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瀏覽
書名
ISBN
索書號
其他書名
權限設定
語言
部門
位置
文獻類型
課程範圍
適合
 至
是否有電子資源?
電子資源關鍵字
作者 : 劉叔新總數: 6
語法學探微
作者劉叔新
分類號C2.3.4 339
出版社南開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1996
詞彙研究
作者劉叔新
分類號C2.3.3 181
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出版年2006
怎樣使用詞語
作者李行健, 劉叔新
分類號C2.3.3 167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1975
漢語描寫詞滙學
作者劉叔新
分類號C2.3.3 153
出版社商務印書局
出版年1995
詞匯研究
作者劉叔新
分類號C2.3.3 091
出版社外語斆學與研究出版社
主題
註釋
這本書是由作者以前的論文輯合而成,多數在已經出版了的《詞彙學和詞典學問題研究》及《語義學和詞彙學問題 新談》中出現過,雖曾出版,但其創新性不減當年,例如探索詞語意義的特殊現象或相互關係等,因詞彙學、詞典 學和語義學定義未清晰,故作者只揀選其認為最貼切的論文,令書的內容更加純粹。內容包括詞彙理論、某方言的 詞彙歷史比較研究等。適合對詞彙學有一定程度之人士。


• 目錄


• 辭彙理論研究

• 論辭彙體系問題



• 論詞的單位的確定

• 複合詞結構的辭彙屬性 ——兼論語法學、詞彙學同構詞法的關係

• 詞語的形象色彩及其功能 詞目的確定和辭彙的範圍

• 同義詞和近義詞的劃分

• 詞的同義關係和詞性 ——兼談漢語同義詞詞典處理詞性的問題

• 論反義聚合的條件和範圍

• 詞語對比的聚合及其與反義聚合的比較

• 就漢語辭彙看克魯斯關於辭彙組織的觀點

• 現代漢語辭彙共時研究

• 對準辭彙的重要方面 ——現代漢語辭彙研究取向芻議

• 詞的結構層次分析 略談現代漢語同義詞的特點

• 漢語反義詞語的類別和特點

• 固定語及其類別

• 慣用語辭典與成語慣用語問題

• 從辭彙規範化看方言詞的吸收

• 現代漢語辭彙規範的標準問題

• 漢語壯傣語詞匯歷史比較研究

• 粵語壯語關係詞的分類問題及類別例釋

• 漢語與壯語同源的和搬借的親屬稱謂

• 漢語傣語同源的基本動作詞
現代漢語理論教程
作者劉叔新
分類號C2.2.1 032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題
註釋
劉叔新編的《現代漢語理論教程》是九五規劃國家級重點教材,後又納入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系列。全書分導論、現代漢語系統、現代漢語的運用規律和現代漢語的書寫符號四部分。與同類教材相比,本書的最大特色是突出理論性,體現在以下兩點:一是將具體語言現象的觀察分析上升到理論的層面,二是適當吸收本學科研究的新成果。故本書內容有相當難度,有不少新知識、新資訊,在理論知識的選取、安排和表述上,在語言系統、結構關係和層次區分等基本觀點方面均有鮮明特色。因此,本書適於現代漢語專業本科生、研究生教學使用,對有志於現代漢語研究的讀者也不失為一部重要的參考書。


序言


第一部分 導論  


第一章 漢民族共同語的形成和發展  
第二章 普通話和漢語方言
第三章 現代漢語的基本特點、形態學類
型、系屬及在世界語言中的地位  
第四章 現代漢語理論教程的宗旨和內容體系


第二部分 現代漢語系統  


第一章 語音系統  
 
第一節 現代漢語普通話的音位   
第二節 普通話的母音音位及其聚合
第三節 普通話的輔音音位及其聚合 
第四節 音節 、聲調音位、句調音位
第五節 字音、聲母、韻母   
第六節 字音與字音的結構關聯及由此出現的音變——兒化、輕聲、連讀變調 
第七節 語音規範化與《中文拼音方案》  

第二章 辭彙系統
  
第一節 辭彙和語彙   
第二節 辭彙單位——詞和固定語  
第三節 詞位和詞位的確定   
第四節 詞的結構方式   
第五節 造詞法   
第六節 固定語及其類別   
第七節 成語及其特質   
第八節 慣用語、歇後語、准固定語和慣用語   
第九節 各種詞語類集   
第十節 階級習慣語和隱語   
第十一節 辭彙中的結構組織   
第十二節 現代漢語辭彙系統的構成  

第三章 語法系統   

第一節 語法的性質、範圍和組成  
第二節 名詞、方位詞、時間詞   
第三節 形容詞、區別詞、動詞   
第四節 助動詞、動名詞、形名詞、形動詞   
第五節 副詞、數詞、量詞、代詞  
第六節 連詞、介詞、結詞、語氣詞
第七節 形態詞   
第八節 構詞法   
第九節 構形法   
第十節 語法範疇   
第十一節 短語、單句和句法成分   
第十二節 甸子的類型   
第十三節 複句  


第四章 語義系統和旬意   


第一節 對“語義”的理解   
第二節 各種層級的語義單位   
第三節 幾種性質不同的語義單位、多種不同的表達色彩   
第四節 詞語意義成分——義素分析 第五節 詞語的內部形式   
第六節 主要的語義範疇及其表現方式   
第七節 詞語意義之間的結構關係  
第八節 現代漢語語義系統的輪廓  
第九節 句意及其基本表現類型   
第十節 句意的構成   
第十一節 句意的內部關係   
第十二節 句意之間的關係   
第十三節 歧義


第三部分 現代漢語的運用規律


第一章 修辭方法和修辭格

第一節 辭彙應用方面的修辭方法
第二節 語法應用方面的修辭方法
第三節 異體字和字形的整理

第二章 構成兩類言語風格的因素

第一節 語言風格的形成
第二節 功能風格
第三節 個人風格


第四部分 現代漢語的書寫符號


第一章 現代漢字的淵源和歷史發展過程

第二章 現代漢字的基本結構和基本性質

第三章 漢字的簡化

第四章 標點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