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瀏覽
書名
ISBN
索書號
其他書名
權限設定
語言
部門
位置
文獻類型
課程範圍
適合
 至
是否有電子資源?
電子資源關鍵字
作者 : 朱紅林總數: 2
豐子愷散文藝術研究
作者朱紅林
分類號C4.5.2 018
出版社雲南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2009
主題
註釋
本書分別探討了豐子愷散文的題材、構思、意義美、生活趣味描寫、風俗畫描寫、漫畫風格、幽默色彩、擬人化、白描、比喻、議論、對比、空白等十三個藝術方面的問題,並探討了豐子愷散文可供現代寫作教學借鑒的相關問題。本書對豐子愷散文藝術的探討,有獨到的見解。文筆簡潔樸實,分析問題清晰透徹,針對性強,表現形式通俗易懂,內容涵蓋面廣,有較強的可讀性,是目前國內研究豐子愷散文藝術內容較為全面的一本學術專著。本書有助於讀者閱讀、欣賞豐子愷散文,其所探討的諸多問題,對初學寫散文的人提高寫作技巧,亦有明顯的啟發作用。 引言 第一章 平凡的題材  一、題材來源  二、題材的特點 第二章 精巧的構思  一、“小中能見大”,“弦外有餘音  二、多種方法的謀篇佈局  三、單線條的情節結構  四、體式的多元化 第三章 意義美  一、對兒童率真的讚美和對成人虛偽的否定  二、對師友的描述  三、對民眾疾苦的關注同情  四、對舊式教育管理制度的抨擊  五、對趣味生活的讚賞  六、對宇宙人生問題的思考  七、對社會醜惡現象的抨擊  八、對美好品德的歌頌 第四章 生活趣味的描寫  一、對自己的生活趣味的描寫  二、對家人的生活情趣的描寫  三、對其他人生活情趣的描寫  四、對動物趣味的描寫 第五章 風俗畫描寫  一、有關節日的風俗描寫  二、生病時的風俗描寫  三、休閒娛樂的風俗描寫  四、其他方面的風俗描寫 第六章 擬人化描寫  一、對動物的擬人化描寫  二、對植物的擬人化描寫  三、對建築物的擬人化描寫  四、對人體部位的擬人化描寫  五、對書籍的擬人化描寫  六、對其他物的擬人化描寫 第七章 製造幽默的方法  一、用比喻來製造幽默  二、用擬人化描寫和比喻相結合來製造幽默  三、用自揭其短的方法製造幽默  四、用褒醜的方法來製造幽默  五、掉書袋帶來的幽默  六、舊話重提製造的幽默 第八章 比喻  一、一個本體和一個喻體組成的比喻  二、一個本體和多個喻體組成的比喻  三、多個本體和一個喻體組成的比喻  四、暗喻  五、對喻體引申、擴展的比喻 第九章 白描手法  一、對人物相貌的白描  二、對人物行為動作的白描  三、對自然環境的白描  四、對生活環境的白描 第十章 對比的運用  一、同一人、同一物的前後對比  二、同一人或物在不同空間的對比  三、不同原因和結果的對比  四、成人和兒童的對比  五、用所描寫的中心物與其他陪襯物的對比  六、對同一環境中人物的不同性格的對比描寫  七、新舊社會的對比  八、抒情主人公“我”與所要描寫的人物的對比  第十一章 議論的方法  一、議論所涉及的內容  二、常用的議論方法 第十二章 空白藝術  一、人物描寫的空白  二、景物描寫的空白  三、心情描寫的空白 第十三章 漫畫風格  一、漫畫的構思角度  二、突出“最富於孕育的頃刻”  三、用略筆,重意義  四、空白的運用  五、白描手法 第十四章 可供當代寫作教學借鑒的幾個方面  一、關於取材方面  二、關於立意方面  三、用寫生的方法提高形象描寫能力  四、將知識運用於文章寫作之中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徐志摩散文藝術研究
作者朱紅林
分類號C4.5.2 017
出版社雲南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2008
主題
註釋
本書分別探討了徐志摩散文的情感、意境、構思、結構、描寫、想像、聯想與風格等藝術方面的問題以及運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方面的特點。本書對徐志摩散文的意境、構思、結構等方面的研究有獨到的見解,而對情感、描寫、想像、聯想以及運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方面的特點的研究則以系統性見長。 引言 第一章 “濃得化不開”的情感  一、無外不在的情感  二、對讀者和盤托出的抒情方式  三、積極向上的抒情格調 第二章 情境交融的意境創造  一、將現實景物描寫與抒情相結合構成的意境  二、利用想像幻想,通過想像的具象描寫構成的意境  三、比喻構成的意境 第三章 獨特新穎的構思方法  一、冥想(實+虛)構思法  二、由虛到實的構思方法  三、聯想對比的構思方法  四、時空轉換的構思方法  五、幾種特殊的構思方法 第四章 結構上的特點  一、體式(或形態)的多樣化  二、結構類型的多樣化  三、篇幅特點 第五章 形神兼備的描寫  一、人物的描寫  二、聲音、色彩、動態描寫 第六章 瑰麗的想像與豐富的聯想  一、瑰麗的想像  二、豐富的聯想 第七章 新穎、奇特的比喻  一、明喻  二、暗喻  三、博喻 第八章 排比句的運用  一、句子排比  二、句子成分排比 第九章 通感和象徵的運用  一、通感的運用  二、象徵的運用 第十章 反複句和多項成分句  一、反複句  二、多項成分句 第十一章 對仗句和句 第十二章 徐志摩散文的整體風格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