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瀏覽
書名
ISBN
索書號
其他書名
權限設定
語言
部門
位置
文獻類型
課程範圍
適合
 至
是否有電子資源?
電子資源關鍵字
出版社 : 洪葉文化總數: 9
漢語語法之旅
作者竺家寧
分類號C2.3.4 348
出版社洪葉文化
出版年2018
主題
語文研究法
作者周慶華
分類號C2.1.1 082
出版社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年2004
小說技巧
作者傅騰霄
分類號C1.8.3 004
出版社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年1996
小說技巧
作者傅騰霄
分類號C4.5.3 030
出版社洪葉文化
出版年1996
主題
註釋
傅騰霄的《小說技巧》引用古今中外小說名著中的大量實例,向讀者詳細剖析了小說作品的技巧。它啟發讀者怎樣塑造人物、安排情節、錘煉語言、處理時空關係、選擇小說視角、 轉換敘述人稱,以及怎樣驅使情感、發揮想像力,形成個人獨特的藝術風格。此外,本書還概括地介紹了中外小說的發展過程、小說的拓展與更新、各種文學流派的 形成和小說技巧的突破與深化。讀者將從中獲得豐富的文學知識,有助於創作水準的提高。 目錄 第1章 小說概觀 第2章 人物——小說的靈魂 第3章 故事與情節 第4章 時間與空間——小說的座標 第5章 視角 ——小說家的「世界之窗」 第6章 情感與想像——小說魅力之最 第7章 語言——小說的詩情畫意 第8章 創作方法——小說誕生的搖 籃 第9章 藝術風格及流派——小說成熟的標誌 小說創作與鑑賞
散文技巧
作者李光連
分類號C4.5.2 007
出版社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年1996
語文的闡釋
作者申小龍
分類號C2.1.6 008
出版社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主題
註釋
本書用現代的眼光來理解和闡釋中國語文研究傳統,並對傳統的現代化提出獨到的見解。作者從中國文化闡釋論述訓詁的源流、價值和現代範型,從中外文化交融論述音韻學的沿革及其現代趨勢,從漢民族傳統審美情趣論述修辭學的美學追求及其現代風貌,從中國傳統哲學論述詞類學的思路,從中西文化心理結構的差異論述句法學的脈理等。本書適合修讀語言學的學生閱讀。

國學叢書序
台灣版序
前言

第一章 中國語文研究傳統之語言觀
第二章 經典闡釋:漢語語法意識之源
第三章 以語氣為中心的漢語虛詞學傳統
第四章 以語義為中心的漢語實詞學傳統
第五章 以語序為中心的漢語句法學傳統
第六章 《馬氏文通》——晚清維新派的語文憲章 
第七章 中西古典修辭學傳統之文化比較
第八章 漢語的文化特徵與漢語修辭學傳統
第九章 漢語修辭學傳統之美學旨趣
第十章 漢語修辭學傳統之倫理規範
第十一章 漢語修辭學傳統之語境通觀
第十二章 漢語傳統形觀的斷裂與反思
第十三章 漢語語義研究傳統之現代轉型
第十四章 漢語史的研究傳統及其方法更新
第十五章 中國語文傳統現代化的宏富之路:文化語言學

後記
張愛玲論述︰女性主體與去勢模擬書寫
作者林幸謙
分類號C4.5.3 015
出版社洪葉文化
出版年2000
主題
註釋
林幸謙的《張愛玲.論述:女性主體與去勢模擬書寫》提出女性「閨閣政治論述」的觀點,通過有關性別、權力和情慾論述的視角,探討張愛玲筆下女性人物的複雜關係,分析女性之間的各種衝突與矛盾問 題,指出她們所具備的雙重特質。此外,本文亦通過「去勢模擬」和「殺父書寫」視角,剖析了張愛玲文本中的男性家長及其閹割構圖, 更進一步窺探雙重音義的女性敘述。藉此論證女性亞文化和父權主導文化如何共同存在於複雜錯綜的關係中;反抗與壓抑的雙重聲音,構成張愛玲書寫文本策略。 目錄 《上卷》 張愛玲文本的閨閣政治論述 一、閨閣政治論述 二、〈金鎖記〉與《怨女》 三、 第三者的角力劇場與張愛玲小說的矛盾銘刻 四、《半生緣》與閨閣政治論述 五、母女衝突主題. 《下卷》 張愛玲的女性敘述及其反父權策略的書寫 一、張愛玲的「無父文本」和女性家長的主體建構 二、反父權體制的祭典 三、 〈沉香屑〉論述 四、雙重意義的女性文本 五、女性經驗與女性書寫 六、意義與歷史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