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瀏覽
書名
ISBN
索書號
其他書名
權限設定
語言
部門
位置
文獻類型
課程範圍
適合
 至
是否有電子資源?
電子資源關鍵字
出版社 : 獲益出版事業有限公司總數: 7
香港話一知半解
作者盧活為
分類號C2.4.2 030
出版社獲益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主題
註釋
這本書取名為「香港話一知半解」,說的是編者自己。編者生於廣州,長於香港,母語是「港式粵語」。但對於天天說母語,但仍一知半解,有時聽到人家講及某詞,知道大概意思,但不知道正確的寫法;試翻查一些講香港話的專書,往往只布解釋或用法,卻沒能找出語源。因此激發起締者找尋香港話語站的源頭,完成本書。本書主要收集了一堆較為費解的常用口週站,幫助大眾較深入了解香港話,適合對香港話有興趣的人士閱讀或初學香港話的人士作為參考之用。
酒徒
作者劉以鬯
分類號C6.1.1 031
出版社獲益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主題
註釋
作者簡介 劉以鬯,原名劉同繹,1918 年 12 月出生,浙江鎮海人。1941 年在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曾經在重慶、上海、新加坡、馬來西亞和香港等地任報章和雜誌編輯。1948 年來香港,一直從事報章雜誌編輯工作,1985 年 1 月至 2000 年 6 月任《香港文學》月刊總編輯。1994 年為香港臨時市政局「作家留駐計劃」第一任作家,編寫《香港文學作家傳略》。2001 年 7 月獲香港特區政府頒發榮譽勳章,表彰他在中文寫作的成就,以及對香港文學事業發展的貢獻。現為香港作家聯會會長及康樂文化事務署文學藝術顧問。劉以鬯於 1936 年開始發表作品,著作繁多,重要作品有《酒徒》、《寺內》、《一九九七》、《春雨》、《島與半島》、《劉以鬯中篇小說選》、《對倒》等,其中《劉以鬯中篇小說選》為第四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小說組獲獎作品。 內容簡介 劉以鬯《酒徒》寫"一個因處於這個苦悶時代而心智不十分平衡的知識份子怎樣用自我虐待的方式去求取繼續生存"。酒徒是位職業作家,有豐富的生活經歷,文學修養頗高,對文藝有精闢的見解。他曾辦過出版社,編過報紙,來到香港後,他主張文學要創新,創作過實驗小說。但在香港文藝受制于功利價值觀念,作家地位低、稿酬低、盜印商多,嚴肅文學被擠得難以立足。他為生活所迫改寫武俠小說,由於怪異武功寫得不夠,丟了地盤,又不得不改寫黃色小說。他的精神生活也很糟糕,他所接觸的女人,不是放蕩,就是早熟淫邪,但他良心未泯,仍有正義感,仍善待這些女性。他對現實十分不滿,尤其不滿文藝界的烏煙瘴氣,為了逃避現實,他借酒澆愁,直至愈陷愈深,不能自拔,墮落成為一個整日靠酒麻醉自我的酒徒。 《酒徒》被譽為中國第一部意識流小說。雖然是一部實驗性很強的小說,展卷細讀,在鮮明的現代感中,也散發著濃厚的香港本土氣息。作品寫於 1962 年,以六十年代香港的社會狀況為背景,特別關注文化人的際遇。這時期的香港,經濟仍未穩定,文化人的地位也很低微。整部作品貫串了香港這個無根、勢利、金錢掛帥的資本主義城市中,人與人之間種種矛盾,知識分子的內心衝突,以及由物質主義、道德敗壞等等交織而成的社會情態。 目錄 《酒徒》新版序/劉以鬯 序/劉以鬯 小說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A) 第十章(B)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三章
父親‧母親
作者東瑞
出版社獲益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主題
註釋
「養子方知父母恩」──感謝九十位作者在這本書共同總結出來的人生哲理。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父親‧母親》中的許多作者從與父母相處的片斷、對雙親的具體描述,為忽略了自己的責任而自省、 懺悔,感人至深,也使這一部書,既是「父頌」「母頌」,也是愛的懺悔錄! 《父親‧母親》九十位作者包括大學、中學、小學老師、編輯、文化、出版界人士、報紙從業員、專業寫作人、影視、電台工作者、攝影家、 畫家、社團、義工、商界人士、藍領…… 《父親‧母親》寫法不拘一格,各顯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