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瀏覽
書名
ISBN
索書號
其他書名
權限設定
語言
部門
位置
文獻類型
課程範圍
適合
 至
是否有電子資源?
電子資源關鍵字
題目 : 修辭,修辭學總數: 16
語法與修辭--生活語言的修辭應用
作者歐秀慧
分類號C2.3.5 121
出版社新文京開發出版
主題
註釋
語言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是反應人心思想與情感最直接的憑藉。懂得語言的人,不但不會讓語言成為人們之間交流的障礙,反而能讓語言成為心靈溝通的橋樑。因此語言的表達方式需要學習,藉由語法修辭的適當調整與修飾,可讓心中所想表達的意思,表達得更準確、明白、達意、生動。本書內容除介紹多種修辭方法與辭格外,另外也收錄了文學作品與網路流行語、廣告標語等現代生活中常見的資料以及教學成果展的教案設計,讓讀者可從實例中學習與應用。 本書內容淺白,深入淺出,適合任何人士閱讀。


第一章 緒 論

第二章 語音的應用

第三章 語詞的應用

第四章 修辭與辭格的應用

第五章 語言風格與語體
篇章結構學
作者陳滿銘
分類號C2.3.5 008
出版社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主題
註釋
本書特先歸本於形象思維以梳理內容結構、邏輯思維以梳理章法結構,再藉綜合思維來談主旨與風格,然後用「多、 二、一(0)」的邏輯結構「一以貫之」,兼顧理論與實際,完整地呈現篇章結構的內涵與特色,供社會大眾自修, 或用作大專院校「章法學」或「篇章結構學」課程之教材。此書適合寫作有興趣的學者閱讀。


自序

第一章 篇章結構概說

第二章 篇章結構的形象內涵

第三章 篇章結構的邏輯內涵

第四章 篇章結構的綜合內涵

第五章 篇章「多、二、一(0)」的邏輯結構

附錄

參考文獻
實用修辭寫作學
作者張春榮
分類號C2.3.5 061
出版社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主題
註釋
實用修辭寫作的重點,不在辭格分類的「知識」、「理解」,而在「應用」、「綜合」,讓修辭書寫能化繁為簡, 化簡為易,成為有效的寫作能力;根深葉茂,條貫上達,進而打通「立意取材」、「結構組織」、「遣詞造句」的任 督二脈,一氣流轉,取精用宏,展現生命書寫的飽滿酣暢。此書適合任何年級的學生和對寫作有興趣的初學者閱讀。


自序


第一章 修辭寫作

第一節 修辭三性的書寫
第二節 修辭三性的賞析
第三節 結語


第二章 修辭三原則

第一節 有意外
第二節 有意義
第三節 有意思
第四節 結語


第三章 修辭的思考帽

第一節 白色思考帽、紅色思考帽
第二節 黑色思考帽、黃色思考帽
第三節 綠色思考帽、藍色思考帽
第四節 五頂思考帽的修辭
第五節 綜合運用
第六節 結語


第四章 修辭的想像力

第一節 接近聯想
第二節 相似聯想
第三節 對比聯想
第四節 因果聯想
第五節 綜合運用
第六節 結語


第五章 修辭的創造力

第一節 敏覺力
第二節 變通力
第三節 流暢力
第四節 精進力
第五節 獨創力
第六節 意象與創造力
第七節 韻律的創造力
第八節 結語


第六章 修辭的重點

第一節 由技能走向認知
第二節 由字句走向篇章
第三節 綜合運用
第四節 結語


第七章 修辭的會通

第一節 意義繼承,語言革新
第二節 語言繼承,意義革新
第三節 綜合運用
第四節 結語


第八章 修辭教學

第一節 設計理念
第二節 教學實施
第三節 實作分析
第四節 教學省思


附錄

一、宗廟之美—陳滿銘《章法學綜論》
二、始於喜悅,終於創思—白靈《一首詩的玩法》
三、多方折射的水晶球—林良《淺語的藝術》
四、心無二用,情有獨鍾—王鼎鈞《文學江湖》

參考書目
意象學廣論
作者陳滿銘
分類號C2.3.5 156
出版社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主題
註釋
本書結集十篇論文,從不同角度對意象作全新探析,以呈現其多樣面貌。其中除第四、九兩篇是借格式塔心理學派之理論,主要就個別意象來辨析「意」與「象」之連結外,其餘皆鎖定「層次邏輯系統」,以「陰陽二元」為基礎,並對應「多」、「二」、「一(0)」螺旋結構,由個別意象擴充到整體意象,以呈現「意象系統」,甚且推本於「思維」(聯想與想像 ),兼顧哲學、文學與美學,加以統攝、融貫、以大力拓展意象學研究之深、賡度。

自序
壹、次邏輯與意象形文(思維)系統
貳、辭章意象論
參、論章法結構與意象系統
肆、辭章意象系統論
伍、論辭章意象之形成
陸、意象與聯想、想像五動論
柒、意象「多」、「二」、「一(0)」螺旋結構論
捌、意象包孕式結構論
玖、論讀寫互動原理
拾、論以「構」連結「意象」成「軌」之幾種類型
章法學綜論
作者陳滿銘
分類號C2.3.5 128
出版社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主題
註釋
本書特先歸本於形象思維以梳理內容結構、邏輯思維以梳理章法結構,再藉綜合思維來談主旨與風格。本書分為理 論篇與教學篇,收錄了作者有關章法學的文章。此供社會大眾自修,或用作大專院校「章法學」或「篇章結構學」 課程之教材。書適合寫作有興趣的學者閱讀。

• 自序

• 前言

• 章法概說

• 章法哲學

• 章法結構(一)

• 章法結構(二)

• 章法美學

• 比較章法 附錄
章法學論粹
作者陳滿銘
分類號C2.3.5 127
出版社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主題
註釋
本書各文在闡明理論之外,大多引用實例,並附以結構(章法)分析表。本書特先歸本於形象思維以梳理內容結構、邏輯 思維以梳理章法結構,再藉綜合思維來談主旨與風格。本書分為理論篇與教學篇,收錄了作者有關章法學的文章。 此供社會大眾自修,或用作大專院校「章法學」或「篇章結構學」課程之教材。本書適合寫作有興趣的學者閱讀。




理論篇

教學篇


附錄
章法學新裁
作者陳滿銘
分類號C2.3.5 126
出版社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主題
註釋
章法係修飾篇章的方法,也就是謀篇佈局的技巧‧經過本書多年「匯涓溪浂江海」的努力,已從各角度切入,理清 它的範圍、原則與內涵,為章法學建構了一個完整的體系。作者選取了二十四篇文章,由不同的角度為「章法學」 的研究,結集一些心得。此書適合寫作有興趣的學者閱讀。


• 卻顧所來徑───代序

• 常見於稼軒詞裹的幾種詞章作法

• 章法教學

• 談安排詞章主旨的幾種基本形式

• 談運用詞章材料的幾種基本手段

• 談詞章聯絡照應的幾種技巧

• 插敘法在詞章裹的運用

• 談詞章主旨、綱領與內容的關係

• 談詞章的兩種作法

• 談詞章剪裁的手段

• 談詞章的義蘊和運材之關係

• 談詞章主旨的顯與隱

• 從軌跡的多寡看凡目法在詞章裹的運用

• 談篇旨教學  談補敘法在詞章裹的運用

• 談詞章主旨在凡目結構中的安排

• 談三疊法在詞章裹的運用

• 談詞章章法的主要內容

• 談見於詩詞裹的凡目結構

• 談篇章結構

• 談篇章結構分析的切入角度

• 談「平提側收」的篇章結構

• 文章主旨或綱領安置於篇腹的結構類型

• 談篇章的縱向結構

• 談縱向疊合的篇章結構
文章章法論
作者仇小屏
分類號C2.3.5 157
出版社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主題
註釋
本書有系統地探討文章章法的架構與內容,從古今文論與文評名著中去羅地剔抉,尋得理論依據與批評實例,使章 法的完整輪廓首度彰顯,這對文章的分析與創作而言,無疑提供了一把萬能的鑰匙。關於辭章章法,前人留下繁 富的珍貴資料;但可惜的是未曾作過有系統的整體觀照,因此本書即試圖彌補此一缺憾。在進行時,首先確立了章 法的四大原,即「秩序律」、「變化律」、「聯絡律」、「統一律」,分別尋出其理論基礎,就這四大原則在辭 章中被運用的實際情形,一一加以討論,終於獲得如下結果。此書適合寫作有興趣的學者閱讀。


一、緒論

二、秩序律

三、變化律

四、聯絡律

五、統一律
一把文學的梯子
作者張春榮
分類號C2.3.5 155
出版社爾雅出版社
主題
註釋
本書中舉例,大抵以現代文學為主,兼及古典作品。本書安排自基本常識「文學語言」「二分法」出發,釐清習焉不察的觀念;其次,掌握「同異詞」、「矛盾詞」、「名詞」、「動詞」「析詞」的運用技巧,期能規矩入巧,使文句更凝鍊生動;接著注重「比喻」、「相對的聯想」、「比擬」,馳騁想像,發揮具象思維與反常合道的妙趣 ;繼而,兼顧「疊字」、「重出」、「頂真」、「回文」等形式設計,靈活搭配,程現意旨之深與音節變化之美。本書由我國著名語言學家撰寫,既有一般的漢語知識介紹,又有語言學方面的科研成果;既體現出學術性,又兼顧到通俗性,是大專院校文科師生及語言文字工作者必備的參考書。 來年的蝴蝶,怎能找到今年的花───文學語言 讓陽光,回到陽光不到的角度───二分法 所有的故鄉都從異鄉演變而來───同異詞 他們習慣把熱愛存放在冰箱裹───名詞 頑固的陰影壓歪了大半個月臺───動詞 所追求的只是「完」而不是美───析詞 生命有如神話裹的形珠───比喻 山是凝固的波浪───相對的聯想 泥土與雙腳絮絮話舊───比擬 唯獨水照樣流著它千古的幽幽───疊字 眼睛看不到眼睛───重出 你以淚為標點,點斷了我的渾沌───頂真 寂寞的充實,充實的寂寞───回文 在競綠賽青的千巖萬壑間───色彩 右腳踏著夏季,左腳正探向新秋───分寫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細節 稻花香裹說豐年───示視 伸手抓起,竟是一把鳥聲───移覺 只有風和蚊子住在那裡───婉曲 世間有多少這樣的儍───反諷 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層遞 參考書目 張春榮寫作
電視新聞語體研究
作者李水仙
分類號C2.3.5 125
出版社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主題
註釋
《電視新聞語體研究》主要內容:對於語言,我們既可以作歷時的研究,也可以作共時的研究。在作歷時研究時,我們常把所要研究的物件語言劃分為幾個不同的時段。比如,對於古代漢語的歷時研究,常區分為上古、中古、近代這樣幾個時段;而上古、中古、近代則還可以再進一步區分為更小一些的時段。當然,我們也可以把整個古代看做一個時段,對漢語作一種泛時的研究。我們在作共時研究時,似乎也存在跟歷時研究類似的情形。所不同的是,歷時研究區分出的是不同的時段,而共時研究則可以區分出不同的語體;前者是歷時的、縱向的切分,而後者則是共時的、橫向的切分。語體研究跟語言本體的深入研究密切相關,但二者重點並不相同。本體研究重在研究言語本身,比如研究辭彙、語法、語音、語義。語體研究除了要認識語言的本體特點,還要重視語境的研究。本書既可作為大學中文系現代漢語課程的文字學教材,也適合函授及社會各層次的自學自修需要。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電視新聞語體的語境 

第三章 電視新聞主體的文本(上) 

第四章 電視新聞語體的文本(下)

第五章 電視新聞語體的有聲語言表達


結語

附錄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語言資源與語言研究 - 修辭與語體風格問題
作者王世凱
分類號C2.3.5 124
出版社學林出版社
主題
註釋
序1(王鐵琨)

序2(聶中華)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語言資源論

本章摘要
第一節 資源與語言資源
第二節 語言的資源性
第三節 漢語資源系統
第四節語言資源評價及其保護與開發


第二章 語言資源觀與修辭、語體風格理論研究

本章摘要
第一節 語言資源觀觀照下的語言理論研究
第二節 資源轉型與修辭的轉化
第三節 高層語言資源與要素和風格手段
第四節 網絡語言資源與網絡語體風格
第五節 語言資源與語體風格學建構


第三章 語言資源與修辭、語體風格應用研究

本章摘要
第一節 語言資源語言應用研究
第二節 語言資源與片名設計
第三節 語音資源與口語停頓的功能分析
第四節 語言資源與語言風格規範
第五節網絡語體風格的軟規範與硬規範


語言資源相關文獻索引

後記
楊樹達講文言修辭
作者楊樹達
分類號C2.3.5 122
出版社鳳凰出版社
主題
註釋
20世紀是中國學術史上承上啟下的關鍵時代,中國的現代學科都是在這一階段建立起來的,中國的傳統學術也在這一階段實現了現代化轉型,或者在現代學科中得到延續。   讀中國書,不可不知中國特色的修辭。不明中國特色的修辭,易犯事不明、物不顯、犯人忌等毛病。中國修辭與西方修辭相異之處甚多,然知之者實少。楊樹達《中國修辭學》實為中國特色修辭學的奠基之作。如列改易、增益、刪削、顛倒、改竄、嫌疑、參互、存真、合敘、錯綜等項,非今天普通修辭學教科書所能明示。全書以例子組成,在例子後作者加上其注釋,使讀者能從實例中學習。適合任何喜歡文言的人士閱讀,對於閱讀文言大有幫助。 漢文文言修辭學 中國修辭學自序 增訂本中國修辭學自序 重辦更名漢文文言修辭學序言


第一章 釋名

第二章 修辭之重要

第三章 修辭舉例

第四章 變化

第五章 改竄

第六章 嫌疑

第七章 參互

第八章 雙關

第九章 曲指

第十章 誇張

第十一章 存真

第十二章 代用

第十三章 合敘

第十四章 連及

第十五章 自釋

第十六章 錯綜

第十七章 顛倒

第十八章 省略


附錄

・文病若干事

・古書句讀釋例

・再版序

・敘論

甲 誤讀的類型

乙 誤讀的貽害

丙 誤讀的原因

丁 特殊的例句
Rhetoric in the perspective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跨文化交際視域下的修辭學)
作者吳克炎
分類號E5.1.5 001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主題
註釋
英語修辭和漢語修辭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本書在充分對比研究英漢修辭、提供修辭基本研究框架的基礎上,十分注重修辭的應用研究。由于雙語轉換過程中的句式語詞選擇以及文化意象轉換大多數都涉及修辭現象,深入分析修辭效果遺失與保持的根本原因,促進對英語寫作、英漢互譯的深層理解,特別有助于指導如何處理翻譯過程中“形式與內容”之間的矛盾。
本書特色:
倡導“快樂修辭”理念,其例證有別于傳統修辭著作,大部分是源自于生活的實例,與現實生活更加緊密結合
每個實例都有針對性的分析,更具闡釋力,更具吸引力,更具生命力
全書用英語寫作,適合具有一定英語基礎的學習者學習,也適合作為修辭學教材使用
當代流行歌曲的修辭學研究
作者王彬
分類號C2.3.5 154
出版社四川大學出版社
主題
註釋
《當代流行歌曲的修辭學研究》是作者從修辭學角度研究流行歌曲的專著,它是在作者博士論文的基礎上修訂而成的。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作者就十分關注當代文化的實際狀況,對流行文化做過較多基礎性研究。在撰寫博士論文時,作者提出把流行歌曲作為研究對象,我作為她的導師是欣然贊同的。 作為一個學科高級學術研究的標誌,博士學位論文應當在本學科的重大理論問題上有所創新。一般人都把已經形成的穩定性較強的傳統知識問題納入選題範圍。


緒論

第一章 流行歌曲與修辭學

第一節 作為新的文化表達方式
第二節 流行歌曲的發展軌跡
第三節 修辭與修辭學
第四節 流行歌曲與修辭學


第二章 流行歌曲的文本修辭學

第一節 懷舊
第二節 愛情


第三章 流行歌曲的運作修辭學

第一節 明星及明星制
第二節 演唱會


第四章 流行歌曲:當代的社會文化修辭學

第一節 流行音樂場的形成
第二節 場內部文化
第三節 流行歌曲對當代文化矛盾的修辭表達


結論 在確定與不確定之間

附錄 當代流行歌曲研究現狀
禪宗修辭研究
作者疏志強
分類號C2.3.5 152
出版社山東文藝出版社
主題
註釋
禪宗修辭研究》通過汲取和運用心理學、邏輯學、思維科學、認知科學、接受美學等相關學科的理論成果,來發掘禪宗修辭表達與接受(理解)雙向互動的語言心理機制,對這些奇特的禪宗修辭現象予以全面的文化闡釋和觀照,從而多視角地透視我國古代禪宗的特殊的修辭現象背後所隱藏的種種鮮為人知的思維、心理乃至審美的奧秘,並以此為契機上升到一個語言哲學的理論高度,為正在興起和蓬勃發展的文化修辭學和修辭文化學作出一定的理論總結和深入研究的鋪墊。本書既可作為大學中文系現代漢語課程的文字學教材,也適合函授及社會各層次的自學自修需要。


引論


第一章 禪宗的修辭觀

第一節 禪宗修辭觀概述
第二節 禪宗修辭觀的理據


第二章 禪宗修辭的原則

第一節 中心原則:利於開悟
第二節 次原則之一:崇尚簡潔
第三節 次原則之二:涵蘊機趣
第四節 次原則之三:適應語境


第三章 禪宗修辭特點

第一節 禪宗修辭的模糊性
第二節 禪宗修辭的非邏輯性


第四章 禪宗修辭方式(上)

第一節 禪宗修辭中的辭格運用
第二節 禪宗修辭中的問答方式


第五章 禪宗修辭方式(下)

第一節 禪宗修辭的非言語形式
第二節 禪宗修辭中的其他形式


第六章 禪宗修辭的理解

第一節 超越世俗語義
第二節 超越世俗語境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六祖壇經》修辭簡析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