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返回資源
諸子時代與諸子文學
文獻類型Book
分類號C4.3.1 008
出版齊魯書社
主題語文與文學
題目先秦兩漢
ISBN9787533321314

註釋

《諸子時代與諸子文學》是在我博士論文的基礎上修改而成的,是自己近年來學習和研究的心得,謹以此獻給我的恩師傅道彬先生以及給予我幫助的師長和學友。研讀諸子著作,為他們的仁者胸懷和智者風範所深深感染,恩師傅道彬先生正是這樣一位仁者和智者,在做人和做學問上均給予弟子們諸多教益和啟發。傅先生不僅在論文的寫作過程中給予我全力的支持,而且在生活上也給予我很多的幫助,先生的恩德,讓我永志難忘。今後我會繼續在先生胸懷和風範的感召下,踏踏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做事,扎扎實實做學問,以不辜負先生的期望。 引言:關於諸子時代 第一章 從詩到思:文化視野裏的諸子散文 第一節 詩人時代與中國早期文化的詩性特徵 第二節 理性文化的勃興與散文時代的到來 一、史官的思考與哲學的突破 二、士人文化的興起與諸子文化集團的出現 三、哲學的獨立與哲理散文的獨立 四、散文時代的到來:《詩》亡然後《春秋》作 五、述道見志:諸子著述的心理動因 第三節 諸子散文的文體演進 一、文體的演進與說理散文的成熟 二、文體的演進與諸子的人格和文風 第四節 秘響旁通:詩性文化在諸子散文中的餘韻 一、《老子》:詩化的哲理散文 二、《論語》:詩意的言說 三、《莊子》:哲學家的詩意人生 第二章 文言與象徵:諸子文學的藝術表現 第一節 “文”的觀念的出現和“文言”的誕生 第二節 “立象以盡意”與意象思維 第三節 象徵與諸子文學中的意象 一、比德與諸子文學中的玉、松柏、山、水等意象 二、寓言與《莊子》中的文學意象 第三章 騁辭馳說的諸子說理散文 第一節 諸子散文的說理藝術 一、諸子說理文對歸謬法的運用 二、比喻和寓言:諸子形象化的說理手法 三、孟莊論辯藝術之比較 第二節 諸子對說理文的開創之功 一、諸子與“論”、“說”體散文 二、諸子與“辯”、“難”、“原”、“解”等說理類散文 第四章 “譎譬以指事”的諸子寓言” 第一節 諸子寓言的產生及其意象思維特徵 一、諸子寓言的產生 二、諸子寓言的意象思維特徵 第二節 諸子寓言發展歷程概述 一、《墨子》和《孟子》寓言:諸子寓言的早期形態 二、《莊子》、《韓非子》和《呂氏春秋》寓言 ——諸子寓言的成熟形態 第三節 莊子的“泛寓言”理論及其影響 第四節 諸子寓言與古希臘《伊索寓言》之比較 第五章 文而化之:諸子時代文藝思想述要 第一節 諸子的“文學”觀 一、“文”、“學”溯源 二、“文學”的出現與孔子的“文學”觀 三、荀子的“文學”觀 四、《墨子》、《韓非子》、《呂氏春秋》的“文學”觀 第二節 諸子時代墨、儒文藝思想之比較 一、墨子的“非樂”說和文藝無用論 二、荀子的“倡樂”觀和藝術審美功用論 第三節 以“大”為美的抽象美學觀念萌芽于諸子時代 第六章 澤被深遠:儒道諸子與中國古代文學 第一節 孟子與中國古代文學 一、孟子對古代文論的啟示 二、孟子與古代愛國主義文學 第二節 老莊對中國古代文論的影響和貢獻 一、言意之論與意象理論 二、老莊的體道狀態與藝術構思 三、老莊對自然美的推崇與古代文論 第三節 儒道互補與中國古代文人的人生哲學 第四節 先秦諸子與古代文體 一、先秦諸子與連珠體 二、荀子對詩體的貢獻和對賦體的開創 結語 附錄一:《莊子》“寓言”總目 附錄二:近年來相關研究成果 1.先秦儒道諸子的水情結 2.先秦儒家的“文學”觀 3.先秦諸子的“文學”觀及文藝觀的論爭 ——漢民族早期文藝思想之介評 4.中國古代的“寓言”理論及文體形態 5.《莊子》“內篇”寓言所表現的莊周哲學思想的方式 6.荀子對古代文學文體的貢獻 7.《禮記樂記》中的文藝思想 8.生命的感歎與思索 ——《曹風蜉蝣》、《唐風蟋蟀》意旨探微 9.《詩經》鳥獸蟲魚意象的文化意蘊 10.楚辭、漢賦與“以大為美”的美學觀念 11.孟子與中國古代愛國主義詩歌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No.
複本條碼
部門
位置
索書號
狀態
到期日
1
CS00141
TKO Learning Resources Centre
TKO
C4.3.1 008
可出借
--
共1條紀錄 , 當前 1 / 1 頁:個上一頁下一頁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