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瀏覽
書名
ISBN
索書號
其他書名
權限設定
語言
部門
位置
文獻類型
課程範圍
適合
 至
是否有電子資源?
電子資源關鍵字
出版社 : 中山大學出版社總數: 23
現代漢語語法學
作者傅雨賢、劉街生
分類號C2.3.4 319
出版社中山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2002
民間文學概論
作者葉春生、施愛東
分類號C4.6.1 019
出版社中山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2003
廣州話教程
作者黃皇宗
分類號C2.4.2 047
出版社中山大學出版社
廣州話研究與教學
作者鄭定歐、周小兵
分類號C2.4.2 005
出版社中山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1993
小說的讀與寫
作者劉海濤
分類號C4.7.4 002
出版社中山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2000
詩詞寫作教程
作者張海鷗
分類號C1.8.2 001
出版社中山大學出版社
普通話水平基礎訓練及考試教程
作者羅彤、駱厚發
分類號C1.2.3 022
出版社中山大學出版社
主題
註釋
《普通话水平基础训练及考试教程》严格按照《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要求,本着方便、实用的原则进行编写。全书共分四章,内容包括:普通话水平测试概说,普通话语音分析,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词语表,普通话水平测试朗读作品。 《普通话水平基础训练及考试教程》可作为教师、学生、国家公务员及商业、旅游、邮电、交通、金融、司法等行业工作人员的普通话培训教材,也可作为普通话应试者的自学教材。
廣東方言與文化探論
作者邵慧君、甘于恩
分類號C2.4.2 022
出版社中山大學出版社
主題
註釋
本書以廣東各地方言(尤其是粵語)語音、辭彙、語法研究為主,兼及詞語考釋、方言與文化之關係,旨在探討與呈現廣東方言特性,深入認識廣東方言特點,為總結具有漢語特色的語言學理論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全書分四編:第一編著重研究粵語語音特點,加深對粵語總體特點和各地特色的認識;第二編探討粵語辭彙與語法特點,對廣東部分地區方言的單複數形式、辭彙系統、人稱代詞、形容詞重疊以及特殊句式進行詳細考察;第三編對一些重要詞語的語源進行探究,追尋粵語詞語的發展變化;第四編討論廣東方言與文化的關係,回顧和展望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粵語研究與廣府文化、潮汕文化研究。本書對提升方言在文化建設中的地位,更好地開展嶺南文化研究具有頗為重要的參考價值。 本書適合從事相關研究工作的人員參考、閱讀。

前言

第一編 語音

●粵語小稱變音與“兒”尾綜述
●韶關本城話中的變音
●廣東茂名粵語小稱綜論
●廣東四邑方言語音特點
●廣東西江流域粵語語音特點概述
●粵西茂名粵方言語音特點綜論
●粵方言陽聲韻尾及入聲韻尾的分化模式及成因初探

第二編 辭彙語法

●廣東四邑方言辭彙特點
●廣東西江流域粵語辭彙及語法特點概述
●廉江市粵客辭彙相似度的計量分析
●廣東粵方言人稱代詞的單複數形式
●廣東四邑方言代詞系統的綜合考察
●廣東四邑方言形容詞重疊式的綜合研究
●廣東四邑方言的“減”字句

第三編 詞語考釋

●廣州話“聽日”的語源
●廣州話“尋日”的語源
●釋“辦館”

第四編 方言與文化

●廣東方言與嶺南文化
●廣州方言與廣府文化
●潮汕方言與潮汕文化
●雷州方言與雷州文化
●20世紀90年代廣府文化研究概述
●20世紀90年代潮汕文化研究概述
●20世紀80年代以來粵語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後記
旅遊文學寫作教程
作者黃卓才、邢維
分類號C1.8.5 001
出版社中山大學出版社
主題
註釋
本書共十六章。第一章緒論,講述旅遊文學發展、特性和學習方法。由第二章到第十六章,有系統地介紹旅遊文學 寫作中常見的、有代表性的體裁品種。包括有旅遊散文、遊記、旅遊筆記、旅遊日記書信、旅遊隨筆小品、旅遊 雜文、旅遊抒情詩、旅遊敍事詩、旅遊散文詩等22種文學樣式。本書一方面概述寫作的理論,另一方面以優秀的旅 遊文學作品為範文,使讀者在欣賞作品的過程中同時理解和消化寫作理論的知識,所選擇的範文大部分均是近年在 旅遊文壇上的名家名作或新秀新作,具有鮮活、典型、規範的特色,對初涉旅遊文學者有指導和借鑒作用。本書 適合作為高等院校的寫作類教材,尤其可作旅遊院校公共選修課或參考用書,也適合旅遊企事業單位培訓之用;更 是廣大旅遊和文學愛好者自學創作的理想讀物。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旅遊文學的興盛及原因 第二節 旅遊文學的特徵 第三節 怎樣學習旅遊文學寫作 本章小結 關鍵詞 複習思考題 第二章 旅遊散文 第一節 旅遊抒情散文 第二節 旅遊敘事散文 第三節 本章小結 關鍵詞 複習思考題 第三章 遊記 第一節 遊記概述 第二節 遊記寫作 本章小結 關鍵詞 複習思考題 第四章 旅遊日記書信 第一節 旅遊日記 第二節 旅遊書信 本章小結 關鍵詞 複習思考題 第五章 旅遊隨筆小品 第一節 旅遊隨筆 第二節 旅遊小品 本章小結 關鍵詞 複習思考題 第七章 旅遊雜文 第一節 旅遊雜文概述 第二節 旅遊雜文寫作 本章小結 關鍵詞 複習思考題 第八章 旅遊抒情詩 第一節 旅遊敘情詩概述 第二節 旅遊敘情詩寫作 本章小結 關鍵詞 複習思考題 第九章 旅遊敘事詩 第一節 旅遊敘事詩概述 第二節 旅遊敘事詩寫作 本章小結 關鍵詞 複習思考題 第十章 旅遊散文詩 第一節 旅遊散文詩概述 第二節 旅遊散文詩寫作 本章小結 關鍵詞 複習思考題 第十一章 旅遊歌詞 第一節 旅遊歌詞概述 第二節 旅遊歌詞寫作 本章小結 關鍵詞 複習思考題 第十二章 旅遊對聯 第一節 旅遊對聯概述 第二節 旅遊對聯的寫作 本章小結 關鍵詞 複習思考題 第十三章 旅遊報告文學 第一節 旅遊報告文學概述 第二節 旅遊報告文學寫作 本章小結 關鍵詞 複習思考題 第十四章 旅遊傳記文學 第一節 旅遊傳記文學概述 第二節 旅遊傳記文學寫作 本章小結 關鍵詞 複習思考題 第十五章 旅遊小小說 第一節 旅遊小小說概述 第二節 旅遊小小說寫作 本章小結 關鍵詞 複習思考題 第十六章 旅遊電視片解說詞 第一節 旅遊電視片解說詞概述 第二節 旅遊電視片解說詞的寫作 本章小結 關鍵詞 複習思考題 主要參考書目
大學生寫作能力教程
作者王香平
分類號C1.8.9 005
出版社中山大學出版社
主題
註釋
本書從大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訓練入手,著眼於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著力於創新思維開發和中國文化素養的提升。前半部分集中訓練學生寫作基本功的各種能力,從寫作能力的模組入手,劃分了積累材料的能力、結構文章的能力、語言文字的能力、語言表達的能力、主題生髮的能力、思維創新的能力、即興演講與即興寫作的能力等七大模組,後半部分則緊抓現實中最緊要文體,將散文、新聞、學術論文、求職信與應聘信、市場調查與市場預測、廣告策劃與廣告文案等六種文體納入學習和訓練。並配有翔實的各章思考與練習題,還有與課程緊密相關的例文,並可參考其精品課程網站的翔實教學資料,教與學皆方便可行。適合大學生閱讀。
對外漢語教學入門
作者周小兵
分類號C2.1.7 053
出版社中山大學出版社
主題
註釋
一部系統而實用的對外漢語教學教材:本書內容涉及對外漢語教學的全過程和相關的教學管理,包括:對外漢語 教學學科簡介,第二語言習得研究和教學法,語音、詞彙、語法、漢字等語言要素的教學,聽說讀寫等言語交際 技能的教學,測試與成績分析。



上編 對外漢語教學通論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學科性質

一、學科定位
二、學科名稱
三、對外漢語教學的3個含義


第二節 語言學習的基本概念

一、第一語言和第二語言
二、目標語
三、習得與學習
四、第一語言習得與第二語言學習的差異


第三節 第二語言教學的性質、任務和類別

一、性質
二、任務
三、國內漢語教學類別


第四節 基礎學科和相關學科

一、語言學
二、心理學
三、教育學
四、神經生理學
五、社會語言學
六、跨文化交際學


思考與練習

本章參考文獻


第二章 教學法與課堂教學


第一節 教學法

一、教學法的定義和地位
二、傳統教學法
三、人本主義教學法
四、交際型教學法
五、創新型教學法
六、教學法的發展趨勢


第二節 課堂教學

一、備課與編寫教案
二、講述與傾聽技能
三、提問與討論技能
四、非語言表達技能
五、表揚與批評技能
六、課堂組織與管理
七、板書與多媒體


思考與練習

本章參考文獻


第三章 第二語言習得


第一節 第一語言的作用與對比分析

一、對比分析的心理學基礎與流派
二、對比分析的內容與程式
三、對比分析的不足與發展
四、漢外對比分析及其在漢語教學中的應用


第二節 偏誤分析

一、偏誤分析的作用
二、偏誤分析的步驟
三、偏誤類別與原因
四、偏誤分析在漢語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第三節 仲介語及其發展過程

一、仲介語
二、仲介語的變異
三、二語習得的自然發展途徑


第四節 輸入、輸出與互動

一、自然情景下的輸入與互動
二、課堂情景的輸入與互動
三、輸入、輸出和互動在二語習得中的作用


第五節 學習者個體差異

一、年齡與性別
二、智力與語言能力
三、認知方式
四、態度與動機
五、個性與情感過濾
六、成功語言學習者的特點


第六節 學習和學習者的策略

一、顯性學習與隱性學習
二、學習策略
三、交際策略


第七節 語言習得模式和語言普遍性假說

一、監控模式
二、文化適應模式
三、資訊處理模式
四、競爭模式
五、語言普遍性假說


思考與練習

本章參考文獻


第四章 教學資源建設和運用

第一節 紙質教材的編寫和使用

一、教材分類
二、教材編寫
三、教材使用


第二節 多媒體教學和網路資源

一、國內外漢語學習網站建設狀況
二、網路教學的主要特點和作用
三、漢語學習網站的建設
四、多媒體課件製作
五、網路資源的使用


思考與練習

本章參考文獻

附錄國內外較有影響的網站


第五章 語言測試和成績分析


第一節 語言測試的性質和目的

一、測試與評估
二、語言測試的基本要素
三、語言測試的目的


第二節 語言測試的類別

一、分散測試和綜合測試
二、主觀測試和客觀測試
三、分班測試和學能測試
四、成績測試和水準測試
五、常模參照測試和標準參照測試
六、診斷測試


第三節 語言測試的原則與方法

一、語言測試的原則
二、語言測試的方法


第四節 測試成績分析

一、描述分數集中性的統計指標——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
二、描寫分數離散性的統計指標——方差、標準差、全距和四分位間距
三、測試成績的標準化
四、百分位
五、試題分析


思考與練習

本章參考文獻


第六章 漢語傳播與教學簡史


第一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漢語傳播

一、漢語在東亞、東南亞的傳播
二、漢語在西方的傳播
三、華人移民和華文教育
四、新中國成立前國內的漢語教學



中編 語言要素和文化教學



第七章 語音教學


第八章 詞彙教學


第九章 語法教學


第十章 漢字教學


第十一章 跨文化交際與文學教學



下編 語言技能課教學



第十二章 漢語綜合課教學


第十三章 口語課教學


第十四章 聽力課教學


第十五章 閱讀課教學


第十六章 寫作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