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瀏覽
書名
ISBN
索書號
其他書名
權限設定
語言
部門
位置
文獻類型
課程範圍
適合
 至
是否有電子資源?
電子資源關鍵字
作者 : 陳原總數: 16
語言與社會生活
作者陳原
分類號C2.1.2 050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年1984
現代漢語定量分析
作者陳原
分類號C2.2.4 029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1989
社會語言學專題四講
作者陳原
分類號C2.1.2 048
出版社語文出版社
社會語言學論叢
作者陳原
分類號C2.1.2 014
出版社湖南出版社
出版年1991
社會語言學專題四講
作者陳原
分類號C2.1.2 048
出版社語文出版社
出版年1988
現代漢語用字信息分析
作者陳原
分類號C2.3.2 014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1993
社會語言學
作者陳原
分類號C2.1.2 006
出版社學林出版社
出版年1983
百種語文小叢書6--新語詞
作者陳原
分類號C2.3.3 111(擺放位置在C2.3.2)
出版社語文出版社
主題
註釋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新的語詞;新語詞產生的源泉;當植物人醒來的時候;當社會沉睡的時候;從方言導入的新語詞等。

●「二惡英」
●新的語詞
●新語詞產生的源泉
●當植物人醒來的時間
●當社會沉睡的時候
●「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症」
●「打的」
●「超級市場」
●「網」和VCD
●導入新語詞的途徑
●舊詞新義
●從方言導入的新語詞
●造新詞
●外來詞(造詞)
●壓縮而成的新語詞
●新語詞的出現是不可抗拒的
●新語詞豐富了我們的語彙庫
●新語詞的「法則」
●新語詞不完成是流行語
●新語詞的創造與規範化
語言與社會生活:社會語言學
作者陳原
分類號C2.1.2 026
出版社臺灣商務印書館
主題
註釋
本書寫於二十年前,內容涉及比較語彙學和社會語言學的若干問題,可作為當時社會、思想的側面反映。這是一本基到感性社會生活和豐富語言現象而展開生動描述與淺顯分析的小書,因而在領悟到一些社會語文學的基本規律之外,讀者還能感受到當時 社會思潮與發展脈搏。其中部分內容較為專門,可供有興趣的同學課外閱讀,也可供研究生參考。

目錄

前記

1語言與社會

一 語言是一種社會現象
二 當生活急劇變化的時候
三 環境污染的語彙學
四 “女權運動”和語彙的變化
五 精神空虛的語彙學
六 從“垮了的一代”到“自我的一代”
七 黑色的語彙
八 見面語的社會學

2語言靈物崇拜

九 語言是從勞動中產生的
十 語言靈物崇拜的出現
十一 文學作品中的描寫
十二 現代迷信和靈物崇拜

3語言污染與淨化

十三 濫用外來詞引起的語言污染
十四 “洋涇浜”:語言污染的“頂峰”
十五 充塞廢話和髒話的語言污染

4語言的吸收功能

十六 借詞――外來詞
十七 漢語借詞的發展過程
十八 術語學

5委婉語詞

十九 日常生活中的委婉語詞
二十 “塔布”和委婉語詞
二十一 政治生活中的委婉語詞

6語彙學與辯證法

二十二 語彙和形而上學
二十三 “神奇”的語彙

索引
語言與語言學論叢
作者陳原
分類號C2.1.1 055
出版社台灣商務印書館
主題
註釋
作者陳原輯錄其有關語言與語言學論文,和學術筆記共一百零五篇,所論遍及早期中文寫法羅馬字化、當代中國大陸的語言政策、世界性新技術革命對語言及語言學的影響、方塊看字定量分析以及社會語言學的進展等重要問題。寫作時間從本世紀30年代到80年代,由此可以窺見本個世紀大陸語言研究的一個側面。可供大學生或學者作參考之用。

(0)

(01)社會語言學的興起、生長和發展前景(1982)  
(02)社會語言學是什麼?(1984)
(03)語言與社會(1986)
(04)關於社會語言學的研究範圍、物件和方法論(1984)

(1)

(11)漢字的改革運動(1935)
(12)中國語拉丁化的理論與實際(1935)
(13)中國語拉丁化分區問題(1935)
(14)拉丁化書報介紹(1935)
(15)(附)活的語言與拉丁化(杜埃)(1935)
(16)《廣州話新文字課本》序言和鉛印版題記(1937)

(2)

(21)垂死時代的語言渣滓(1940)
(22)(附)固執與成見(何家愧)(1940)
(23)語言與動物(1980)
(24)語言與色彩(1980)
(25)語言與日常生活隨想(1980)
(26)語言的污染與淨化(1980)
(27)人類語言的相互接觸和相互影響(1981)
(28)語言的社會功能與社會規範(1981)
(29)語言文字:歷史的負擔和美學價值(1983)

(3)

(31)關於詞典工作中的若干是非界限(1978)
(32)詞書與社會生活(1982)
(33)關於《漢語大詞典》的幾次講話(1980)
(34)《漢語大詞典》的歷史使命(1981)
(35)《辭源》修訂本問世抒懷(1984)
(36)論語文詞典的推陳出新(1996)

(4)

(41)新技術革命給語言科學導入的新觀念(1983)
(42)現代漢語能否適度資訊化時代的需要?(1983)
(43)新技術革命與應用語言學(1984)
(44)展望語言科學的新天地(1984 )
(45)資訊化時代語言研究中的數量觀念(1984)
(46)語言科字與資訊革命(1985)
(47)新技術革命和語言學的新觀念(1985-86)

(5)

(51)語言政策及其科學基礎(1986)
(52)資訊化時代與語言文字規範化(1985)
(53)國家現代化和語言文字規範化(1985)
(54)現代化和規範化(1986)
(55)語言文字規範化問題(1986)
(56)現代漢語正詞法與資訊交換(1983)
(57)關於現代漢語正詞法的若干理論問題(1983)
(58)人民•語言•文化(1986)
(59)多語社會的公用語(語際語)與國際輔助語問題(1986)

(6)

(61) 關於新語詞的出現及其社會意義(1984)
(62)新語詞:社會語言學的考察(1986)
(63)新語詞結構的若干特徵(1986)
(64)在語詞的密林中漫步(1981)
(65)普通話的社會語言學考察(1985)
(66)把漢字問題的研究推向新的高度(1986)
(67)漢字和漢字問題的再認識(1990)
(68)論現代漢語若干不可抗拒的演變趨勢(1992)
(69)從現代漢語幾個用例(模型)分析語言交際的最大信息量和最佳效能(1983)

(7)

(71)術語和術語學:通俗論述(1984)
(72)加拿大的術語資料庫(1984)
(73)當代術語學在科學技術現代化過程中的作用和意義(1985)
(74)與術語學有關的幾個問題(1980)
(75)關於科學術語規範化和語言文字問題(1985)
(76)術語學與標準化(1985)

(8)

(81)《語言與社會生活》日譯本前言(1981)
(82)《辭書和信息》前記(1984)
(83)《社會語言學論叢》序(1987)
(84)《交際語言學叢書》序(1990)
(85)日文版《中國語言與中國社會》序(199l)
(86)《中華新詞典》代序(1993)
(87)《世界名言大辭典》代序(1993)

(9)

(91)資訊和語言資訊學論綱劄記(1986)
(92)語言資訊學引論稿(1987)
(93)走向語言資訊學-劄記(1992)
(94)語言資訊與概率論劄記(1988)
(95)語言資訊與神經生理學劄記(1988)
(96)術語學劄記(1985)
(97)語言與悖論劄記(1985)
(98)語言與資訊理論劄記(1986)      
(99)語言與控制論劄記(1986)

(10)

(101)現代漢語若干要素的定量分析綜述(1985)
(102)現代漢語字頻測定與常用字表的制訂(1986)
(103)《現代漢語定量分析》導論(1987)
(104)《現代漢語用字資訊分析》導論(1992)
(105)《漢語語言文字資訊處理》序言(1995)

附錄   

附錄一 語言學和跟語言學有關的重要術語英漢對照表   
附錄二 對話錄:走過的路(柳鳳運  陳原)
後記
社會語言學
作者陳原
分類號C2.1.2 006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主題
註釋
社會語言學,是關於語言和社會的關係的學問。它始於20世紀60年代,綜合了語言學、社會學和人類學的一引動論和方法,開闢了研究語言的新途徑。本書將分章介紹社會語言學的相關理論,並以詳細的案例示範來表明有關理論或實際問題是怎樣通過使用適當的研究方法來解決的。其中部分內容較為專門,可供有興趣的同學課外閱讀,也可供研究生參考。

新版序


0 作為邊緣科學的社會語言學
1 語言作為一種社會現象
2 語言作為一種交際工具
3 語言作為思想的直接現實
4 語言作為一種資訊系統
5 手勢語言和“原始語言”
6 “階級語言”
7 語言論爭的社會意義
8 語言符號與非語言符號
9 非語言交際與形象思維
10 從社會生活觀察語言變化
11 從語言變化探索社會生活的圖景
12 語言的模糊性與模糊語言
13 語言的相互接觸
14 術語和縮略語的社會作用
15 塔布和委婉語詞
16 語言感情和國際社會

文獻舉要
名目索引
人名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