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瀏覽
書名
ISBN
索書號
其他書名
權限設定
語言
部門
位置
文獻類型
課程範圍
適合
 至
是否有電子資源?
電子資源關鍵字
作者 : 范伯群總數: 7
大眾文學的15堂課
作者范伯群
分類號C4.6.1 008
出版社五南
主題
註釋
此系列每本書都有獨立的學科範圍和專業性,並且深入淺出,每本內容都有「十五課」,是為了在較少的篇幅內講清楚某一學科領域的知識。作者皆為有學術建樹與豐富教學經驗,又能將學問清楚傳達的重量級教授,並採用學術講座風格,保留講課時的生動口氣,增加臨場感,讓讀者透過這系列書親炙名家名師講堂。本書包括通俗文學概說和社會言情小說、有禮有力的武俠小說、武俠小說的革命巨人金庸、偵探小說、詩與真之間的歷史小說、針砭諷諫的幽默滑稽文學、亦科亦幻的科幻小說等,正視大眾文學,並期盼新時代豐富的社會生活和藝術累積,孕育出更繁茂的大眾文學景觀。

第一課 俗文學概說
  一、俗文學之內涵
  二、俗文學:從蔑視到肯定
  三、雅俗文學的特色及其分界
第二課 通俗文學的源流
  一、古小說之孕育
  二、唐之傳奇小說
  三、宋之話本小說
  四、明清章回小說
第三課 通俗文學的現代化
  一、通俗文學對現代文化市場的培育
  二、通俗小說現代化的萌?
  三、知識精英文學與市民通俗文學之爭
  四、文學史的格局與文學現狀
第四課 承繼譴責遺風的通俗社會小說
  一、從譴責到黑幕
  二、為中國現代政治經濟畫像
  三、問題小說與反戰小說
  四、文化小說與地域小說
第五課 從哀情到社會言情小說
  一、現代言情小說的先驅者們
  二、狹邪餘緒:民國倡門小說的特色
  三、“哀情小說熱”的興衰
  四、奔向社會言情的廣闊天地
第六課 打通雅俗的張恨水
  一、張恨水的意義
  二、走遍江湖
  三、走上文壇
  四、走向新文學
  五、走進新中國
第七課 有禮有力的武俠小說
  一、武俠文化源流
  二、南向北趙
  三、民國武俠小說名家
  四、港臺武俠小說
第八課 武俠小說的革命巨人金庸
  一、金庸的意義
  二、金庸的道路
  三、金庸的作品
  四、金庸的秘密
第九課 民族化進程中的偵探小說
  一、清末民初的偵探翻譯熱潮
  二、中國偵探小說的起步
  三、偵探小說的中國化:程小青和孫了紅
  四、中國公安法制文學概況
第十課 詩與真之間的歷史小說
  一、“歷史小說”的沿革與基本類型
  二、林紓與許指嚴的“掌故野聞”
  三、蔡東藩的正史演義
  四、黃小配等人的翻案重構
  五、其他歷史小說
第十一課 針砭諷諫的幽默滑稽文學
  一、中國現代滑稽文學的濫觴
  二、詭譎諷諫的時政滑稽
  三、欺人與自欺:讀書人酸腐心態的揭露
  四、中國現代滑稽文學的藝術技巧
第十二課 亦科亦幻的科幻小說
  一、科幻小說溯源
  二、世界科幻小說的發展
  三、中國科幻小說的發展
第十三課 娛樂中見勸懲的通俗戲劇
  一、通俗戲劇界說及源流
  二、近現代通俗戲劇概覽
  三、近現代通俗戲劇的人生視界
  四、近現代通俗戲劇的社會藝術價值
第十四課 繽紛多彩的通俗期刊
  一、清末民初 獨步文壇
  二、二分天下 半壁江山
  三、四○年代的“方型刊物”
  四、北派通俗文學期刊
  五、新時期通俗文學期刊概述
第十五課 雅俗互動與融合
  一、雅與俗的辯證法
  二、現代文學的雅俗互動
  三、雅俗大融合
通俗文學十五講
作者范伯群, 孔慶東
分類號C4.6.1 011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主題
註釋
本書由蘇州大學和北京大學眾專家連袂出手,通俗文學研究大家范伯群親自排兵點將,南北才子通力講解通俗文學,通俗文學的方方面面被一網打盡,通俗社會小說、言情小說、武俠小說、偵探小說、幽默滑稽小說、科幻小說等,並對通俗文學大家張恨水和金庸進行了革命性的評說。最後由北大孔慶東負責統稿,主要是做些搬弄章節、炮製標題、偷換概念以及篡改粉飾文字的工作,望閱讀及使用本書之廣大師生和各界人士,踴躍批評。孔慶東先生鄭重承諾,凡表揚本書者,贈打油詩一首。 《名家通識講座書系》總序 本書系編審委員會 第一講 俗文學概說 第二講 通俗文學的源流 第三講 通俗文學的現代化 第四講 承繼遣責遺風的通俗社會小說 第五講 從哀情到社會言情小說 第六講 打通雅俗的張恨水 第七講 有禮有力的武俠小說 第八講 武俠小說的革命巨人金庸 第九講 民族化進程中的偵探小說 第十講 詩與真之間的歷史小說 第十一講 針砭諷諫的幽默滑稽文學 第十二講 亦科亦幻的科幻小說 第十三講 娛樂中見勸懲的通俗戲劇 第十四講 繽紛多彩的通俗期刊 第十五講 雅俗互動與融合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