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瀏覽
書名
ISBN
索書號
其他書名
權限設定
語言
部門
位置
文獻類型
課程範圍
適合
 至
是否有電子資源?
電子資源關鍵字
作者 : 中國語文雜誌社總數: 7
語法研究和探索(十)
作者中國語文雜誌社
分類號C2.3.4 220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年2000
語法研究和探索(七)
作者中國語文雜誌社
分類號C2.3.4 217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年1995
語法研究和探索 (十五)
作者中國語文雜誌社
分類號C2.3.4 225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主題
註釋
本書為“中國語文叢書”之一,集合了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句法語義研究室和《中國語文》編輯部、北京語言大學對外漢語研究中心、商務印書館、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和海外教育學院聯合主辦的“第十三次現代漢語語法學術討的部分論文。主要收錄了《隱性施事標記與漢語“中動結構”》,《兼語句的小句整合程度與兼語的屬性》,《從持續到申明:傳信語氣詞“呢”的功能及其語法化機制》,《普通話“全”的語義探索張蕾潘海華》,《動詞“租”的論元的語義角色及其句法表現》,《“有點兒+X”結構的習得考察》等內容,供漢語研究者參考。


• 協調、周到、簡單、貼切 隱性施事標記與漢語“中動結構”

• 評價性“V-起來”句的句法語義分析

• 兼語句的小句整合程度與兼語的屬性

• “達成”義與構式、語氣的互動——兼談語氣詞的句法特徵

• “V上N了”歧義格式的句法分化及功能差異

• 焦點進行時態“正在+V”/“正+(PP)+V”的功能辨析

• 從持續到申明:傳信語氣詞“呢”的功能及其語法化機制

• 普通話“全”的語義探索張蕾潘海華 “只”義句和“都”義句的語義等值

• 副詞“也”、“又”的主觀性和主觀化

• “用來”與“拿來”——兼論介詞疊加及格式套用與介詞懸空的關係

• 動詞“租”的論元的語義角色及其句法表現

• “X說”類假設詞語 “至於”的語法化及其類型學意義

• 再說“V一把”——“一把”的主觀化與語言範疇擴展中的原型效應

• “有點兒+X”結構的習得考察 含有“還”的應答句及其相關語義類型


附錄

後記
語法研究和探索 (十四)
作者中國語文雜誌社
分類號C2.3.4 224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主題
註釋
《中國語文》雜誌創刊以來,陸續刊登了有關語言文字等方面的文章或資料。為了便於讀者參考,出版社按方面 或專題把一部分文章或資料整理編輯,不定期地陸續出版了單行本,總稱“中國語文叢書”。《中國語文》篇 幅有限,有些有價值的稿件無法在上面刊登。為了彌補這一缺憾,出版社把一些稿件編入這套叢書,讓它們能夠 與讀者見面。2006年10月21日至23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句法語義研究室和《中國語文》編輯部、 北京語言大學、商務印書館、上海財經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聯合主辦的“第十四次現代漢語語法學術討論會” 在上海財經大學舉行。 這次討論會的中心議題有兩個:資訊結構與句法結構,語法的理論探索與教學實踐。大會將部分會議論文集錄 成書,所收論文都是首次發表。另有一些論文已經刊登在《中國語文》上。為反映會議全貌,與會所有論文題目 以附錄形式存此。該書是由專題學術研討會中的稿件集合成,故適合研究資訊結構與句法結構,語法的理論探索 與教學實踐兩方面的人士。


• 並列結構的句法限制及其初步解釋 劉丹青

• 漢語動結式的句法構造和補語小句的內部結構 司馬翎 瀋陽

• 對舉形式的句法語義特點及其教學 鈴木慶夏

• 不—A疑問運算元與量化副詞的轄域 胡建華

• 現代漢語“不”和“沒”的體貌選擇 陳莉 潘海華

• 語氣副詞“偏偏”的主觀語義及相關句式考察 楊霽楚

• “都”的邏輯語義與“都”字句的資訊結構 黃瓚輝 石定栩

• 語氣副詞“並”的語法功能與否定 胡勇

• 漢語全稱限定詞及其句法表現 曹秀玲

• “一律”“一概”的認知視點差異 李宇鳳

• 動詞及物性的語用變化 ——對兩組涉手動詞的考察 張伯江

• 非買類動詞的購買義用法尹世超 董麗梅

• 從“嫁娶難題”引發的兩個問題 張寶勝

• 漢語主句現象進入關係從句初探唐正大 ——類“條件隱於加語”現象高增霞 從“A/V了許多”看漢語概量化程度補語的演化動因、格式鑒別及其互補關係 ——兼論漢語補語的性質及程度補語的分類與系統 張誼生

• 同形異構體V+N的複合化及其整合效應 吳為善

• 韻律引發辭彙化的個案分析 張國憲

• 從連讀變調看句法結構的鬆緊度 柯航

• 從語言類型學看模態動詞的句法地位 陸丙甫

• 必然/非必然關係運算式的結構研究龍濤 馬慶株

• 語用數 陳振宇 劉承峰


附錄

後記
語法研究和探索 (十三)
作者中國語文雜誌社
分類號C2.3.4 223
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主題
註釋
本書本書為“中國語文叢書”之一,集合了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句法語義研究室和《中國語文》編輯部、北京語言大學對外漢語研究中心、商務印書館、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和海外教育學院聯合主辦的“第十三次現代漢語語法學術討的部分論文。論文的議題是“漢語的句法角色和句式語義”,論文包括“語法隱喻”和“隱喻語法”、目的標記“起見”的語法化——兼談漢語後置詞的來源、漢語雙“了”句的興衰及相關的理論問題等。本書適合語法研究學者或修讀漢語語法的學生修讀。


“語法隱喻”和“隱喻語法” 目的標記“起見”的語法化——兼談漢語後置詞的來源

漢語雙“了”句的興衰及相關的理論問題 “把”字句的派生過程及其相關問題

“都”在”把”、“被”句中的對立分佈及其相關問題——從焦點結構的角度來看

“了2”的句法語義地位 自動動結式的使動化

存現句句法結構動因的多角度考察 漢語句法重疊的無界性

焦點、三分結構與漢語“都”的語義解釋

量化副詞與動態助詞“了”和“過”

量限與漢語數量名結構的語法表現

存現句裏的專有名詞賓語

漢語關係從句的限制性與非限制性解釋的規則

關於“VP的3”的第三種類型

說視角—方式名詞定語

元語言理論與漢語副詞的元語用法

也說“複句三域” “V著V著”句的語篇考察

從義素傳承看“差(一)點兒VP”、“差(一)點兒沒VP”的語法化——兼論一批所謂對立格式

動名兼類(分歧)詞客觀動態標注問題

情感形容詞語義指向研究


附錄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