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瀏覽
書名
ISBN
索書號
其他書名
權限設定
語言
部門
位置
文獻類型
課程範圍
適合
 至
是否有電子資源?
電子資源關鍵字
出版社 :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總數: 29
中國古籍版本文化拾微
作者李明杰
分類號C5.3.2 023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年2012
敘述學
作者董小英
分類號C4.7.1 060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年2001
翻譯史話
作者王曉丹
分類號E7.2 061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年2012
集句詩 文獻研究
作者張明華 李曉黎
分類號C5.2.1 003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年2012
漢字史話
作者郭小武
分類號C2.3.2 024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年2012
音韻史話
作者張惠英
分類號C2.3.1 018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年2011
小說的藝術
作者艾略特著張玲譯
分類號C4.7.4 008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年1999
新聞期刊採編和管理
作者鄒建中
分類號C1.9.2 007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主題
註釋
本書詳細闡述了期刊編輯及管理工作的過程,內容包括期刑的定位、策劃、採訪、寫作、文字編輯、美術編輯及期 刊管理。全書文字通俗、流暢且不乏幽默;有不少生動的例子,也有大量的具體的可直接用於實際操作的“經驗之談”, 適合從事編輯工作的人士以及修讀新聞學的人士閱讀。 前言 第一章 定位 一 定位 (一)讀者定位:我們的產品賣給誰 (二)內容定位:我們給讀者看什麼 (三)風格定位:我們要張揚的是什麼風格 (四)發行定位:我們的讀者在什麼區域 (五)廣告定位:我們要的是哪類廣告 二 方針、宗旨 (一)方針:怎樣做 (二)宗旨:為什麼 三 口號 第二章 策劃 一 什麼是新聞策劃 (一)什麼是新聞 (二)什麼是新聞策劃 二 策劃的重要性 (一)每一期雜誌的內容,都要精心籌畫 (二)每一期雜誌的內容,都要突出重點 (三)如何寫好一篇報導,都要周密考慮 三 策劃和實施策劃的基本條件 (一)要有一支綜合素質較好的團隊 (二)要有合作精神 (三)輔之以良好的管理 四 成功的策劃案例 (一)發現典型 (二)統一思想 (三)安排採訪 (四)分頭寫作 (五)精心編輯和排版 第三章 採訪 一 什麼是新聞採訪 (一)“新聞工作者” (二)“為新聞報導” (三)“調查研究” (四)“還原事實本質” 二 記者採訪須具備的素質 (一)冷靜——鷹的眼睛 (二)敏銳——狼的耳朵 (三)迅捷——豹的速度 (四)頑強——熊的力量 三 靜態採訪和動態採訪 (一)靜態採訪 (二)動態採訪 四 採訪的注意事項 (一)配備工具 (二)講究禮貌 (三)打扮得體 第四章 寫作 一 什麼是新聞寫作 (一)新聞寫作,一定要在掌握事實的基礎上進行 (二)新聞寫作,必須符合新聞體例的一般要求 (三)新聞寫作,是將“事實”按“體例”寫成文字稿的活動 二 新聞期刊文章的主要體例及寫作特點 (一)新聞綜述 (二)新聞述評 (三)人物通訊 (四)新聞調查 (五)人物專訪 三 文章的結構技巧 (一)橫向結構 (二)縱向結構 (三)縱橫交錯結構 (四)懸念式結構 (五)魚骨式結構 (六)箭靶式結構 第五章 編輯(文字) 一 編輯所需具備的素質 (一)編輯的政治意識 (二)編輯的學習意識 (三)編輯的組稿意識 (四)編輯的人文意識 (五)編輯的技能意識 (六)編輯的服務意識 二 編輯工作“流水線”的“十大環節” (一)談稿 (二)寫稿 (三)編稿 (四)審稿 (五)排版 (六)校對 (七)清樣 (八)付印 (九)上市 (十)收尾 第六章 編輯(美術編輯) 一 有關圖片的審美 (一)圖片的選擇 (二)圖片的裁剪 (三)圖片擺放的“不小於三分之一原則” 二 雜誌版式的重要性 (一)關於封面 (二)關於內頁 三 版面設計的原則 (一)“齊”的原則 (二)“精”的原則 (三)“簡”的原則 (四)“空”的原則 第七章 期刊管理 一 制度管理 (一)需要制定基本的規章制度 (二)制度管理需要遵循的原則 二 文化管理 (一)文化管理的核心 (二)文化管理的內容 (三)文化管理和制度管理的關係 三 知識管理 (一)什麼是知識管理 (二)知識管理對雜誌社的影響 (三)知識管理的現狀分析 (四)知識管理策略和方法 參考文獻
多元視域中的模糊語言學
作者魯苓
分類號C2.1.9 018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主題
註釋
《多元視域中的模糊語言學》是以一種多元融合的思路展開自己的思考與闡釋的,其主要脈絡就是從多個層面闡釋語言模糊性的思想淵源、語義描述、語言功能等。模糊語言學作為語言學宇模糊學之間的邊緣學科,是近30年才形成的一門新興學科。進入21世紀後,國外語言學界對語言模糊性的探討開始從各個不同層面逐步深入。由於語言模糊性的討論涉及諸多相關學科的理論和假說。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語言模糊性的思想源流

第一節 西方哲學視野中的語言模糊問題
第二節 中西哲學思想碰撞中的語言模糊問題
第三節 符號學與語言模糊性
第四節 認知語用學框架下的語言模糊性問題

第三章 認知科學——心理學框架中的語言模糊性

第一節 語言模糊性的心理學動因
第二節 語言模糊的認知科學闡釋
第三節 “範疇論”與“原型理論”

第四章 語義模糊性的理據、描述方法與邊界條件

第一節 語義範疇模糊性的產生
第二節 典型理論與語言模糊性
第三節 語言模糊性的語義學描述
第四節 模糊語義的彈性空間

第五章 模糊語用論的幾個重要問題

第一節 基於語用學原理的語言模糊性討論
第二節 自然語言模糊性和語用目的模糊性
第三節 格式塔理論與基於詞義、句層、篇章若干層面的語言模糊性闡釋

第六章 後結構主義譯學理論與語言模糊性

第一節 後結構主義譯學理論
第二節 模糊性與不確定性辨析
第三節 語言模糊性所引發的有關不確定性的延伸解讀

第七章 模糊語言在日常交流與教學行為中的效用

第一節 日常交往行為中的模糊、隱含與關聯
第二節 第二語言學習中的模糊容忍分析
第三節 數詞、量詞、顏色詞、稱謂語與語言模糊性
第四節 習語及其模糊性
第五節 語言的模糊性對英語教學的啟示

第八章 社會生活中的語言模糊性問題

第一節 法律範疇的模糊語言問題
第二節 商務活動中的模糊語用問題
第三節 語言模糊性在外交話語中的功用
第四節 新聞語言及其模糊性

後記
現代漢語常用成語的語義認知研究
作者唐雪凝、許浩
分類號C2.3.3 062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主題
註釋
《現代漢語常用成語的語義認知研究》是目前國內首部綜合運用認知理論和述謂結構理論研究現代漢語常用成語語義的專著。《現代漢語常用成語的語義認知研究》立足現代語言學的相關理論,對封閉語料進行了全面深入分析,探討現代漢語成語內部豐富的論元結構關係,分析、描述成語的深層語義結構,呈現成語不同類型的語義框架,從而歸納並解釋現代漢語成語語義構成的規律,並總結成語語義結構成分隱現的機制和原則,深化了人們對成語的認識。


第一章 緒論

1. 語義構詞法研究概述
2. 現代漢語常用成語的確定及其範圍
3. 成語構詞法研究現狀和成語語義構詞框架分析的價值


第二章 成語語義構詞框架分析的理論依據及其操作程式

1. 成語語義構詞框架分析的理論依據
2. 成語語義構詞框架分析的操作程式


第三章 成語的語義結構分析(上)

1. 成語的語義結構類型概述
2. 單名核結構
3. 雙名核結構
4. 多名核結構


第四章 成語的語義結構分析(下)

1. 單謂核結構
2. 雙謂核結構


第五章 成語的語義構詞框架組合分析

1. 成語的語義構詞框架概說
2. 成語語義構詞框架的組合類型
3. 成語語義構詞框架的組合層級
4. 成語的基本框架和複合框架
5. 成語語義構詞框架的組合自由度
6. 成語的語義構詞框架分析小結


第六章 成語的詞序排列

1. 雙成分詞序
2. 三成分詞序
3. 四成分詞序
4. 成語的詞序問題


第七章 成語的詞語選擇

1. 雙成分詞序中的詞語選擇
2. 三成分詞序中的詞語選擇
3. 四成分詞序中的詞語選擇
4. 成語表面結構中成分的詞語選擇總結


參考文獻

附錄一 可以進行語義框架分析的常用成語
附錄二 不能進行語義框架分析的常用成語
附錄三 沒有進行語義框架分析的非四字格常用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