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瀏覽
書名
ISBN
索書號
其他書名
權限設定
語言
部門
位置
文獻類型
課程範圍
適合
 至
是否有電子資源?
電子資源關鍵字
作者 : 王希杰總數: 11
這就是漢語
作者王希杰
分類號C2.9.1 058
出版社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出版年1992
語海揚帆:王希杰語言隨筆集(下)
作者王希杰
分類號C2.2.1 048
出版社光明日報出版社
主題
註釋
本書為王希傑教授語言隨筆小品的最新結集,共精選收錄其近些年來撰寫的語言隨筆小品近170篇,其中包括已入編全國全日制高中語文課本的作品兩篇。書中作品的語料多取材于古典文史、現代文學、當代報刊雜誌及日常生活用語,來源十分廣泛。作者以語言學、修辭學的視角切題,輔以深層的文化剖析和生動淺白的語言表述。將深奧的學術研究成果,演繹成一篇篇深入淺出、引人入勝的語言小品。融科學性、知識性、可讀性於一身,趣味盎然,令人耳目一新。需要說明的是,書中收錄的相當部分的隨筆小品雖曾公開發表過,但在此次結集出版時,作者均對原作進行了精心的修改和補充。

壹 詞語的奧秘
1.“嬰兒”古今義
2.法國梧桐
3.從“夫人”到“夫妻老婆店”
4.“中樂、華樂、民樂、國樂”和“中蒙醫”
5.“病關索”之“病”:“並”?
6.“新聞30分”和“健美5分鐘”
7.“北京”和“首都”
8.“南大”和“國大”
9.“馬國”和“澳洲”
10.“外N”和“N外”及“N外N”
11.魚醫和蛇醫
12.呂布和關公與赤兔馬
13.水星上沒有水
14.“殺手”解
15.說“化”
16.雙聲和疊韻,疊音詞和詞的重疊
17.說“大”話“小”
18.非對稱的“大”和“小”

貳 詞語和飲食文化
1.飯盒和盒飯
2.肉骨茶=肉骨湯+功夫茶
3.蓋澆飯和蓋澆面
4.肉夾饃和羊肉泡饃
5.雞公和公雞
6.火腿腸廣告的聯想
7.奶茶
8.“花生”和“落花生”
9.淮安麻油茶饊

三 人和人心
1.“人”字兒和兒子的牢騷
2.從火車厠所標記談起
3.說“心”
4“心”話
5.癩蛤蟆和天鵝肉
6.望X
7.修辭和心理
8.雙關辨異

肆 人和做人
1.人名的學問和情趣
2.人馬互喻
3“嘴”和“嘴上”
4.“親口”和“親嘴”
5.“嘴”和“口”
6.說“口”
7.從“手”到“腳”
8.師母=老師的母親?!
9.“先生”閒話
10.再說“先生”
11.“為堯舜”和“盡舜堯”
12.吹牛拍馬:吹牛皮和拍馬屁
13.蒙田的自知之明

伍 結構和關係
1.詞性、結構和意義
2.句際關係學
3.詞序、結構和意義
4.“……伸出窗外”
5.“沒有沒有票的”說
6.主賓換位
7.“狗美容師”
8.“黃山野生 糖炒栗子”
9.詞序和情感
10.“你先走先?!”
11.“包不壞”和“壞不包”

陸 模糊和歧義
1.模糊理論和修辭
2.語言的混亂與誤導
3.歧義和對照
4.《“老外”不外》析
5.朦朧一例
6.精確和模糊與科學
7.梁啟超並非航太專家
8.女學生的國別

柒 “我”和“家”
1.說“我”
2.“我”和“你”與“他”
3.“我”和“我們”
4.你─我─他
5. “二姐夫”和“三舅媽”
6.內人和外人
7.家長式、家天下與家長作風和話語霸權

捌 成語新說
1.語言的誤區、盲點和誤導
2.成語和惰性思維
3. “白日做夢”,要得!
4.對牛彈琴,牛喜歡
5.非驢非馬─就是創造!
6.隔年皇歷,也有用處
7.畫龍不點精一樣妙
8.朝三暮四≠朝四暮三
9.樂不思蜀的真和假
10.瞎子摸象的悲哀
11.天下烏鴉並不一般黑
12.畫蛇添足,也不錯
13.為好龍的葉公辯

玖 三言兩語長話短說
1.關於“令X”
2.李洱的語言學失誤
3.並非笑話
4.見怪不怪
5.不怪才怪
6.“男保姆”不是保姆
7.報刊標題一笑
8.“才”和“再”
9. “某某兄” “馬夫”之類
10.常春茶廣告
11.“都”不起來的“都”
12.“最多的投資”和“投資最多”
13.“指”和“指責”
14.說“走”
15.“孝子”和“小心肝”
16.《消胖美》?!
17.“三子”的雙關
18.標題中的同我異
19.重迭多義
20.動賓和音節
21.男人是“姑娘”
22.注意論域
23.“方便”三義
24.香蕉人和雞蛋人
25.高秋氣爽
26.駭客與微軟
27.“潤之飯店”
28.“機器人”和“機器蛇”
29.豆腐腦子
30.“沙鍋魚頭”與“魚頭沙鍋”
31.啤酒和白酒

後記
語海揚帆:王希杰語言隨筆集(上)
作者王希杰
分類號C2.2.1 047
出版社光明日報出版社
主題
註釋
本書為王希傑教授語言隨筆小品的最新結集,共精選收錄其近些年來撰寫的語言隨筆小品近170篇,其中包括已入編全國全日制高中語文課本的作品兩篇。書中作品的語料多取材于古典文史、現代文學、當代報刊雜誌及日常生活用語,來源十分廣泛。作者以語言學、修辭學的視角切題,輔以深層的文化剖析和生動淺白的語言表述。將深奧的學術研究成果,演繹成一篇篇深入淺出、引人入勝的語言小品。融科學性、知識性、可讀性於一身,趣味盎然,令人耳目一新。需要說明的是,書中收錄的相當部分的隨筆小品雖曾公開發表過,但在此次結集出版時,作者均對原作進行了精心的修改和補充。

壹 詞語的奧秘
1.“嬰兒”古今義
2.法國梧桐
3.從“夫人”到“夫妻老婆店”
4.“中樂、華樂、民樂、國樂”和“中蒙醫”
5.“病關索”之“病”:“並”?
6.“新聞30分”和“健美5分鐘”
7.“北京”和“首都”
8.“南大”和“國大”
9.“馬國”和“澳洲”
10.“外N”和“N外”及“N外N”
11.魚醫和蛇醫
12.呂布和關公與赤兔馬
13.水星上沒有水
14.“殺手”解
15.說“化”
16.雙聲和疊韻,疊音詞和詞的重疊
17.說“大”話“小”
18.非對稱的“大”和“小”

貳 詞語和飲食文化
1.飯盒和盒飯
2.肉骨茶=肉骨湯+功夫茶
3.蓋澆飯和蓋澆面
4.肉夾饃和羊肉泡饃
5.雞公和公雞
6.火腿腸廣告的聯想
7.奶茶
8.“花生”和“落花生”
9.淮安麻油茶饊

三 人和人心
1.“人”字兒和兒子的牢騷
2.從火車厠所標記談起
3.說“心”
4“心”話
5.癩蛤蟆和天鵝肉
6.望X
7.修辭和心理
8.雙關辨異

肆 人和做人
1.人名的學問和情趣
2.人馬互喻
3“嘴”和“嘴上”
4.“親口”和“親嘴”
5.“嘴”和“口”
6.說“口”
7.從“手”到“腳”
8.師母=老師的母親?!
9.“先生”閒話
10.再說“先生”
11.“為堯舜”和“盡舜堯”
12.吹牛拍馬:吹牛皮和拍馬屁
13.蒙田的自知之明

伍 結構和關係
1.詞性、結構和意義
2.句際關係學
3.詞序、結構和意義
4.“……伸出窗外”
5.“沒有沒有票的”說
6.主賓換位
7.“狗美容師”
8.“黃山野生 糖炒栗子”
9.詞序和情感
10.“你先走先?!”
11.“包不壞”和“壞不包”

陸 模糊和歧義
1.模糊理論和修辭
2.語言的混亂與誤導
3.歧義和對照
4.《“老外”不外》析
5.朦朧一例
6.精確和模糊與科學
7.梁啟超並非航太專家
8.女學生的國別

柒 “我”和“家”
1.說“我”
2.“我”和“你”與“他”
3.“我”和“我們”
4.你─我─他
5. “二姐夫”和“三舅媽”
6.內人和外人
7.家長式、家天下與家長作風和話語霸權

捌 成語新說
1.語言的誤區、盲點和誤導
2.成語和惰性思維
3. “白日做夢”,要得!
4.對牛彈琴,牛喜歡
5.非驢非馬─就是創造!
6.隔年皇歷,也有用處
7.畫龍不點精一樣妙
8.朝三暮四≠朝四暮三
9.樂不思蜀的真和假
10.瞎子摸象的悲哀
11.天下烏鴉並不一般黑
12.畫蛇添足,也不錯
13.為好龍的葉公辯

玖 三言兩語長話短說
1.關於“令X”
2.李洱的語言學失誤
3.並非笑話
4.見怪不怪
5.不怪才怪
6.“男保姆”不是保姆
7.報刊標題一笑
8.“才”和“再”
9. “某某兄” “馬夫”之類
10.常春茶廣告
11.“都”不起來的“都”
12.“最多的投資”和“投資最多”
13.“指”和“指責”
14.說“走”
15.“孝子”和“小心肝”
16.《消胖美》?!
17.“三子”的雙關
18.標題中的同我異
19.重迭多義
20.動賓和音節
21.男人是“姑娘”
22.注意論域
23.“方便”三義
24.香蕉人和雞蛋人
25.高秋氣爽
26.駭客與微軟
27.“潤之飯店”
28.“機器人”和“機器蛇”
29.豆腐腦子
30.“沙鍋魚頭”與“魚頭沙鍋”
31.啤酒和白酒

後記
漢語修辭學
作者王希杰
分類號C2.3.5 114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主題
註釋
本書講文章風格也講得很好。雖然把風格分為藻麗與平實、明快與含蓄、繁豐與簡潔這麼六體三組也是有所繼承,但舉例多而切當都勝過前人。我覺得稍微有點不足的是作者忘了說明有一個原則貫穿於一切風格之中,也可以說是淩駕於一切風格之上。這個原則可以叫做“適度”,只有適度才能不讓藻麗變成花哨,平實變成呆板,明快變成草率,含蓄變成晦澀,繁豐變成冗雜,簡潔變成乾枯。這個原則又可以叫做“恰當”,那就是該藻麗的地方藻麗,該平實的地方平實,……不讓一篇文章執著於一種風格。綜合這兩個方面用一個字眼來概括,就是“自然”,就是一切都恰到好處。借用蘇東坡的話來說,就是:“大略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於所當行,止於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橫生。”也許有人要說,你提倡自然,豈不是要取消修辭?不,文章要自然不等於寫文章可以隨便。蘇東坡在“文理自然”之後接著說“姿態橫生”,這豈是信筆所至所能做到?文理自然而又姿態橫生,這個境界不是隨隨便便就能達到的,是要經過長時間的鍛煉才能接近的。所以不是取消修辭,而是要用加倍的力氣去修辭。
本書全面系統地對漢語修辭學進行研究和探討,努力創建新的修辭學體系。全書從漢語交際活動出發,力求解決表達及理解方面的問題,説明讀者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促進民族文化素質的建設。無論初學者抑或有根底的人均適合閱讀。


序言
修訂本前言


第一章修辭和修辭學

第一節 修辭學是一門古老而又年青的學科
第二節「修辭」這個詞
第三節 修辭和修辭學的定義
第四節 修辭學研究的對象
第五節 修辭學的任務、範圍和功用
第六節 修辭研究方法
第七節 漢語修辭學中的古與今
第八節 怎樣學習漢語修辭學


第二章 交際的矛盾和修辭的原則

第一節 交際的矛盾
第二節 語言是思想的表達形式
第三節 語言是事物的假定記號
第四節 對象
第五節 自我
第六節 語境
第七節 視點


第三章 語言變體和同義手段的選擇

第一節 語言變體的選擇就是同義手段的選擇
第二節 地域變體
第三節 言文變體
第四節 社會變體
第五節 風格變體


第四章 結構

第一節 縱橫
第二節 整散
第三節 長短
第四節 詞序
第五節 語序
第六節 串連


第五章 意義

第一節 同形異義
第二節 同義異形
第三節 社會文化意義
第四節 個人聯想意義
第五節 語流義變


第六章 聲音

第一節 聲音和表達效果
第二節 摹聲
第三節 音節
第四節 節拍
第五節 補詞
第六節 韻腳
第七節 平仄


第七章 均衡

第一節 語言的均衡美
第二節 對偶
第三節 對照
第四節 排比
第五節 頂針
第六節 回環
第七節 列舉分承


第八章 變化

第一節 語言的變化美
第二節 雙關和反語
第三節 婉曲和誇張
第四節 相反相成和願名思義
第五節 拆字、拆詞和釋詞
第六節 頓跌和曲說


第九章 側重

第一節 語言的側重美
第二節 反復
第三節 递進
第四節 映補
第五節 設問
第六節 反問


第十章 聯系

第一節 語言的聯系美
第二節 比喻
第三節 借代
第四節 比擬
第五節 象徵和暗示
第六節 拈連
第七節 移就
第八節 仿擬
第九節 引用


第十一章 語體風格

第一節 公文語體
第二節 科技語體
第三節 政論語體
第四節 文藝語體的特徵
第五節 文藝語體的分類


第十二章 表現風格

第一節 藻麗
第二節 平實
第三節 明快
第四節 含蓄
第五節 繁豐
第六節 簡潔


結語修辭學和辦証法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