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瀏覽
書名
ISBN
索書號
其他書名
權限設定
語言
部門
位置
文獻類型
課程範圍
適合
 至
是否有電子資源?
電子資源關鍵字
作者 : 龍莊偉總數: 1
漢語音韻學
作者龍莊偉
分類號C2.3.1 036
出版社語文出版社
主題
註釋
《漢語音韻學》內容包括:音韻學,什麼是音韻學,音韻學與語音學,音韻學的功用,漢語語音的分期,漢字標音方法,反切以前的標音方法,反切,音位學標音法,音韻學的一些基本概念關於聲母的概念,關於韻母的概念,關於聲調的概念。本書適用於漢語教師、希望日後從事漢語教學的學生和相關人士。

第一章 總論

一、音韻學

1.什麼是音韻學
2.音韻學與語音學
3.音韻學的功用

二、漢語語音的分期

三、漢字標音方法

1.反切以前的標音方法
2.反切
3.音位學標音法

四、音韻學的一些基本概念

1.關於聲母的概念
2.關於韻母的概念
3.關於聲調的概念

第二章 今音學

一、《切韻》和《廣韻》

1.韻書產生的背景
2.六朝韻書與陸法言《切韻》
3.唐人對《切韻》的修訂
4.《廣韻》在音韻學上的地位

二、《廣韻》的體例

1.《廣韻》的體例
2.韻和韻母
3.收字和訓釋

三、《廣韻》的聲母

1.傳統的三十六字母
2.求聲類的方法
3.《廣韻》的聲母
4.《廣韻》聲母和現代普通話聲母的比較

四、《廣韻》的韻母系統

1.206韻
2.《廣韻》的韻母

第三章 等韻學

一、等韻和等韻圖

1.什麼是等韻、等韻學和等韻圖
2.等韻的起源

二、等韻圖的體例

三、韻圖的分類

1.宋元時期的韻圖
2.明清時期的韻圖
3.等呼觀念的改變

四、如何利用韻圖認識反切

五、等韻門法

1.什麼是門法
2.門法的產生
3.門法的發展

第四章 古音學

一、古音學的萌生

1.協韻說批判
2.《韻補》之功過

二、顧炎武的古音研究

1.《音學五書》簡介
2.顧炎武研究古音的材料和方法
3.顧炎武的古音十部

三、清代古音學研究概觀

1.江永
2.段玉裁
3.戴震
4.錢大聽
5.孔廣森
6.王念孫、江有誥

四、上古韻部系統

1.章炳麟、黃侃的古韻分部
2.王力的古韻分部

五、上古聲類研究

1.有關上古聲母的幾個主要看法
2.上古聲紐系統

六、上古音的聲調

第五章 北音學

一、《中原音韻》系統的韻書

1.《中原音韻》
2.《韻略易通》
3.《五方母音》

二、《中原音韻》研究概況

三、《中原音韻》音系

1.對《中原音韻》音系的不同看法
2.《中原音韻》的韻母系統
3.《中原音韻》的聲母系統
4.《中原音韻》的聲調問題

主要參考書目

附錄

《廣韻》反切上字表
《廣韻》反切下字表 音韻學文選

1.《切韻》序
2.顏氏家訓•音辭
3.《刊謬補缺切韻》序
4.《刊謬補缺切韻箋注》序
5.《唐韻》序
6.大宋重修廣韻敕牒
7.《廣韻校本》序言(節選)
8.切韻考•條例(節錄)
9.《中原音韻》自序
10.《廣韻》韻目
11.平水韻韻目
12.《中原音韻》21聲類
13.《中原音韻》46韻母
14.十六攝
15.三十六字母表
16.《韻鏡》卷首識語
17.《韻鏡》序作
18.《切韻指掌圖》原序
19.《毛詩古音考》自序
20.讀《詩》拙言(節錄)
21.《屈宋古音義》跋(節錄)
22.音論•先儒兩聲各義之說不儘然(節錄)
23.《六書音均表》戴序
24.《六書音均表》吳序
25.《六書音均表》錢序
26.六書音均表•今韻古分十七部表第一(節選)
27.六書音均表•古十七部諧聲表第二(節選)
28.寄戴東原先生書
29.十一家古韻分部異同表
30.古無輕唇音(節選)
31.舌音類隔之說不可信(節選)
32.上古聲紐總表
33.古音娘日二紐歸泥說(節選)
34.古音十九紐
35.喻母古讀考(節選)

上古聲母常用字歸類表
上古韻部及常用字歸部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