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返回資源
訪談研究法
文獻類型Book
分類號C1.7.1 004
出版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主題語文學習
題目研究方法
ISBN9789571156835

註釋

本書譯自美國著名學府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出版的暢銷經典《Interviewing as Qualitative Research》第三版。全書以簡明的敘述,詳細介紹實施深度訪談的具體實用步驟,非常適合新進與資深訪談研究人員參考,以玆發展、形塑、反思質性研究的深度訪談做法。 本書介紹的深度訪談法,主要結合了現象學與生命史研究的理論基礎,作者也提供了普用的訪談基本原則與具體實施方法,適合普遍應用於各種理論導向與研究領域。透過深入淺出的介紹、討論,輔以真實研究經驗故事,非常有助於讀者進入脈絡,設身處地,體會深度訪談與質性研究之間錯綜複雜的廣泛議題。 開場白 我與訪談研究的因緣 第一章 為什麼訪談?   1.1 訪談目的   1.2 訪談:不二法門,抑或眾法殊途   1.3 訪談研究的缺陷   1.4 結 語 第二章 現象學深度訪談的結構   2.1 三段式訪談系列   2.2 遵守訪談結構   2.3 訪談的時間長度   2.4 訪談的間隔   2.5 替代方案   2.6 信度與效度--誰的意義?   2.7 親身體驗--訪談練習曲 第三章 研究計畫三部曲:構思.撰寫.試行   3.1 研究計畫的成年禮儀式角色   3.2 立志承諾   3.3 從構思到下筆成文   3.4 論文計畫撰寫策略   3.5 架構論文計畫組織的六W   3.6 方法論抉擇的辯護   3.7 文獻與相關資料的整理與呈現   3.8 研究計畫的試行   3.9 結 語 第四章 與談者人選的進接、初次聯繫接觸與取樣   4.1 口袋人選的危險   4.2 經由正式守門人的進接   4.3 非正式的守門人   4.4 科層官僚與同儕進接   4.5 親自聯繫接觸   4.6 親自拜會與談人選   4.7 建立人選資料庫   4.8 後勤事務   4.9 與談人選的決定   4.10 選擇與談者必須避免的陷阱   4.11 多少與談者才算足夠? 第五章 研究倫理:IRB委員會與知情同意   5.1 貝蒙報告   5.2 機構IRB委員會的設置   5.3 知情同意書   5.4 深度訪談知情同意書的八大組成要件   5.5 IRB審核與知情同意 第六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訪談的技術與藝術   6.1 多聽.少講   6.2 接續追問與談者拋出的話端   6.3 多聽.少說.提出實在的問題   6.4 接續但不要阻斷   6.5 兩種心儀的訪談技巧   6.6 請與談者重建經驗,而不是要求回憶   6.7 幫助與談者聚焦,追問具體細節   6.8 不要太介意訪談的起伏得失   6.9 限制你自己的互動   6.10 探索笑聲   6.11 聽從第六感   6.12 慎用訪談提綱   6.13 容忍沉默   6.14 結 語 第七章 訪談:一種特殊的社會關係   7.1 訪談:一種「吾-汝」關係   7.2 契 合   7.3 社會族群認同與訪談關係   7.4 私密經驗、私人經驗與公開經驗的區辨   7.5 避免治療關係   7.6 互 惠   7.7 平 等 第八章 分析、詮釋與分享   8.1 訪談資料的管理‘   8.2 避免把訪談與分析混而為一   8.3 訪談的錄音   8.4 訪談逐字稿的謄寫   8.5 訪談文本的分析   8.6 訪談資料的兩種分析方式:人物敘事寫真與主題連結   8.7 主題連結的建立與分析   8.8 詮 釋 附錄 人物敘事寫真   烽火餘生-赤棉倖存者蘭妲的故事   保母生涯-資深托育工作者的故事
No.
複本條碼
部門
位置
索書號
狀態
到期日
1
CD00363
TKO Learning Resources Centre
TKO
C1.7.1 004
可出借
--
共1條紀錄 , 當前 1 / 1 頁:個上一頁下一頁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