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瀏覽
書名
ISBN
索書號
其他書名
權限設定
語言
部門
位置
文獻類型
課程範圍
適合
 至
是否有電子資源?
電子資源關鍵字
出版社 :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總數: 14
漢語語法修辭常識
作者張斌
分類號C2.3.4 263
出版社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出版年1991
中國文化常識
作者王爾齡主編
分類號C5.5.2 021
出版社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出版年1994
粵音正讀字彙
作者何文匯,朱國籓
分類號C1.2.1 005
出版社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出版年1999
粵音正讀字彙
作者何文匯,朱國籓
分類號C1.2.1 005
出版社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出版年1999
粵音正讀手冊(附CD)
作者何文匯、朱國藩
出版社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主題
註釋
《粵音正讀手冊》乃《粵音正讀字彙》的簡本,《粵音正讀字彙》在字旁收錄《廣韻》或同系統韻書的切語,揭示讀音的來源。《粵音正讀手冊》則以快速檢索、易於攜帶為主要目的,所以不注切語,注釋也因此從簡。本書主要收錄日常用字,也斟酌收錄地名、人名、姓氏等方面的字。主要特色︰
1. 收字四千多個,以香港中小學學習所需的常用字為主。2. 以韻歸類,讀音用國際音標表示,以收每字均附以簡單注釋或例詞。3. 設有『部首檢字表』及『筆畫檢字表』,便於檢索。4. 兼具學術及應用價值,幫助讀者提高中文水準。5. 簡單易用,方便學生日常學習使用。
粵音正讀字彙(附CD)
作者何文匯、朱國藩
出版社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註釋
黃錫凌《粵音韻彙》作為粵語正音的地位,是行內普遍承認的。但最近出版的《粵音正讀字彙》在好幾方面看來,都可以作為前書的重要補充。第一、 本書收字總數達一萬一仟之譜,較黃書為多。第二、本書的審音工作直接以《廣韻》、《集韻》、《玉篇》和《中原音韻》(主要為前二者)等一手材料為基礎,做得遠較黃書為嚴格和有依據,亦因而訂正了黃書偶然出現的一些錯誤。第三、本書除明確辨別了“正讀”(廣韻系反切所得者)和“口語音”(習非勝是之誤讀)外,還辨別了“本讀”(雖為正音,但已為誤讀取代)和“今讀”;交代清楚之餘,亦兼顧了學術性和實用性。第四、本書所收每字,除詳細交代有關語音訊息外,更列出各字之部居,偶然更兼及該字的詞性。第五、本書每字之後均附上基本構詞例式和(或)該字的基本字義。此舉首先使一字多音多解(即所謂“因聲別義”)的情況得以釐清,更讓各漢字的形、音、義得以合璧,為漢語教育帶來了一定的便利。
新聞寫作從心發
作者馮偉才、黃勁輝、黃淑嫻
分類號C1.9.2 008
出版社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主題
註釋
本書以理論結合示例的形式,講解新聞的定義、分類、價值和特點、採訪及寫作的技巧、編輯工作等,再透過示 例集中剖析新聞寫作、特稿寫作、人物專訪、事物報道及專題報道,並以作品修繕前後作對照,點評當中最值得 留意之處。本書適合修讀新聞的學生閱讀以及作為新聞工作者的參考書。 第一部分 新聞寫作 第一章 新聞的分類與價值 第二章 新聞的來源 第三章 新聞採訪技巧 第四章 新聞寫作技巧 第五章 新聞編輯的工作 第六章 傳播媒體對新聞寫作的影響 第七章 新聞特稿的寫作 第八章 報告文學的發展及特點 第二部分 示例舉隅 第一章 新聞寫作及特稿寫作 前言 示例一 〈年輕編輯虛構新聞被革職〉 示例二 〈《新共和》被揭失實報告〉 示例三 〈為上位虛構報道《新和記》記者前途盡毀〉 示例四 〈新聞界醜聞再度曝光 – 捏造新聞為了「希望別人當我是一個好記者」〉 示例五 〈「褪變中的香港工業」─香港工業發展與工展會的微妙關係〉 示例六 〈從工展看香港工業轉型〉 第二章 人物訪問及事件報道 前言 示例一 〈最後銅鐵師〉 示例二 〈鐵皮屋中的裁縫師〉 示例三 〈消失中的傳統手工業─「鞋醫」〉 示例四 〈光管通宵長開 西鐵年耗七十萬度電〉 示例五 〈講潮語,先夠潮?〉 第三章 專題報道 前言 示例一 〈一個獨居長者的回顧與期望〉 示例二 〈久居迷宮的小孩〉 示例三 〈石硤尾有個Gigi〉 示例四 〈克服,不平坦的路─阿珠的生活印記〉 示例五 〈密不可分的合住戶〉 示例六 〈半個世紀的幸福〉 人文學科研究中心簡介 作者簡介
應用文的語言‧語境‧語用
作者岑紹基、謝錫金、祁永華
分類號C1.5.1 017
出版社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主題
註釋
本書由香港大學岑紹基、謝錫金、祁永華主編,原為「第七屆現代應用文國際研討會」論文選輯。由中國應用文權威學者裴顯生教授、于成鯤教授和余國瑞教授專責從百餘與會者發表的論文中選出其中三十二篇文章結集出版
港式中文與標準中文的比較
作者石定栩、邵敬敏、朱志瑜
分類號C2.4.2 024
出版社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主題
註釋
長期以來,香港的學術界、教育界,乃至社會各界,對港式中文的地位、性質、價值,以及跟標準中文的關係,存在著諸多爭議。本書以客觀理性的態度,從整體上界定港式中文與標準中文的涵義,梳理港式中文形成的歷史,指出研究港式中文的意義、理論和方法,從詞語、句法、語用以及文化等多個角度,將港式中文跟粵語、英語、文言文以及普通話進行立體比較,分析其異同及其成因。本書兼顧全面,體系完整,對港式中文的各類語言現象作了系統的梳理和全面的分析,極具現實意義及參考價值。

序言
第一篇 總論
第二篇 詞語比較
第三篇 句法比較
第四篇 語用比較
參考文献
本書作者簡介
粵音正讀手冊(附CD)
作者何文匯、朱國藩
分類號C2.4.2 031
出版社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主題
註釋
《粵音正讀手冊》乃《粵音正讀字彙》的簡本,《粵音正讀字彙》在字旁收錄《廣韻》或同系統韻書的切語,揭示讀音的來源。《粵音正讀手冊》則以快速檢索、易於攜帶為主要目的,所以不注切語,注釋也因此從簡。本書主要收錄日常用字,也斟酌收錄地名、人名、姓氏等方面的字。主要特色︰
1. 收字四千多個,以香港中小學學習所需的常用字為主。2. 以韻歸類,讀音用國際音標表示,以收每字均附以簡單注釋或例詞。3. 設有『部首檢字表』及『筆畫檢字表』,便於檢索。4. 兼具學術及應用價值,幫助讀者提高中文水準。5. 簡單易用,方便學生日常學習使用。
粵音正讀字彙(附CD)
作者何文匯、朱國藩
分類號C1.2.1 036
出版社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註釋
黃錫凌《粵音韻彙》作為粵語正音的地位,是行內普遍承認的。但最近出版的《粵音正讀字彙》在好幾方面看來,都可以作為前書的重要補充。第一、 本書收字總數達一萬一仟之譜,較黃書為多。第二、本書的審音工作直接以《廣韻》、《集韻》、《玉篇》和《中原音韻》(主要為前二者)等一手材料為基礎,做得遠較黃書為嚴格和有依據,亦因而訂正了黃書偶然出現的一些錯誤。第三、本書除明確辨別了“正讀”(廣韻系反切所得者)和“口語音”(習非勝是之誤讀)外,還辨別了“本讀”(雖為正音,但已為誤讀取代)和“今讀”;交代清楚之餘,亦兼顧了學術性和實用性。第四、本書所收每字,除詳細交代有關語音訊息外,更列出各字之部居,偶然更兼及該字的詞性。第五、本書每字之後均附上基本構詞例式和(或)該字的基本字義。此舉首先使一字多音多解(即所謂“因聲別義”)的情況得以釐清,更讓各漢字的形、音、義得以合璧,為漢語教育帶來了一定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