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瀏覽
書名
ISBN
索書號
其他書名
權限設定
語言
部門
位置
文獻類型
課程範圍
適合
 至
是否有電子資源?
電子資源關鍵字
出版社 : 台大出版中心總數: 9
觸機 (DVD)
作者張曉風
分類號400
出版社台大出版中心
主題
註釋
「一個寫作者應該愛各種語言去注意一個語言裡有趣的部分,是生命中一大享受。」   張曉風女士多年致力於當代文學創作,其作品優美、豐沛、有活力,可說是一成功的典範。在本次演講中,張教授將以自己寫作的心得和自己的成長背景和大家分享。   「現在我已經到退休的年齡,膽子也就大了一點。如果我可以選擇,我要做一個說書人,一個字都不認識,純粹靠記憶,記得很多很多的事情。然後我就這樣去走天涯,在每一個城鎮、每一個鄉村去說故事。我覺得這將是最值得羨慕的生涯!」   偶然的一席話,一個小小的動作,都變成張女士非常精彩的創作。發生在我們人生周遭的事情,善感與不善感,是否能用恰當和巧妙的文字把它表達出來,是一重要的關鍵,張曉風女士也恰如其分地點醒我們。
生活與寫作 (DVD)
作者陳若曦
分類號400
出版社台大出版中心
主題
註釋
 「生活第一!」言談從容而堅定的陳若曦如是說。

生於對中華民族有強烈認同的木匠家庭, 青年時期懷著抱負前往中國,卻遭逢文革的煎熬。七0年代旅居美加,將中國經歷轉化為小說《尹縣長》、《晶晶的生日》等,披露中國腐弊情狀。陳若曦的文章, 並非僅是書房裡、想像中的產物,而是反映了深沈的人生歷練。一身俠氣地與蔣經國、胡耀邦、十世班禪喇嘛當面對談,為美麗島事件回臺陳情、為解疑何謂「高度 自治」而探訪西藏、為了解地震災民感受而甘作一個居於組合屋的駐縣作家有所經歷與實行,方才下筆,正是陳若曦畢生奉行的原則。

除了懷抱著知識份子的高度使命感,講台上侃侃而談的陳若曦,更是一個以赤誠之心面對生活的人。經歷無數跌宕起伏,她仍然敢做敢言、不為意識型態所囿、惟信正 義公平,並從宗教中領悟出殊異於一般人的入世觀點:桃花源無須等待也無法求得,只能靠自己努力打拚建構。而這正是一個忠於生活的寫作者數十年來能維持信念,而不流於高調與避世的最佳註腳。
神思的機遇 (DVD)
作者葉維廉
分類號400
出版社台大出版中心
主題
註釋
葉維廉曾被美國著名詩人吉龍盧森堡稱為“美國現代主義與中國詩藝傳統的匯通者”。以文學家 , 評論家 , 學者 , 翻譯家等多重身份享譽國際.本次演講主題為神恩的機遇 , 正說明他如何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   在他之前中國文學的西方翻譯有著膚淺的錯誤 , 而他懷抱著一股使命感 , 在學術上提出了比較文學方法 , 深化語言的意境 , 令西方人士讚探不已.   而葉先生也自引散文 , 描述本源於幼時戰亂下心靈的危顫 , 人生旅途幾經波折之後 , 在人群中迷失的震撼 , 再回頭探索生命本源的感動 , 而誕生洗練飽含天人交會的美妙詩作 。   在學術界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 在文學界綻放璀璨的光輝 , 以當代美學對中華文化作填補 , 促成地球村的互和互融 。
最初的讀者 (DVD)
作者林文月
分類號400
出版社台大出版中心
主題
註釋
林文月教授,畢生投注心力於教學與學術研究,成就卓著;同時致力於文學叢書翻譯、個人創作等活動,其著作在臺灣文學的領域上已佔有一席之地。本次演講中,林教授將與大家分享,她對「創作」的看法、她的寫作經驗,以及她從寫作當中所得到的體驗與感動。

  在本次演講中,我們可以看到林教授在學者身分之外,身為作家的另一種面貌,不預設立場,不自我設限,優遊自在、自然而然地將感性的內再、自我,化成萬千語言,人如其言,人如其文。
顛躓在詩路上的扁平足 (DVD)
作者商禽
分類號400
出版社台大出版中心
主題
註釋
 在此座談中,商禽從生命歷程談起,以至開始創作的契機、寫詩的取材、手法、意象表達、構句方 式、詩作的創作背景等都有所分享討論,對於熟悉作品的讀者會有原作者解義的驚喜 , 而對於寫詩的學習者而言 , 更是提示創作觀點與路徑的錦囊 , 商禽於文學創作的熱情 , 則是一枚堅定的火光 , 與那不懈於作夢逐夢的靈魂一起 , 替後來者照亮了路跡。
管管腦袋開花 (DVD)
作者管管
分類號400
出版社台大出版中心
主題
註釋
臺灣現代詩人的「副業」,常聞行醫者、執粉筆或畫筆者,少數幾位書攤老闆、閒遊者或電影導演,仔細一看還有個演員詩人,一挑眉一扭身,演活了裝瘋賣傻的痟濟癲,下戲之後還是個調皮豪放的頑童,玩詩、玩畫、玩陶、玩禪皆不亦樂乎,本人自稱「魯地介根國人氏,據說乃是雲南少數民族外星人遺民」,這便是管管。   讀管管的詩,像是跟隨一個乍見陌生世界的孩子,重新發現落花、蟬聲、月亮、小徑的密語;也像聽一位機智的禪者,拿把幽默中帶批判的扇子敲在社會怪誕不公的頭上;更多是看見一個經過歷練但有溫煦氣質的詩人,毫不厭煩地訴說他對人世、對生命的衷愛。   詩人曾作《邋遢自述》一首,批註自己一生;而在講座中,管管將細細回顧與詩交會的生命歷程,言談中不時冒出詼諧的花朵,而那正是老頑童用他獨特的心與筆,點化人生愁苦後所綻放的怡然自適。
我是怎麼寫起詩來的 (DVD)
作者瘂弦
分類號400
出版社台大出版中心
主題
註釋
人家說編輯是為人作嫁,我不喜歡這說法。愈是大人才,愈容易忘掉最初支持他的人…   我覺得編輯本身是個事業:我就是要做一個犧牲者、做一個文學的傳道人!─亞弦先生   除此之外,亞弦先生也是一位著名的詩人,能以極富節奏感的筆觸,將關於人類存在的深刻思維生動而鮮明地呈現出來。「我們當時創作的動力,除了反映戰爭對己身的傷害之外,也反映了青春期的渴望。」   「我是怎麼寫起詩來的?」   這次的文學講座中,亞弦先生以此為題,綜觀其事業生涯,觸及許多關於寫作、編輯、朗誦的理念,也為自己未來的創作提出期許。演講中?弦先生談笑風生、幽默風趣,語調抑揚頓挫之際往往引人會心一笑,細細思量之下又使人深覺獲益匪淺,低迴再三。
電影與文學間的曖昧關係 (DVD)
作者小野
分類號400
出版社台大出版中心
主題
註釋
從80年代到90年代,隨著威權政治劃下休止符的同時,台灣電影史上也完成了一次新舊決裂。新一代編導如小野、吳念真、侯孝賢、楊德昌所赤手空拳開創的「臺灣新電影」,即使在世界影史中也閃爍著不可抹滅的光芒。
  
  本DVD講述小野身為新電影浪潮主力的一員,劇本之外,也有豐沛的小說、散文創作。先後投入電影、電視兩大媒體,小野對於電影中的文學語言有敏銳的洞察,並從社會演變的 角度,循序述說臺灣社會中各類媒體生態的變化。講座中並播放一段國際版的臺灣新電影紀錄片,擷取的影像片段配合小野的補述,更是清晰體現了臺灣電影一路至 今,承載著多少的壓抑與理想。在流暢且富條理的描述間,小野的幽默與機智更是溢於言表,整場講演中觀眾的笑聲不斷,同時也隱含嚴肅的思索與理性的關照。
原鄉與我的創作 (DVD)
作者席慕容
分類號400
出版社台大出版中心
主題
註釋
詩人席慕容在這次演講中理性分析,語言感性,精彩萬分 。原鄕是詩人席慕蓉永遠的主題,在這次以「原鄕」為主題的演講中,席慕蓉回首數十年的創作路程,發現她始終是以反省的方式在回顧她的鄉愁,蒙古與 臺灣是她的兩個故鄉,豐富了她的生命,也精采了她的文學。在這次的演講中,詩人的文學心靈完整呈現,既有理性分析,亦不乏感性的語言,席間有開放同學發問,藉由作家與讀者¬的互動,開啟彼此的心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