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瀏覽
書名
ISBN
索書號
其他書名
權限設定
語言
部門
位置
文獻類型
課程範圍
適合
 至
是否有電子資源?
電子資源關鍵字
出版社 : 廣東人民出版社總數: 15
廣州話六百句
作者植符蘭
分類號C1.2.6 007
出版社廣東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1992
宋詞小札
作者劉逸生
分類號C4.2.3 151
出版社廣東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1984
語言與方言論集
作者詹伯慧
分類號C2.9.1 038
出版社廣東人民出版社
學點語法
作者中山大學中文系
分類號C2.3.4 267
出版社廣東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1973
文體寫作
作者陳佳民
分類號C1.8.1 002
出版社廣東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1997
廣東的方言
作者李新魁
分類號C2.4.2 039
出版社廣東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1994
語言與方言論集
作者詹伯慧
分類號C2.9.1 038
出版社廣東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1993
漢語形象美學 引論
作者王一川
分類號C2.3.5 053
出版社廣東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1999
兩漢經學史
作者章權才
分類號C5.6.1 002
出版社廣東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1990
清末粵方言語法及其發展研究
作者楊敬宇
分類號C2.4.2 021
出版社廣東人民出版社
主題
註釋
本書從語法發展的角度描寫清末粵方言的詞類和句式,歸納語法的類型特徵,確定書面語料所歸納語法內容的性質,並與當代廣州方言進行比較,獲取百年的變化點, 考察發展的內部機制。


引言


一、漢語方言語法的歷時研究

二、粵方言語法歷時研究的條件

三、本書使用文獻的版本

四、本書的研究內容和方法


第一章清末廣州方言語法(一)


第一節量詞

第二節代詞

第三節副詞

第四節句末助詞


第二章清末廣州方言語法(二)


第一節方所詞

第二節表可能的動詞詞尾和助動詞

第三節動詞後補成分

第四節動詞體貌成分


第三章清末廣州方言語法(三)


第一節介詞與前置修飾

第二節否定句

第三節比較句

第四節給予句——兼談雙賓語和使役

第五節處置句

第六節被動句

第七節疑問句


第四章清末以來廣州方言語法發展專題

第一節清末以來廣州方言詞類變化

第二節清末以來廣州方言句式變化

第三節廣州方言語法發展總論

第四節成分替代:“嘵”和“忸”

第五節成分消失:給予和處置

第六節吸收和調整:“可以”和“能”

第七節類型變化:正反疑問句


結論


第一節清末以來廣州方言語法演變小結

第二節方言研究中的“語法文白”思路

第三節方言向共同語靠近?


參考文獻

附錄一本書所使用的現代廣州方言標音系統

附錄二《粵語全書》例句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