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瀏覽
書名
ISBN
索書號
其他書名
權限設定
語言
部門
位置
文獻類型
課程範圍
適合
 至
是否有電子資源?
電子資源關鍵字
作者 : 胡克、張衛、胡智鋒總數: 1
當代電影理論文選
作者胡克、張衛、胡智鋒
分類號C3.3.2 067
出版社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主題
註釋
當代電影理論全盛的時代,也是中國學術界文化理論研究和人文社會科學探討十分繁榮的年代。中國電影學者們瞭解到國際電影學術界將電影理論分為古典電影理論和當代電影理論兩大歷史階段的時候,產生了強烈的新鮮感、陌生感和探究欲望。與此同時,中國學者也深刻地意識到,中國電影理論如果不吸收、融合世界先進電影理論的合理成分,就會導致電影文化的自我封閉和停滯萎縮。 於是,中國電影理論界開始了對世界電影理論的多方位引進。十幾年來,僅在《當代電影》雜誌,我們就看到了以結構主義、符號學、現象學、精神分析、敍事學、意識形態理論、女性主義、第三世界理論、後現代主義、後殖民主義、後結構主義。解構主義、接受美學、闡釋學、新歷史主義、文化分析、媒介批評等各家學說為背景的電影理論的介紹和分析,看到了這些電影理論經典文獻的翻譯作品。 本書學習或適合研究當代電影理論之學生與學者作參考之用。 總序 謝鐵驪 導言 張衛 現代電影理論在中國 胡克(1) 八九十年代中國電影理論發展主潮 遠嬰(17) 走向多元分化的中國電影理論批評 饒朔光(30) 中國當代電影理論批評概覽(1980—1999) 張衛(46) 電影:潛藏著意識形態的神話 胡克姚曉 (53) 電影意識形態散論 郝大錚(65) 從符號學到精神分析學 ——當代西方電影理論學習筆記之一 遠嬰(89) 關於敍事語法 李迅(103) 女權主義與中國女性電影 遠嬰(110) 不可見的女性:當代中國電影中的女性與女性的電影 戴錦華(123) 後現代語境中的中國電影 尹鴻(140) 後現代主義文化與當代中國電影電視 饒曙光(153) 關於“後現代主義”的劄記 余紀(164) 論後現代語境下中國電影的寫作 孟憲勵(172) 全球化與中國電影的二元性發展 張頤武(185) 國際化語境中的當前中國電影 尹鴻(197) 後殖民語境與中國當代電影 王寧(214) 後結構主義與中國電影的闡釋衝突 張衛(227) 解構:電影與理論 陳育新(243) 新歷史主義視野下的當代電影 範志忠(260) 新歷史主義走向文學和電影 郭小櫓(274) 文化研究面對後現代噩夢 戴錦華王昶(281) 後新時期中國電影:分裂的挑戰 張頤武(292) “無代期”中國電影 王一川(305) 當前中國電影的文化分析 王德勝(317) 跨語境的電視:媒介批評與觀眾研究 李迅(330) 影視觀眾理論和大眾文化批評 徐賁(347) 文化透視:通俗劇的興盛原因及價值取向 吳迪(359) “轉型期”中國影視文化建設的四個浪潮 胡智鋒(373) 走向後工業文化時代的超級電影 ——當代好萊塢試讀 李一鳴(387) 社會與形象 ——從香港電影反觀大陸電影 胡克(400) 電影商業化與國民文化心態 陳墨(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