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瀏覽
書名
ISBN
索書號
其他書名
權限設定
語言
部門
位置
文獻類型
課程範圍
適合
 至
是否有電子資源?
電子資源關鍵字
題目 : 詞匯、詞匯學總數: 18
現代漢語詞匯研究
作者曹煒
分類號C2.3.3 102
出版社暨南大學出版社
主題
註釋
本書主要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二,三,四等四章十一節,先後討論了“詞的內涵”,“詞的離散性問題”, “詞位和詞位變體“,”語素的確認“,”構詞法“,”構形法“,”基本詞彙理論“,”現代漢語詞彙的形成“等 現代漢語詞彙研究中的一些基本理論問題;第二部分是第五,六,七,八,九等五章二十節,先後討論了“基本詞”, “一般詞”,“古語詞”,“新詞語”,“方言詞”,“外來詞”,“聚合同”,“成對詞”,“縮略詞語”,“典故 詞”,“慣用語”,“成語”,“稱謂語”,“禁忌語”,“委婉語”,“隱語”,“詈詞”,“同形詞”,“異形詞”, “逆序詞”,“單義詞”,“多義詞”,“同義詞”,“反義詞”,“上義詞”,“下義詞”,“類義詞”行二十八種詞 彙現象。內容豐富充實,對以往的研究成果進行了較好的梳理,並有作者自己的評論,某些評論比較精當,有一定深度,讓 讀者對上述諸方面的研究現狀能有一個較為清楚地了解與認識。部份內容適合初接觸者學習。

初版本陸儉明序

初版本徐通鏘序

初版本前言

修訂本前言


第一章詞和詞位

第二章現代漢語的構詞法和構形法

第三章詞彙和詞彙的分類

第四章現代漢語詞彙的形成

第五章現代漢語詞彙類聚(一)(二)(三)

第六章現代漢語詞彙類聚

第七章現代漢語詞彙類聚

第八章現代漢語詞形類聚

第九章現代漢語中的詞義類聚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一:部主要語文詞典在專項標註及釋義表述上存在的問題
附錄二:主要術語索引 初版本後記 修訂本後記
《水滸傳》虛詞計量研究
作者曹煒
分類號C2.3.7 005
出版社暨南大學出版社
主題
註釋
明代早中晚期三部白話小說虛詞計量研究”三種是蘇州大學曹煒教授主持的教育部2005年度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 基金專案“明代早中晚期三部白話小說虛詞計量研究(05JA740024)”的最終成果。總共由三部著作構成,依次 為:《<水滸傳>虛詞計量研究》、《<金瓶梅詞話>虛詞計量研究》、《<型世言>虛詞計量研究》。 該系列著作的 讀者物件主要為大學漢語言文字學專業教師、漢語言文字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和碩士研究生。同時,也可作為中文專 業大學本科四年級學生撰寫學士學位論文的參考書籍。《水滸傳》取材於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的故事,為元末明初 人施耐庵依據當時的話本、劇本及文人筆記中所鋪陳所記錄的有關水滸的故事加以綜合、加工而成,因此國內學界 基本認定該書大約問世於元未明初。而按照對《水滸傳》考察了30多年的日本著名漢學家香阪順一的說法,其文 學語言應該反映了宋至明初的白話文語法的基本概貌。今天看來,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水滸傳》文學語言總 體上反映的是明代初期語言的基本面貌,是研究明代初期語言極為難得極為珍貴的重要材料。


緒論


第一章 《水滸傳》的介詞系統

第二章 《水滸傳》的助詞系統

第三章 《水滸傳》的連詞系統

第四章 《水滸傳》的代詞系統

第五章 《水滸傳》的程度副詞系統


本章參考文獻

後記
現代漢語詞義學
作者曹煒
分類號C2.3.3 104
出版社暨南大學出版社
主題
註釋
“現代漢語詞義學(修訂本)”為面向21世紀的研究生教學用書之一,是第一部全面系統研究現代漢語詞義的學術 著作,就漢語詞義的本質,詞義的構成及基本類型,語言和言語的感情色彩義,詞義和語素義及短語義。任何一種 具體語言及其構成要素均可以從歷時或共時的角度加以探討。現代漢語詞義學便屬於共時的研究,它是以現代漢語 (普通話)詞義的方方面面作為討論話題和研究對象的。修訂本在每章後面都有“思考與探索”部份,作者在此會 發飈一些學術問題的學術發展史的簡要梳理,對一些學術想先的臧否,對一些通道的學術成果的評級,對一些優秀 成果的推介,以及一些研究建議,能為銅須色帶來更多啟發。該書可供各大專院校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從事相關 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使用。


前言


第一章詞義的本質

第二章現代漢語詞義的構成及其基本類型

第三章語言的和言語的感情色彩義

第四章詞義和語素義及短語義

第五章現代漢語詞義的理據性和非理據性

第六章現代漢語詞義和(語)素序及內部屈折

第七章現代漢語詞義分析的方法

第八章現代漢語幾種主要的詞義現象和關係

第九章現代漢語詞義的派生方式

第十章現代漢語詞義的共性和個性特徵

第十一章現代漢語詞義的發展

第十二章現代漢語詞義的解釋

第十三章現代漢語詞義和語境

第十四章現代漢語詞義的組合方式和言語表達

第十五章現代漢語詞義組合中的歧義現象

第十六章現代漢語詞義研究的窘迫現狀及展望


主要參考及引用文獻

後記
動詞語賓語問題研究
作者徐傑,姚雙雲
分類號C2.3.3 049
出版社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主題
註釋
本書由漢語語法專題系列國際學術研討會中收集論文30篇而成,大會圍繞“動詞問題”、“賓語問題”以及“動詞 與賓語整體性問題”等核心議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學界對相關問題研究的最新動態和整體水 準。適合研究有關方面的學者參考。  序  歸總性數量框架與雙賓語  動詞後數量短語的句法地位  漢語保留賓語結構的句法生成機制  “ov蘊涵tv”的功能解釋  論趨向補語和賓語的位置  “np+的+vp'’結構和相關難題的破解  與雙賓句相關的兩個問題——兼論“描寫”與“解釋”的關係  “vn”形式裏的“現象”和“事例”  漢語方言中動詞重疊的語法意義和功能的差別  句子的中心與助動詞佔據的謂頭語法位置  對動詞重疊形式詞性的思考“  動詞重疊式的源流  動詞的辭彙語義與論元表達之關係——兼談動詞意義的原型效應和家族相性  湘方言中的“起去”已經語法化  “來/去”位移句的結構類型和頻度分析  現代漢語必要類動詞比較研究“v前後”格式中動詞的特點  說現代漢語時間詞賓語  古漢語中處所類雙賓句的歷史考察  廣義索取類雙賓句的類別及其典型性  “取得、消耗”類動詞帶雙賓語的語用分析  試論動結式的三種賓語  試論處所賓語的處理  vi+np句法異位的語用動機  動賓超常搭配實現的句法因素  漢語重疊動詞帶賓語的特點及制約機制  容納句的數量關係、句法特徵及認知解釋  漢語不及物動詞帶賓語結構存在的認知理據  關於賓語必須前置的動結式  留學生漢語動賓搭配能力的習得  編後記
漢字‧詞匯‧語用探索
作者馬叔駿
分類號C2.3.3 120
出版社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主題
註釋
現代語言學可以分為普通語言學和專門語言學,後者以某種具體語言為研究對象,如漢語語言學就是。普通語言學 不以某種具體語言為對象,研究一般語言現象的性質、規律、結構,等等,著眼語言的共性,於是語言學研究就 有“普遍語法”之類的說法。對應到宏觀微觀,普通語言學宏觀研究就會比例高,反之,專門浯言學微觀考察就會 多,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在具體或局部問題上兩種方法都會用到。專門語言學,像漢語語言學,以漢語言為對象, 自然以漢語的個性勾主要觀察角度,而記錄漢語的書面符號是漢字,這就注定漢語的很多特性與作拼音文字的漢字 特性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漢語的構詞、句法等結構方式都與漢字有關。漢字作為漢語的語素組合排列在一起,並不 是簡單•平列。我們認為四個意義接近的漢字組合成一個短語,其關係不一定是平等的,它們之間的組合關係是很 微妙的,可能會呈現出多種層次,這些是將漢語的本來面貌描寫清楚的重要內容,也nr能是印歐語言所不具備的。 同樣,在漢語篇章語用上,因為漢字的特殊性,也造成漢語篇章不同於印歐語言的特點,無論是話語結構方式、組 織特點還是表達方式,都具有鮮明的漢語特色。本書就是基於以上理念,對漢語語言學進行一些探索。包括文字、 詞彙、語用三方面。適合有根基的人士觀看。


漢字篇


第一章 俗漢字學

第二章中日漢字使用情況比較與統一簡化字


詞彙篇


第三章 幾種四字格短語的結構與語義

第四章 詞語語義及辨析

第五章 現代漢語外來詞研究述評

第六章 字母詞語知曉度


語用篇


第七章 漢語修辭學的現狀及走向

第八章 語境

第九章 話語結構

第十章 話語組織的原則

第十一章 話語組織的方法

第十二章 漢語的特點與語言的表達

第十三章 公關語言質樸清新的風格


後記
現代漢語詞匯概要
作者武占坤、王勸
分類號C2.3.3 099
出版社外語斆學與研究出版社
主題
註釋
本書梳理了現代漢語詞彙學研究的歷史脈絡,探討了現代漢語辭彙、語義、詞典編纂等層面的理論問題,反映了當 代詞彙學研究最新成果昭示漢語詞彙學治學門徑。本書共分十章,內容包括:辭彙概說;詞的形式和內容;構詞 法;詞與詞的幾種聯繫;幾種辭彙類型等。作者注意到詞彙的歷時性和共時性的問題,提出其創見。文中亦有運用 大量古代語料,作為詞彙演變的證據。適合入門者閱讀,能建立一個初步而全面的詞彙學知識。


序言


第一章 辭彙概說

第二章 詞的形式和內容

第三章 構詞法

第四章 詞與詞的幾種聯繫

第五章 幾種辭彙類型

第六章 熟語

第七章 簡稱、數詞縮語、偶發詞語

第八章 現代漢語辭彙的發展演變

第九章 現代漢語辭彙的規範化

第十章 詞典

後記
從認知到哲學: 漢語詞匯研究新思考
作者周光慶
分類號C2.3.3 100
出版社外語斆學與研究出版社
主題
註釋
“從認知到哲學:漢語詞彙研究新思考”是現代漢語詞彙學的軌跡史冊,是語義學的一條源水,是信息處理的一塊 基石,是語文辭書的一支血管,其特色:總結歸納,梳理現代漢語詞彙學研究的歷史脈絡。條分縷析,探討現代漢 語詞彙,語文,扁編纂等層面的理論問題。推陳出新,反映當代詞彙學研究最新成果。指點後學,昭示漢語詞彙 學治學六徑。本書在作歷史總結的同時也能反映當今詞彙學研究的最新成果。漢語詞彙學發展到今天,已經從表層 的描寫轉為深層的解釋,從詞的結構分析轉為語言理據的探求,從單個的語義分析轉為對漢語語義系統整體結構的 認識,從平面的語言研究轉為社會文化和民族心理的立體考察,這些轉變標誌著傳統詞彙學在研究內容和方法上的 全面革新,不適合初入門者閱讀。


漢語詞彙研究感言


第一章基於“互動中介”的語詞符號論

第二章漢語詞彙研究的多維思路

第三章漢語詞彙認知 - 哲學的專題研究

第四章漢語詞彙認知 - 哲學的個案研究

第五章漢語詞彙書寫符號的認知 - 哲學研究

第六章漢語詞彙研究的歷史啟示


主要參考書目
漢語詞義學
作者蘇新春
分類號C2.3.3 109
出版社外語斆學與研究出版社
主題
註釋
本書有三項特性,以為完整性,從結構、人文、方法、史論四大方面對漢語詞義各大小層面作全面詳細論述。二 為系統性,這本書的基點是始終堅持把漢語詞義作為一個系統來研究。三是繼承性和開拓性,我國歷史的詞義研究 成果豐碩,但有其歷史局限性,作者揚棄傳統詞義研究不足支持,並在這個基礎上作開拓性的探討。主要的目標是 總結歸納,梳理現代漢語詞彙學研究的歷史脈絡;條分縷析,探討現代漢語辭彙、語義、詞典編纂等層面的理論問 題;推陳出新,反映當代詞彙學研究最新成果;指點後學,昭示漢語詞彙學治學門徑。適合研究詞義學的所有人閱 讀。




序二

序三


第一章總論

第二章語言的基本活動單位--詞

第三章漢語詞義成分的構成--表層義

第四章漢語詞義成分的構成--深層義

第五章漢語詞義的基本屬性

第六章古漢語基本詞彙的廣義性

第七章漢語詞義與詞形的辯證關係

第八章漢語詞義與詞語結構

第九章漢語詞義的系統結構

第十章漢語詞義的演變

第十一章漢語辭彙結構文化內涵的多角度考察

第十二章漢語辭彙結構的具象與辯證

第十三章漢語動物詞的人文意義

第十四章詞義分析方法的綜合性

第十五章詞的語言結構義分析法

第十六章詞的文化意義分析法

第十七章古代的漢語詞義研究

第十八章現代的漢語詞義研究

第十九章當代的漢語詞義理論研究

第二十章當代的漢語詞義人文研究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重版後記
詞匯文化語義的認知研究
作者張再紅
分類號C2.3.3 117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主題
註釋
詞彙文化語義作為各民族語言中非常普遍的現象,在語言學領域廣為探討。傳統的詞彙文化語義研究主要是基於結 構主義語義學的歷時和共時描寫。 《詞彙文化語義的認知研究》擬從認知語義學和認知人類學的角度考察文化詞 語意義的認知機制和意義關係模式。該研究的對像是漢英兩種語言中詞和短語的文化語義。由於文化語義是客觀映 像和主觀意識相互作用的產物,是不同民族語言使用者的思維和文化心理互動的結果,基於對文化詞語的結構類型 和語義特徵的分析和論述,本研究提出文化詞語研究的新視角,確定了文化——認知統一的文化語義分析的理論和 方法,將認知語義學的原型理論、框架語義學以及認知模式理論和認知人類學的文化模式理論整合成一個統一的框 架。本書適合專業研究詞彙學、文化語義學方面的學者參考。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文化詞語、文化語義及其特徵分析

第三章 認知語義學範式下的詞義研究

第四章 詞義的文化模式表徵

第五章 文化詞語的意義關係模式

第六章 文化語義認知分析實例

第七章 文化語義認知研究的應用

第八章 結束語

參考文獻
現代漢語虛詞研究方法論
作者齊滬揚
分類號C2.3.3 121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主題
註釋
緒 論  


一 現代漢語中的虛詞   

二 虛詞研究的重要性   

三 關於虛詞研究


壹 多角度考察研究漢語虛詞的用法   


一 句類   

二 詞類   

三 音節   

四 輕重音   

五 肯定與否定   

六 簡單與復雜   

七 位置   

八 跟其他詞語的配搭   

九 語義指向   

十 社會心理


貳 比較是把握虛詞意義的最基本的方法   


一 同義或近義虛詞比較     
實例(一):更、還、再     
實例(二):太、極     
實例(三):都、全、凈     
實例(四):不、沒(有)     
實例(五):別、甭     
實例(六):和、及、及其、以及     
實例(七):等、等等   

二 意義相對的虛詞比較     
實例(一):時間副詞“就”、“才”     
實例(二):嗎、呢   

三 說明同一方面問題的虛詞的比較     
實例(一):關于修飾數量詞的副詞     
實例(二):關於表示程度的副詞     
實例(三):關於時間副詞   

四 有無某虛詞的比較     
實例(一):好了     
實例(二):也   

五 形似實異的虛詞比較     
實例(一):不管、盡管     
實例(二):只有、只要     
實例(三):以至、以致     
實例(四):從而、進而     
實例(五):既、即


三 研究虛詞語法意義的兩項要義


一 要重視虛詞運用的語義背景分析     
實例(一):反而     
實例(二):表示加強否定語氣的“並”、“又”     
實例(三):常常、往往  

二 警惕將虛詞所在的格式的意義歸到那虛詞身上     
實例(一):“既來之,則安之”裡的“既”     
實例(二):“除了教課,還負責工會工作”、“除了大餅就是油條”裡的“除了”     
實例(三):“小王吃一個蘋果,我也吃一個蘋果”裡的“也”


肆 每個虛詞都需進行綜合的分析與研究   


一 表示重復的副詞“又”、“再”、“還”   

二 時間副詞“已經”和“曾經”   

三 表示程度淺的副詞“還”   

四 “比”字句“甲比乙怎麼樣”

伍 漢語虛詞研究需要繼續深入   
一 副詞   
二 介詞   
三 連詞   
四 助詞   
五 語氣詞 主要參考文獻


虛詞索引

後記
博雅語言學教材系列: 漢語詞匯文化 (增訂本)
作者常敬宇
分類號C2.3.3 029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主題
註釋
作者根據教學的經驗,體會到漢語中屬於文化歷史方面的詞彙內容非常廣泛,乃進行分類整理研究。歲月既久,編 纂成書,為漢語文化詞彙學之先聲。漢語詞彙文化(增訂本)“分為二十一章論述,是一種嘗試。全書注重例證, 論例結合。由於漢語的歷史悠久,語詞成千累萬,從古到今有多種構詞的方式,有種種表示不同義類的方法,而且 有富於修辭色彩和象徵性質,以表現說者的情感和心態。然而其中有很多難以單從字面上理解的說法,那就必須從 民族的心理因素和歷史文化各方面如文學,哲學思想,政治,經濟,民俗以及倫理觀念,道德觀念等去尋求根柢 得其確解。此書是國內第一本專門論述漢語文化詞語和文化意義的書,作者深入淺出的技巧,令書本適合任何有興 趣之人士,不論是初入門抑或專門人士。


緒論


第一章漢語詞語表達的辯證觀念

第二章漢語詞語表達的倫理觀念

第三章反映中庸和諧委婉意識的詞語

第四章反映漢民族心態特徵的詞語

第五章典籍文化詞語

第六章宗教文化詞語

第七章民俗文化詞語

第八章中國傳統節日及其詞語

第九章禮俗詞語

第十章形象詞語

第十一章象徵詞語及其文化含義

第十二章飲食文化詞語

第十三章茶文化及其詞語

第十四章酒文化及其詞語

第十五章數詞表達的文化含義

第十六章顏色詞的文化含義

第十七章漢族人的姓名與文化

第十八章地名文化及其詞語

第十九章店名文化及其詞語

第二十章中國的玉文化及其詞語

第二十一章柳,竹,梅文化及其詞語


參考書目

後記
博雅語言學教材系列: 漢語詞匯學導論 (修訂版)
作者許威漢
分類號C2.3.3 031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主題
註釋
現代漢語是從古代漢語發展來的,古代漢語是現代漢語發展的基礎。 全書分述“敘論”,“詞”,“詞彙”,“詞彙學”,“詞義”,“詞語的運用”,從字面看來,與現有同類的詞彙學書並無二致,但內容多具特色。 本書先後述例有復出者,一方面是筆者對同一現象在不同的場合要求作典型有效的選用而不加避复;另一方面是內容重要特一再強調, 自度雖复無妨。本書作為教材系列,可供各大專院校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使用。


敘論


第一章 詞

第二章 詞彙

第三章 詞彙學

第四章 詞義

第五章 詞語的運用


參考書目輯要
現代漢語詞匯講議
作者錢玉蓮
分類號C2.3.3 050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主題
註釋
本書對詞彙學的一些基本概念、詞彙研究的意義、現代漢語詞彙的主要理論探索、詞彙學研究的課題和趨勢、詞彙 的構成、發展和規範、詞彙單位、詞的構造、詞義的特點和構成、詞義的聚合和分析、詞彙與文化、詞彙教學等都 有所涉及和探討,對漢語詞彙的知識以及以往研究的成果進行了較好的梳理,使讀者對上述理論知識以及各方面問 題的研究現狀有一個較為清晰的了解和認識。本書無論是在內容的選擇和安排上,還是在對各類詞彙問題的處理上 都緊扣對外漢語師資培訓的主線,在梳理對外漢語詞彙教學的歷史和現狀中,側重探討詞彙教學的方法。另外,本 書還特別注重探討文化詞彙,作者以姓名、地名、數詞、顏色、象徵詞語等與文化的關係為視點,揭示詞彙與民族 文化的關係以及民族文化對詞彙所產生的影響。適合初學者使用。


第一章 詞彙學概論

第二章 詞彙的構成、發展和規範

第三章 詞彙單位

第四章 詞的構造

第五章 詞義的特點和構成

第六章 詞義的聚合和分析

第七章 熟語

第八章 詞彙與文化

第九章 詞彙教學

後記
《馬氏文通》研究
作者宋紹年
分類號C2.3.4 234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主題
註釋
《馬氏文通》是產生於19世紀末的第一部系統的古代漢語語法專著。研究根據史料,對馬建忠的愛國思想和外交活 動做了簡要介紹。主體部分共12章,在總結一百年來研究的基礎上,以尊重前人又不迷信前人的態度,多方位多視 角地分析討論,對書中所涉各個語法範疇,主要是對實字與虛字逐一加以評說,充分肯定《文通》的歷史地位及其 對古漢語語法現象細緻準確的觀察,實事求是地指出書中某些判斷、認識上的疏誤以及後人研究中的誤解。 適合從 事相關研究工作的人員參考閱讀。


上編 馬建忠——中國近現代知識份子的先驅

第一章放眼世界的愛國思想家

第二章維護民族利益的外交家

第三章學貫中西的學者 下編

第四章《文通》的理論基礎

第五章《文通》句讀研究

第六章《文通》實字論研究(名字與代字)

第七章《文通》實字論研究(靜字與狀字)

第八章《文通》實字論研究(動字上)

第九章《文通》實字論研究(動字中)

第十章《文通》實字論研究(動字下)

第十一章 《文通》虛字論研究(介字)

第十二章 《文通》虛字論研究(連字上)

第十三章 《文通》虛字論研究(連字下)

第十四章 《文通》虛字論研究(助字與嘆字上)

第十五章 《文通》虛字論研究(助字與嘆字下)


結束語

索引

主要參考書目
20世紀中國詞滙學
作者周荐
分類號C2.3.3 106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主題
註釋
20世紀中國詞彙學”全面描述了漢語詞彙學的百年發展歷程,充分展示了百年來漢語詞彙學的豐富成果,系統 總結了20世紀漢語詞彙學的基本理論和發展規律,宏觀展望了21世紀漢語詞彙學和語用學的發展前景。釐清傳統訓 詁學與現代詞彙學的交接點和界限,闡明中國現代詞彙學是如何在批判傳統訓詁學糟粕,借鑒傳統訓詁學精華的基 礎上發展起來的,主要內容如下:1。對漢語詞彙學史進行科學分期,釐清漢語詞彙學的發展脈絡;2。對漢語詞彙 學史上一些重大的問題,有影響的人物,學術爭鳴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3,釐清傳統訓詁學與現代詞彙學的交接點 和界限,闡明中國現代詞彙學是如何在批判傳統訓詁學糟粕,借鑒傳統訓詁學精華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4。探 究語法學與詞彙學中構詞法的區別點;5。指出20世紀未能解決的問題,並盡可能給出研究的思路,以啟迪後人。可 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使用。


緒言


第一章詞彙的構成

第二章詞彙的形式和意義

第三章構詞法和造詞法

第四章詞彙系統研究

第五章熟語

第六章詞彙學史研究

第七章漢語詞彙學研究方法

第八章詞彙應用與詞彙規範化


附錄一20世紀漢語詞彙研究大事記

附錄二20世紀中國詞彙學家簡介

附錄三20世紀重要詞彙學著作簡介

本書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近代中日詞匯交流研究:漢字新詞的創制、容受與共享
作者沈國威
分類號C2.3.3 110
出版社中華書局
主題
註釋
本書著者以嶄新的視角,用翔實的資料,嚴謹的考證,為我們再現了漢字文化圈內近代新詞譯詞的創制,交流, 容受,定型的全過程,從而揭示了語言接觸,詞彙交流的一些基本的規律性的內涵,並討論語言接觸,詞彙交流的著 作,但著者把語詞的問題放在近代史的大背景下去分析。西學東漸,洋務運動,清末新政,留日熱潮...... 歷史的潮湧與新詞譯詞的誕生得到了明確的闡述。歷史學可以通過時代關鍵詞的形成透視出近代的脈動:詞彙學亦可 從近代新知識在歐中日三方的環流中把握概念的引介和語詞借貸的關係,並進而審視“新國語”形成的歷史,大處著 眼,細處著筆,此書之勝人處也。該書可供各大專院校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使用。


目錄

一緒論

二新詞創造編

三語言接觸編

四詞彙交流編

五詞源考證編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事項索引

書名索引

人名索引

詞彙索引
漢語反義复詞研究
作者楊吉春
分類號C2.3.3 108
出版社中華書局
主題
註釋
“漢語反義复詞研究”由反義詞結構的研究拓展,進一步深入研究了反義复詞的詞化和虛化,反義复詞詞意義的演 變等重大理論問題。 本書採用單音反義詞組配,主觀干預,書證調查,標準鑑定等方法提取了326個反義复詞作為研究對象,採用共時 與歷時,定性與定量,描寫與解釋相結合的研究方法,運用詞彙學,還對共同語,方言反義复詞進行了比較,其 比較主要表現在詞形,詞義,語法屬性等方面,反義复詞本來只佔詞彙系統中的極少部份,反義複合詞只得200多 個,但作者卻層層深入,對研究題目作極詳細的分析,為研究反義複合詞的合大成之作,不宜初入門者研究。


1。緒論

2。反義复詞的提取

3。反義复詞的結構

4。反義复詞的詞化和虛化

5。反義复詞意義的演變

6。共同語言反義复詞比較


引用文獻目錄

參考文獻目錄

後記
漢語詞彙(重排本)
作者孫常叙
分類號C2.3.3 107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主題
註釋
本書以現代漢語實詞為主要研究對象,從理論和實際就「詞」「詞彙和基本詞彙」以及「詞彙音變」三方面分別地 試論了漢語詞彙的一些主要問題和一般規律。全書分為三部份,一為詞的性質和結構、詞義和造詞法。二為詞的性 質、詞在詞彙中的幾種相對關係和幾種特殊的詞彙等。三則是詞彙音變,採用普通話和東北方言為語料,以此 說明漢語造詞音變和說話音變。概述可作為漢語詞彙學者的主要參考書,而且是英、法、日、俄等外語詞彙學者的 主要參考書。 本書實用的表音符號


第一部份 詞

第一篇 詞的性質和結構

第一章 詞的性質
第二章 詞的結構


第二篇 詞義

第三章 詞義的性質
第四章 詞義的發展
第五章 詞義的轉變


第三篇 造詞法

第六章 造詞基礎
第七章 造詞的方法和種類
第八章 語音造詞方法——象聲造詞
第九章 語義造詞方法——變義造詞和比擬造詞
第十章 結構造詞方法(上)——詞彙—結構造詞方法
第十一章 結構造詞方法(下)——形態—結構造詞方法
第十二章 漢語造詞法的新舊質


第二部份 詞彙和基本詞彙

第一篇 詞彙

第十三章 現代漢語詞彙


第二篇 詞在詞彙里的幾種相對關係

第十四章 同音詞
第十五章 多義詞
第十六章 同義詞
第十七章 近義詞
第十八章 反義詞


第三篇 幾種特殊性的詞彙

第十九章 方言詞彙
第二十章 專業詞彙和同行語詞彙
第二十一章 外來語詞彙


第四篇 基本詞彙

第二十二章 現代漢語基本詞彙的性質
第二十三章 如何從現代漢語詞彙中推尋基本詞彙
第二十四章 現代漢語基本詞彙的核心——詞根


第五篇 基本詞彙的積累、傳承和發展

第二十五章 基本詞彙歷史穩定性的認識問題
第二十六章 漢語基本詞彙的累積
第二十七章 漢語基本詞的傳承
第二十八章 漢語基本詞的發展
第二十九章 漢語基本詞在傳承中個別地新陳代謝
第三十章 漢語基本詞彙的穩固性和抵抗性 第三部份 詞彙音變
第三十一章 詞彙音變以及研究它的目的和方法
第三十二章 漢語造詞音變
第三十三章 漢語說話音變

編輯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