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瀏覽
書名
ISBN
索書號
其他書名
權限設定
語言
部門
位置
文獻類型
課程範圍
適合
 至
是否有電子資源?
電子資源關鍵字
作者 : 沈義貞總數: 1
中國當代散文藝術演變史
作者沈義貞
分類號C4.5.2 022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2003
主題
註釋
本書著重從藝術的角度梳理了1949-2000年問中國大陸散文的發展軌跡。全書包括《緒論:散文作為一種藝術》、《技巧層面的藝術經營》、《敍事模式的重建》、《個性化時代的開啟》、《在“低谷”中幽放的幾叢鮮花》、《最後的衝刺》等九個部分,以“長時段”的眼光考察了當代中國散文的發展週期,當代中國散文創作的美學成就與局限、當代散文藝術表達系統的整體轉換等理論問題,不僅借助史的辨識為相對薄弱的散文理論奠定了初步的體系,澄清了散文理論中若干基本的概念與問題,而且對當代散文領域中若干重要的現象、作家、文本提出了全新的解讀。本書適合修讀文學的學生及專門研究當代散文的學者閱讀。 總 序 金漢 緒 論 散文作為一種藝術 第一章 “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17年時期散文運作的外部機制 一 主體價值取向的隱遁或調整 二 觀念與分期 第二章 匍匐在巨大的現實美之下——1949~1957年間的散文藝術 一 1949~1955:對題材的推崇與追逐 二 有限的意蘊開掘 三 敍述的:個層次 四 1956~1957:市美意識的短暫復蘇 第三章 技巧層面的藝術經營——1958~1965年間的散文藝術 一 繁榮的表像 二 在繁榮表像的背後 三 “三大家”批判(一):秦牧 四 “三大家”批判(二):楊朔與劉白羽 第四章 敍事模式的重建——1976.10~1978年間的散文藝術 一 特質界定 二 追憶型敍事:意義與不足 第五章 個性化時代的開啟——1979~1985年間的散文藝術 一 尚未消散的陳舊美學陰影 二 最初的覺醒 三 “美是生活”:孫犁 四 世紀回眸:冰心 蕭乾 五 冷眼觀“文革”:楊絳 陳白塵 六 老年散文現象與群體 七 一個“重鎮”:賈平凹 八 嶄露頭角的女性散文作家群體 第六章 在“低谷”中幽放的幾叢鮮花——1986─1989 年間的散文藝術 一 困境的走入與走出 二 曹明華的意義 三 為何寫作:汪曾祺 張中行 第七章 最後的沖刺──90年代散文藝術 一 雅俗的分流與消長 二 一個高峰:餘秋雨 三 “以筆為旗”:張承志 張煒 史鐵生 四 遊牧西部:周濤 五 女性散文‧新生代散文 第八章 餘論:幾點理論總結 一 當代散文運行的週期性 二 價值取向及其寫作立場轉換 三 轉換中的誤區 附錄 當代散文參閱作品集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