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返回資源
漢語語義學
文獻類型Book
分類號C2.1.3 004
出版北京大學出版社
主題語言研究、語文知識
題目語意學、語義學
ISBN9787301017944

註釋

這本書是在作者于1986車出版的《語義學導論》的基礎上寫成的。作者原來的《語義學導論》,是一本不成熟的、比較淺顯的小書。因此早在1986年它剛一出版作者第一次捧到樣書時,就有了一旦條件成熟作者要大大修改它的想法。但是,作者寫《語義學導論》又是認真慎重、字斟句酌的,那本書的基本觀點與思路、那本書的框架、那本書的大小標題乃至文字和例子,有不少作者至今仍然認為是對的、可取的。只要它們對、可取,作者就保留下來,作為新書的基礎。
  作者這次寫《漢語語義學》,不是把重點放在保留《導論》的什麼上,而是把功夫用在對《導論》做出盡可能多的補充,進行反復的修改並進而做一些嘗試上。這些努力集中表現在作者想試著為建立漢語語義學做一點準備。從作者開始研究現代語義學起,作者就在把語義學的理論、方法與漢語結合起來這一環上下功夫。這在《語義學導論》中已經表現出來了,可是在那本書裏結合得還不夠,還很淺。這一次寫書,作者在以下幾個方面做了努力和嘗試:
  一、要把國外現代語義學與漢語結合起來,根本的一點,是要把現代語義學的理論與方法同漢語語義方面的材料與實踐結合起來。在這裏,與漢語資訊處理的研究相結合特別重要。因為漢語資訊處理不可能坐等國外的成果,必須由作者們自己解決漢語語義的問題。它要求最新的語義學的理論和方法,它不但要求借鑒,還特別需要創新;它對有關的語義研究的成果,進行大面積的嚴格的檢驗。近幾年來,作者參加了漢語資訊處理的科研工作,有不少初步的心得與體會。經過整理,作者都寫進書裏。
  二、研究現代語義學不應割斷歷史,而是應該儘量從傳統語義學和訓詁學中吸取營養。傳統語義學雖然也起源於國外,但作者國學者利用它研究漢語的時間已經比較久了,這次寫書作者注意更多地吸取一些這方面的成果。至於訓詁學,那是作者們的一大優勢。作者對訓詁學懂得不多,但作者是很重視作者國訓詁學這個寶庫的,本書很注意從這個方面吸取養分。
  三、目前國外學者研究現代語義學只限于對現代語言的描寫,在現代語義學還不成熟時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作者這本書的研究重點就是現代漢語。可是現代漢語語義是古代漢語語義的延續而現代漢語語義本身也在不停地演變。因此這次寫書也適當涉及古代漢語,講一講漢語語義的演變。現代語義學的理論和方法,不僅要適用於對語言的共時研究,也應適用于歷時研究,並在歷時研究中再次檢驗它們、豐富它們。
  四、要做到以上三點,只靠國外現代語義學現有的理論和方法無論如何是不行的。這時,作者總是十分慎重地提出自己的見解和辦法。作者提自己的見解和辦法時,都以盡可能多的漢語材料為依據。
儘管作者做了上述四個方面的努力,但遠不能說本書已經把現代語義學和漢語結合起來了。建立漢語語義學不是作者一個人,更不是作者目前的水準所能做到的。它需要我國所有從事語義研究的人長期的努力,也包括海外從事漢語語義研究同行的努力。

再版前記

前言
第一章 語義研究的發展與現狀
第二章 我們關於語言、語義的一些基一認識
第三章 義素分析法(上)
第四章 義素分析法(下)
第五章 義素和義位的性質
第六章 語義場(義位元系統)(上)
第七章 語義場(義位元系統)(下)
第八章 句義(上)
第九章 句義(下)
第十章 附加義
第十一章 語義的明確與不明確
第十二章 漢語語義中的普遍因素
第十三章 語義的演變(上)
第十四章 語義的演變(下)
義位結構式說明
評賈彥德《漢語語義學》
賈彥德語義學論文目錄
No.
複本條碼
部門
位置
索書號
狀態
到期日
1
CREF00152
TKO Learning Resources Centre
TKO
C2.1.3 004
可出借
--
共1條紀錄 , 當前 1 / 1 頁:個上一頁下一頁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