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瀏覽
書名
ISBN
索書號
其他書名
權限設定
語言
部門
位置
文獻類型
課程範圍
適合
 至
是否有電子資源?
電子資源關鍵字
出版社 : 南開大學出版社總數: 15
中國翻譯思想史
作者王秉欽
分類號E7.2 236
出版社南開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2004
漢語介詞和介詞短語
作者金昌吉
分類號C2.3.4 317
出版社南開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1996
語法學探微
作者劉叔新
分類號C2.3.4 339
出版社南開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1996
語言病例分析
作者蘇培成主編
分類號C1.3.2 004
出版社南開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1987
邏輯語言作論叢 第二輯
作者科學研究室
分類號C2.9.2 101
出版社南開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1986
詞文獻研究
作者任德魁
分類號C5.2.1 012
出版社南開大學出版社
主題
註釋
《詞文獻研究》作為一部文學文獻研究專著,《詞文獻研究》以兩宋金元詞籍、詞作為主要研究物件,考辨作品真偽、分析版本源流、總結輯佚方法、探討校勘原則。尤其注重借鑒前賢經驗,強調體例校勘,突出詞體特質,將詞體格律與文獻研究結合起來,對學術研究方法進行有益的探索。書中所舉誤例與實證成果亦可為《全宋詞》《全金元詞》的校訂提供參考。

第一章 詞作辨偽
一 詞作辨偽概說
二 偽詞成因初探
三 詞作辨偽簡論
四 元好問《遺山先生新樂府》偽詞考

第二章 詞作輯佚
一 詞作輯佚述略
二 詞作輯佚方法與標準
三 詞作輯佚摭誤
四《全明詞》疏失舉例

第三章 詞集版本研究
一 詞集版本研究述略
二 詞集版本研究舉要
三 遺山詞集版本源流考(上)
四 遺山詞集版本源流考(下)

第四章 詞集校勘研究
一 詞集校勘述略
二 毛晉與詞集校勘
三 詞作校勘方法與原則
四 《全宋詞》《全金元詞》校勘摭誤

第五章 詞律研究
一 詞律研究述略
二 詞律研究側論
三 詞律研究舉例——《洞仙歌》
參考書目
後記
當代漢語的社會語言學觀照:外來詞進入漢語的第二次高潮和港台詞語的北上
作者萬紅
分類號C2.1.2 034
出版社南開大學出版社
主題
註釋
本書旨在對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流行的外來詞進行綜合考察與系統分析。20年來當代漢語對英語、日語等外來詞及港臺詞的借用和吸收,是社會語言學和漢語詞彙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本文參考了大量的國內報刊、雜誌和專業文章,並以此為基本語料,對當代漢語中外來詞的借用作了詳細的分類,對其積極作用、消極影響以及如何規範等問題作了較全面的研究與探討。

中文部分

第一章 概述

1.1 引言
1.2 外來詞的性質
1.3 當代外來詞產生的管道
1.4 當代漢語借入外來詞的新特點
1.5 前人的研究成果及局限性

第二章 當代外來詞的類型

2.1 音譯詞
2.2 意譯詞
2.3 仿譯詞
2.4 音譯+意譯詞(混合詞)
2.5 循音命名詞+類名
2.6 音譯詞+類名
2.7 音義兼顧詞
2.8 字母詞
2.9 當代外來縮略語

第三章 外來詞對漢語詞或詞素語法意義的影響

3.1 外來詞素的提出
3.2 外來詞素的類型
3.3 外來詞素的特點
3.4 音譯外來詞帶著漢語化了的語音形式直接參與外來詞的創制
3.5 意譯詞是漢化最為徹底的外來詞,由漢語固有詞素創制而成  
3.6 用某一外語詞時,使漢語詞添加了相關聯的義項  
3.7 其他例詞  
3.8 語法上受英文詞性影響而改變中文原有詞的詞性  
3.9 與意譯詞恰好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近年來日漸增多的字母詞  
3.10 外來詞音節語素化的文化語言闡釋  
3.11 語法方面  
3.12 外來詞素對漢語的影響

第四章 外來概念詞對現代漢語色彩詞意義的影響  

4.1 綠色  
4.2 灰色  
4.3 黃色  
4.4 白色  
4.5 黑色

第五章 當代最新日源外來詞  

5.1 意義類型  
5.2 形式類型中的日源借詞分為六種  
5.3 詞語解釋

第六章 港臺詞語的北上  

6.1 文化詞  
6.2 方言詞  
6.3 普通話對港臺詞語的改造與發展  
6.4 經常出現在內地報刊和人們口語中的一些港臺詞語  
6.5 主要詞語解釋  
6.6 對吸收港臺詞語的評價

第七章 中國網路語言中的外來詞  

7.1 網路語言的概念  
7.2 網路語言的構成  
7.3 網路語言的性質和前途  
7.4 網路語言的規範問題

第八章 外來詞的價值及規範

第九章 總結:外來詞是語言接觸的必然結果

參考文獻
現代漢語教程
作者邢公畹
分類號C2.2.1 060
出版社南開大學出版社
主題
註釋
現代漢語教程》除緒論外,分語音、辭彙、語法、文字四編,修辭知識分散到有關各編。各編內容既穩妥,又反映學科最新進展,不乏新意;既重視理論,又注意聯繫實際,貫徹新時期語言文字工作方針政策,設專門章節講漢字的整理、中文拼音方案和正詞法,講語言知識的運用。本書以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為主要對象,兼顧秘書、編輯、圖書館、大學師範中文及外語等專業的需要,可供有關各專業人員參考;與中學漢語知識特別是中學教學語法系統緊密銜接,可作為中學語文教師知識更新教材;與《現代漢語自學考試大綱》(見本書附錄,邢公畹為《大綱》審定人之一)相適應,可以用作自學考試教材。


跟初學“現代漢語課的人說幾句話——代序

編寫說明

使用說明


緒論

第一節 資訊、符號和語言

一 信息
二 符號
三 語言


第二節 民族語言、語言分類、方言和共同語

一 民族語言
二 語言的分類
三 方言和共同語


第三節 現代漢語

一 現代漢民族共同語——現代漢語
二 現代漢語規範化
三 推廣普通話是全民族的大事


第四節 本課程的教學目的和內容安排
思考與練習

第一編 現代漢語語音學

第一章 語音和語音學

第一節 語音總論
一 什麼是語音
二 怎樣研究語音
三 語音的單位
四 國際音標

第二節 語音的性質
一 語音的物理特性
二 語音的生理基礎
三 語音的感知

第三節 語音的分類
一 母音和輔音
二 母音
三 輔音
思考與練習


第二章 現代漢語的音系分析


第一節 現代漢語的字音結構
一 兩種語音分析的方法
二 現代漢語字音結構的12種模式
三 現代漢語字音結構的主要特點

第二節 聲母和輔音音位
一 輔音音位的變體
二 現代漢語聲母體系的特點

第三節 韻母和母音音位
一 現代漢語的母音
二 現代漢語的基本韻母及其分類
三 四呼
四 韻母內部的音位組合規律

第四節 字調(聲調)
一 調值和調型
二 調類

第五節 聲韻調配合規律
一 聲母和韻母的配合
二 聲調和聲母、韻母的配合
三 共時語音系統是其歷時發展的片斷

第六節 語流音變和連瀆變調
一 兩類不同性質的音變
二 語流音變舉例
三 連讀變調”

第七節 輕音
一 什麼是輕音
二 兩類性質不同的輕音
三 結構輕音的語音特點
四 結構輕音的出現規律
五 結構輕音的作用

第八節 兒化
一 什麼是兒化
二 兒化規律
三 兒化的作用
四 兒化的性質
思考與練習


第三章 中文拼音方案


第一節《中文拼音方案》的性質和作用
一 為什麼要制定《中文拼音方案》
二 產生經過
三 性質和作用

第二節 採用拉丁字母是制定《方案》的根本前提

第三節 現代漢語的音位系統和拼音方案
一 中文拼音方案
二 現代漢語音系和拼音方案的比較
三 制定拼音方案的音位學和文字學原理
四 實際語音、音位標音和字母名稱

第四節 制定《中文拼音方案》的細節問題
一 關於字音拼法
二 解決拉丁字母不足的幾種方法
三 字母選擇的原則
四 輔音字母的安排
五 母音字母的安排
六 隔音
七 標調和兒化的表示法
八 字母的順序和名稱
思考與練習



第二編 現代漢語詞彙學



第一章 現代漢語辭彙的一般性質

第二章 詞及其構造

第三章 固定語及其類別

第四章 主要的詞語關聯現象

第五章 辭彙的主要類集

第六章 現代漢語辭彙的民族特色

第七章 詞語的選擇與運用



第三編 現代漢語語法學



第一章 語法概述

第二章 詞類(上)

第三章 詞類(中)

第四章 詞類(下)

第五章 片語和句法成分(上)

第六章 片語和句法成分(中)

第七章 片語和句法成分(下)

第八章 單句句型

第九章 複句

第十章 句類

第十一章 現代漢語的語法特點

第十二章 語法知識的運用



第四編 現代漢語文字學



第一章 現代漢字的由來和作用

第二章 漢字的結構原理

第三章 漢字的形體分析

第四章 漢字的整理、標準化和資訊處理

第五章 標點符號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