主張的形式問題分析
一、胡適嘗試證明“白話語詞”可以入詩
二、胡適的“白話詩”概念剖析
三、胡適的“詩體大解放”
四、“詩體大解放”遺留下中國新詩的形式問題

第十一章 新詩的形式問題研究
一、詩歌形式取消論的興起與問題研究
二、新詩形式的理論與實踐探索
三、新詩的“分行”形式

第十二章 新詩的價值取向問題研究:藝術追求與社會責任
一、新詩創立時期的詩學動因與社會背景
二、新詩發展過程中的社會與政治關懷
三、新詩的藝術回歸與價值迷茫

第十三章 新詩的文化身份問題研究
一、新詩抑中揚西的文化立場辨析
二、新詩西化的詩學問題研究
三、新詩文化身份的重構
附論 著者詩學論點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