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瀏覽
書名
ISBN
索書號
其他書名
權限設定
語言
部門
位置
文獻類型
課程範圍
適合
 至
是否有電子資源?
電子資源關鍵字
作者 : 薄守生總數: 2
漢語言學初探
作者薄守生
分類號C2.9.1 035
出版社巴蜀書社
主題
註釋
本書文章包括:《單純詞研究》、《並列式合成詞研究》、《偏正式合成詞研究》、《幾小類複音詞研究》等。本書既可作為大學中文系現代漢語課程的文字學教材,也適合函授及社會各層次的自學自修需要。

●《洛陽伽藍記》單純詞研究
●《洛陽伽藍記》並列式合成詞研究
●《洛陽伽藍記》偏正式合成詞研究
●《洛陽伽藍記》幾小類複音詞研究

附錄:《洛陽伽藍記》語料庫

●關於辭彙的層次地位和辭彙研究的一點感想
●試說“隱”族詞
●古漢語注音方法及古韻書
●讀《漢語羨餘現象研究》筆記
●部分三音節名詞的雙音化趨勢
●《詞的同一性與詞典條目的議立》獻疑
●《論詞的構成、結構和地位》獻疑
●體詞性偏正組合及“的”字形式
●詞典學,老樹幼芽——幾位詞典學專家訪談錄
●語言多樣性與漢語詞典編纂
●也談“互文”
●《左傳•鄭伯克段于鄢》一“衍”
●不能靠高考指揮棒來推行語言規範
●《語言與社會:全球化的視野》導讀及獻疑
●國家安全•經濟節約型的社會和諧•語言規劃

附錄:薄守生教學、科研情況
後記
當代中國語言規劃研究 - 側重于區域學的視角
作者薄守生、賴慧玲
分類號C2.2.4 023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主題
註釋
本書對國內外語言規劃的歷史發展和現狀做了一個梳理,從經濟學分析、語言政治、語言法等不同角度對語言規劃面臨的很多問題作了深入的研究,討論了與語言規劃息息相關的對外漢語教學戰略、語言傳播、語言與身份認同等重要問題。既有純學術層面的理論探索,也有應用層面上的對制定語言政策的建議。前3章基礎部分,以述為主。第4、5章為著,兩個縱向深入,學理與實踐兼顧。第6、7章是疏,兩個橫向鋪排,銜接與綜述互補。後3章顧及理論實踐、微觀宏觀、前言與回應三個方面。本書適於漢語言文字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外國語言學等專業的所有方向的碩士生、博士生閱讀,也適於相關專業的教學科研人員、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地理學等等專業的師生閱讀。

實驗語音學口中的語言規劃之音(序一)
文字學專家眼中的語言規劃研究(序二)

自序

關於語言、人和社會的區域論——代前言
說明

第一章 語言規劃概述

第一節 什麼是語言規劃
第二節 語言規劃研究的主要內容
第三節 語言規劃的研究物件
第四節 語言規劃的原則和任務

第二章 語言規劃實踐簡史

第一節 國內語言規劃實踐簡史
第二節 國外一些國家的語言規劃簡況

第三章 國內語言現狀的區域差異和描寫

第一節 國內語言現狀的區域差異簡況
第二節 港澳臺語言使用的基本現狀

第四章 語言規劃的經濟學分析

第一節 語言規劃的成本收益分析
第二節 語言與區域經濟發展的相關性分析
第三節 語言、語言資源與語言環境研究
第四節 語言生態研究對當前我國語言政策的影響
第五節 關於“語言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思考

第五章 語言政治與語言立法

第一節 區域政治學與語言規劃
第二節 論語言政治
第三節 說語言法
第四節 個人、集體、國家和社會

第六章 我國的對外漢語戰略

第一節 對外漢語教學簡史
第二節 對外漢語教學的發展

第七章 語言與傳播

第一節 關於傳播學
第二節 符號與資訊(語言)傳播
第三節 語言規劃研究中的語言傳播

第八章 對我國近期語言規劃的建議

第一節 與當前語言生活熱點相關的一些問題
第二節 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對辭彙詞典的影響
第三節 關於“規劃”的學問
第四節 對我國近期語言規劃的建議

第九章 作為跨學科研究的語言規劃

第一節 語言規劃研究的跨學科性
第二節 社會思潮、語言觀與語言學史
第三節 社會科學的“可操作性”問題

第十章 區域、衝突、融合

第一節 區域、全球化與邊緣化
第二節 文化認同、衝突與區域語言的關係
第三節 制度傳統與政策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