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瀏覽
書名
ISBN
索書號
其他書名
權限設定
語言
部門
位置
文獻類型
課程範圍
適合
 至
是否有電子資源?
電子資源關鍵字
題目 : 先秦兩漢總數: 4
楚天空闊歌聲長
作者程墨
分類號C4.3.1 007
出版社哈爾濱出版社
主題
註釋
《楚天空闊歌聲長》是一位元大學教員的作品。他研究古典學,有著深厚的文學底蘊。《楚天空闊歌聲長》分離騷、九歌、天問、九章等四部分。每部分下由幾篇到十幾篇構成,分別對該章進行浪漫解讀。比如《九章》選讀中又分涉江、橘頌二級標題,涉江下又分奇裝異服與個性、走過的路、無怨無悔、結論等四部分,每部分一千餘字。全書大概如此。《楚天空闊歌聲長》中分大意、考釋、字義、雜識四部分,從譯文、句讀考證到延伸知識閱讀,本書都應有盡有,力圖詳盡闡釋,讓讀者對《詩經》中的《周南》部分能有新的認識和理解。 序言:關於楚國流行歌的亂彈 一 《離騷》 離騷是什麼 屈原到底姓什麼 名字可不能含糊 愛漂亮的詩人 時間是一把刀 過去、現在和將來 忠心的代價 種草養花的修行 利字當頭 好名聲的樹立 飲食習慣與道德水準 詩人的決心 最厲害的殺手鐧 生與死的選擇 回到從前 無法拋棄的家 女人的看法 帝王留下的教訓 路曼曼其修遠兮 何處求得美女歸 占卜的作用 永遠的心痛 一切都在變,只有我不變 出發,奔向遠方 不能生氣 二 《九歌》 一個業餘創作者的超級巫歌 九歌的性質:與巫師巫婆共舞 巫術家家玩 80 《東皇太一》之天下第一神 《湘君》之水邊的愛情故事 《湘君》之愛打扮的男神仙 《湘君》之神仙姐姐發脾氣了 《湘君》正解之忠臣曲折的心思 《湘夫人》之美女素描 《雲中君》之其實你懂我的心 《大司命》之人的命天註定 《少司命》之敬上不敬下與管下不管上 《山鬼》之人鬼情未了 《國殤》之願為鬼雄 三、《天問》 哪里來的蛋? 天的問題 “大禹治水”疑案 中國地圖的設想 神話不是用來相信的 歷史與神話的糾纏 失敗的英雄 成仙的故事 遠古的復仇者 帝王間的比較 創生神話 真不知道還是假不知道 那兩個人是誰 一塌糊塗的遺傳學` 到底是誰搗的鬼 牆倒眾人推 倒楣的天子 忠臣的舞臺,小人的天地 讓老爹又恨又愛的孩子 背了千年黑鍋的“惑婦” 歷史上最精明的廣告商 死也要感天動地 皇帝輪流做 吃飯與長壽 管制政策與共和 都是狗兒惹的禍 最後的感概 四、《九章》選讀 涉江 奇裝異服與個性 走過的路 無怨無悔 結論 橘頌 橘子的優秀品質 表面工作也要做 改了的就不是志向
班固文學研究
作者孫亨玉
分類號C4.3.1 006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主題
註釋
《班固文學研究》講述了從班固文史兼長且史優於文的文學創作實際出發,用傳統的實證方法,全面分析班固文學架構,重點揭示班固文學的歷史內核、求實精神以及創新特色,對一些相關學術問題提出了獨到的看法。專著認為,班固詩賦創作有新的主題,《詩經》研究、屈原研究、漢賦研究、樂府研究有新的觀點,《漢書》對《史記》的創新主要有思想、內容、人物形象和文章形式四個方面。班固文學是東漢前期那個時代,班固所在正統家庭影響下的產物。 序 自序 第一章 賦 一 《兩都賦》 二 《幽通賦》 三 《答賓戲》 四 《典引》 五 《竹扇賦》《白綺扇賦》《終南山賦》《覽海賦》 第二章 詩 一 《詠史》 二 歌詩與附詩 第三章 文 一 奏議 二 書記 三 論 四 序 五 頌 六 銘 七 連珠 第四章 史傳 一 新內容 二 新思想 三 新形象 四 新文章 第五章 文學評論 一 論詩歌 二 論辭賦 三 論小說 第六章 文學比較 一 與司馬遷比較 二 與崔駟、傅毅比較 三 與張衡、蔡邕比較 四 與班彪、班昭比較 第七章 文學影響 第八章 文學人生 參考文獻 後記
諸子時代與諸子文學
作者張群
分類號C4.3.1 008
出版社齊魯書社
主題
註釋
《諸子時代與諸子文學》是在我博士論文的基礎上修改而成的,是自己近年來學習和研究的心得,謹以此獻給我的恩師傅道彬先生以及給予我幫助的師長和學友。研讀諸子著作,為他們的仁者胸懷和智者風範所深深感染,恩師傅道彬先生正是這樣一位仁者和智者,在做人和做學問上均給予弟子們諸多教益和啟發。傅先生不僅在論文的寫作過程中給予我全力的支持,而且在生活上也給予我很多的幫助,先生的恩德,讓我永志難忘。今後我會繼續在先生胸懷和風範的感召下,踏踏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做事,扎扎實實做學問,以不辜負先生的期望。 引言:關於諸子時代 第一章 從詩到思:文化視野裏的諸子散文 第一節 詩人時代與中國早期文化的詩性特徵 第二節 理性文化的勃興與散文時代的到來 一、史官的思考與哲學的突破 二、士人文化的興起與諸子文化集團的出現 三、哲學的獨立與哲理散文的獨立 四、散文時代的到來:《詩》亡然後《春秋》作 五、述道見志:諸子著述的心理動因 第三節 諸子散文的文體演進 一、文體的演進與說理散文的成熟 二、文體的演進與諸子的人格和文風 第四節 秘響旁通:詩性文化在諸子散文中的餘韻 一、《老子》:詩化的哲理散文 二、《論語》:詩意的言說 三、《莊子》:哲學家的詩意人生 第二章 文言與象徵:諸子文學的藝術表現 第一節 “文”的觀念的出現和“文言”的誕生 第二節 “立象以盡意”與意象思維 第三節 象徵與諸子文學中的意象 一、比德與諸子文學中的玉、松柏、山、水等意象 二、寓言與《莊子》中的文學意象 第三章 騁辭馳說的諸子說理散文 第一節 諸子散文的說理藝術 一、諸子說理文對歸謬法的運用 二、比喻和寓言:諸子形象化的說理手法 三、孟莊論辯藝術之比較 第二節 諸子對說理文的開創之功 一、諸子與“論”、“說”體散文 二、諸子與“辯”、“難”、“原”、“解”等說理類散文 第四章 “譎譬以指事”的諸子寓言” 第一節 諸子寓言的產生及其意象思維特徵 一、諸子寓言的產生 二、諸子寓言的意象思維特徵 第二節 諸子寓言發展歷程概述 一、《墨子》和《孟子》寓言:諸子寓言的早期形態 二、《莊子》、《韓非子》和《呂氏春秋》寓言 ——諸子寓言的成熟形態 第三節 莊子的“泛寓言”理論及其影響 第四節 諸子寓言與古希臘《伊索寓言》之比較 第五章 文而化之:諸子時代文藝思想述要 第一節 諸子的“文學”觀 一、“文”、“學”溯源 二、“文學”的出現與孔子的“文學”觀 三、荀子的“文學”觀 四、《墨子》、《韓非子》、《呂氏春秋》的“文學”觀 第二節 諸子時代墨、儒文藝思想之比較 一、墨子的“非樂”說和文藝無用論 二、荀子的“倡樂”觀和藝術審美功用論 第三節 以“大”為美的抽象美學觀念萌芽于諸子時代 第六章 澤被深遠:儒道諸子與中國古代文學 第一節 孟子與中國古代文學 一、孟子對古代文論的啟示 二、孟子與古代愛國主義文學 第二節 老莊對中國古代文論的影響和貢獻 一、言意之論與意象理論 二、老莊的體道狀態與藝術構思 三、老莊對自然美的推崇與古代文論 第三節 儒道互補與中國古代文人的人生哲學 第四節 先秦諸子與古代文體 一、先秦諸子與連珠體 二、荀子對詩體的貢獻和對賦體的開創 結語 附錄一:《莊子》“寓言”總目 附錄二:近年來相關研究成果 1.先秦儒道諸子的水情結 2.先秦儒家的“文學”觀 3.先秦諸子的“文學”觀及文藝觀的論爭 ——漢民族早期文藝思想之介評 4.中國古代的“寓言”理論及文體形態 5.《莊子》“內篇”寓言所表現的莊周哲學思想的方式 6.荀子對古代文學文體的貢獻 7.《禮記樂記》中的文藝思想 8.生命的感歎與思索 ——《曹風蜉蝣》、《唐風蟋蟀》意旨探微 9.《詩經》鳥獸蟲魚意象的文化意蘊 10.楚辭、漢賦與“以大為美”的美學觀念 11.孟子與中國古代愛國主義詩歌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傅斯年詩經講義稿箋注
作者傅斯年
分類號C4.3.1 005
出版社當代世界出版社
主題
註釋
《傅斯年詩經講義稿》涵蓋了詩經研究史、詩經研究方法、詩經的地理、詩經的藝術性等多方面內容,顯示出一個具有深厚國學積澱和系統西學思想素養的年輕學者的學術眼光。雖稱講義,其實名之“詩經通論”也不為過。其涉及《詩經》相關問題的廣度和深度,放在今天的《詩經》研究著作中也並不過時,堪稱《詩經》講義類著作的經典。《傅斯年詩經講義稿》是傅斯年先生在1927年擔任中山大學教授時,為學生講授《詩經》所寫的講義。 前言 敘語 泛論《詩經》學 一 西漢《詩》學 二 《毛詩》 三 宋代《詩》學 四 明季以來的《詩》學 五 我們怎樣研究《詩經》 《周頌》 《周頌》說(附論魯南兩地與《詩》、《書》之來源) 《大雅》 一 雅之訓恐已不能得其確義 二 《大雅》的時代 三 《大雅》之終始 四 《大雅》之類別 《小雅》 一 《小雅》《大雅》何以異 二 《小雅》之詞類 三 “雅者政也” 四 《雅》之文體 《魯頌》、《商頌》述 一 《商頌》是宋詩 二 《商頌》所稱下及宋襄公 三 《商頌》非考父作 《國風》 一 “國風”一詞起來甚後 二 四方之音 三 “諸夏”和《國風》 四 起興 《國風》分敘 一 周南、召南 二 邶鄘衛 三 王 四 鄭 五 齊 六 魏 七 唐 八 秦 九 陳 十 檜 十一 曹 十二 豳 《詩》時代 周詩系統 非周詩 《詩》地理圖 《詩》之影響 論所謂“諷” 《詩三百》之文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