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瀏覽
書名
ISBN
索書號
其他書名
權限設定
語言
部門
位置
文獻類型
課程範圍
適合
 至
是否有電子資源?
電子資源關鍵字
出版社 : 上海書店總數: 17
論語正義
作者【清】鄭玄【清】劉寶楠
分類號C5.8.2 048
出版社上海書店
出版年1992
主題
春的歌集
作者應修人
分類號C6.1.2 093
出版社上海書店印行
出版年1923
紅燭
作者聞一多
分類號C6.1.2 091
出版社上海書店印行
出版年1923
懷鄕集
作者杜衡
分類號C6.1.2 080
出版社上海書店
出版年1933
創作的經驗
作者魯迅
分類號C4.1.8 003
出版社上海書店
出版年1935
徐志摩年譜
作者陳從周
分類號C4.5.7 028
出版社上海書店印行
出版年1981
名人名家讀金庸
作者俞子林
分類號C4.6.2 033
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
出版年2000
閱讀金庸世界
作者劉毅強
分類號C4.6.2 034
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
出版年2000
語言學叢論
作者林語堂
分類號C2.9.1 069
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
中國音韻學史 上册
作者張世祿
分類號C2.3.1 026
出版社上海書店
中國散文史
作者陳柱
分類號C4.1.3 028
出版社上海書店
出版年1984
中國音韻學史 下册
作者張世祿
分類號C2.2.4 004
出版社上海書店
宋詞通論
作者薛礪若
分類號C4.2.3 021
出版社上海書店
出版年1985
古籍整理概論
作者黃永年
分類號C5.1.1 004
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
張愛玲與白先勇的上海神話
作者符立中
分類號C4.5.3 045
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
出版年2011
在紐約看電影
作者鄭培凱
分類號C3.3.2 027
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
主題
註釋
鄭培凱教授主修中國與歐洲思想史,現任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教授及主任。本書系鄭教授從事電影研究以來的影評藝評合集,創作年代跨越二十餘載。全書分“破題”、“開篇”、“入話”、“本事”、“尾聲”五個章節,既有宏觀的影史把握,又有具體的電影逐評,對中國近二十年來的著名影片如《城南舊事》、《霸王别姬》、《活着》、《戲夢人生》、《藍風筝》等都從文化角度作了精到的分析,并從宏觀上對中國電影時空坐标的轉移問題暢談了自己的想法。其視野含概中國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最爲著名的兩代導演群像,包括陳凱歌、田壯壯、張藝謀、侯孝賢、王家衛等知名導演和影人,尤以上海、台北兩地爲關注重心,談及兩地電影在這幾十年間的脈絡與影響,可視作爲上海和台北在電影藝術上的“雙城記”。 目錄 自序 1. 破題 電影與人文精神 2. 開篇 如何講故事──文字與影像的藝術呈現 電影一百年──盧米埃爾、高爾基與我 3. 入話 戲曲與電影的糾葛──梅蘭芳與費穆《生死根》 梅蘭芳游園惊夢四十年 4. 本事 中國電影時空坐標的轉移 侯孝賢的歷史鄉情與文化建構 《冬冬的假期》 ──《城南舊事》的翻版 附錄:台灣新電影面對的成見(黃建業) 痴心女子負心漢 ──影片《人生》所反映的社會道德意識 《》的歷史文化隨想 ──《戲夢人生》與《霸王別姬》的冷暖 是霸王別姬還是姬別霸王 ──影片《霸王別姬》的主題意識 豪華落盡見真淳 ──張藝媒的影片《活著》 在在紐約看電影 5. 尾聲 結局蒙太奇 ──電影與文化美學 電影藝術探索與金錢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