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瀏覽
書名
ISBN
索書號
其他書名
權限設定
語言
部門
位置
文獻類型
課程範圍
適合
 至
是否有電子資源?
電子資源關鍵字
出版社 : 萬卷樓總數: 40
作文新饗宴
作者張春榮
分類號C1.5.2 011
出版社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詩經研究史概要
作者夏傳才
分類號C5.6.2 010
出版社萬卷樓圖書
出版年1993
篇章結構學
作者陳滿銘
分類號C2.3.5 008
出版社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應用修辭學
作者蔡宗陽
分類號C2.3.5 003
出版社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詩歌鑑賞入門
作者魏飴
分類號C4.2.3 001
出版社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出版年1999
戲劇鑑賞入門
作者魏飴
分類號C4.2.5 001
出版社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章法論叢(第四輯)
作者中華章法學會
分類號C2.3.5 135
出版社萬卷樓
主題
註釋
《章法論叢》第四輯是第四屆辭章章法學學術研討會的論文集。秉持前三屆論文集的精神傳統,這一輯除了章法學與辭章學的相關研究論文之外,更收錄了國語文教 學與華語文教學的相關研究,在研究範疇上涵蓋得更深、更廣,也更有學術研究的參考價值,有助於推廣章法學與辭章學的研究,亦能彰縣其對於語文教學的助益。適合辭章章法研究者。


目 次

序/陳滿銘

第四屆辭章章法學學術研討會議程

論篇章邏輯與內容義旨/陳滿銘

• 自章法角度建立科技論文摘要的寫 作訓練策略/鄭宇辰

• 東坡詞章法結構探析/李靜雯

• 論連雅堂詩的時空設計藝術/顏智英

• 從風格學的角度分析杜甫〈登高〉一詩/梁敏兒

• 從 章法角度試論出土文獻復原上之幾項標準/許文獻

• 從篇章語言學與節律編制分析杜甫古詩樂府聲情之美/吳瑾瑋

• 論台灣華語流行情歌的編唱結構/ 蒲基維

• 從偏離理論看成語修辭/曾香綾

• 九年一貫寫作能力指標與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寫作測驗評分規準關係管窺/謝奇懿

• 劉勰之「附會」說 及其對章法學之歷史貢獻/王許林、徐林英

• 結構論述的典範轉移/戴維揚

• 《佛說阿彌陀經》內容結構及修辭技巧研析/魏式岑

• 宋濂之傳記 文探析/謝玉玲

• 部落格書寫之章法現象觀察/陳佳君

• 修辭轉化的語境策略意識/孟建安

• 論科技論文「綱目」的架構邏輯/仇小屏

• 白 居易〈長恨歌〉的章法結構/邱燮友

• 陶淵明詩學與日本大伴旅人詩學的交流/張娣明
情感、想像與詮釋:古典小說論集
作者許建崑
分類號C4.2.4 032
出版社萬卷樓
主題
註釋
本書收錄了作者研究(虯髯客傳)、(杜子春傳)、〈霍小玉傳〉等唐人傳奇和「三言」、《水滸傳》、《西遊記》、等明代小說的八篇力作。作者重視古典小說寫作素材的借取與再造,擅於探析小說作品的深層結構和寫作技巧,心理分析與技巧鑒賞均有特出之處,讀來既有深度又有新意,令人愛不釋手。本書適合從事相關研究工作的人員參考閱讀。 陳序 (虯髯客傳〉及其肌理結構探析 〈杜子春傳〉寫作技巧及其人神關係的探討 〈霍小玉傳〉深層心理結構探析 唐傳奇歷史素材的借取與再創--以王維、王之渙故事為例 馮夢龍《太平廣記鈔》初探 「三言」故事對唐人小說素材的借取與再造 「梁山泊三易其主」的寫作技巧及其內在意義 《西遊記》敘事、主題與揶揄語氣的探討 跋語 附錄:許建崑著作目錄
篇章結構學
作者陳滿銘
分類號C2.3.5 008
出版社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主題
註釋
本書特先歸本於形象思維以梳理內容結構、邏輯思維以梳理章法結構,再藉綜合思維來談主旨與風格,然後用「多、 二、一(0)」的邏輯結構「一以貫之」,兼顧理論與實際,完整地呈現篇章結構的內涵與特色,供社會大眾自修, 或用作大專院校「章法學」或「篇章結構學」課程之教材。此書適合寫作有興趣的學者閱讀。


自序

第一章 篇章結構概說

第二章 篇章結構的形象內涵

第三章 篇章結構的邏輯內涵

第四章 篇章結構的綜合內涵

第五章 篇章「多、二、一(0)」的邏輯結構

附錄

參考文獻
實用修辭寫作學
作者張春榮
分類號C2.3.5 061
出版社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主題
註釋
實用修辭寫作的重點,不在辭格分類的「知識」、「理解」,而在「應用」、「綜合」,讓修辭書寫能化繁為簡, 化簡為易,成為有效的寫作能力;根深葉茂,條貫上達,進而打通「立意取材」、「結構組織」、「遣詞造句」的任 督二脈,一氣流轉,取精用宏,展現生命書寫的飽滿酣暢。此書適合任何年級的學生和對寫作有興趣的初學者閱讀。


自序


第一章 修辭寫作

第一節 修辭三性的書寫
第二節 修辭三性的賞析
第三節 結語


第二章 修辭三原則

第一節 有意外
第二節 有意義
第三節 有意思
第四節 結語


第三章 修辭的思考帽

第一節 白色思考帽、紅色思考帽
第二節 黑色思考帽、黃色思考帽
第三節 綠色思考帽、藍色思考帽
第四節 五頂思考帽的修辭
第五節 綜合運用
第六節 結語


第四章 修辭的想像力

第一節 接近聯想
第二節 相似聯想
第三節 對比聯想
第四節 因果聯想
第五節 綜合運用
第六節 結語


第五章 修辭的創造力

第一節 敏覺力
第二節 變通力
第三節 流暢力
第四節 精進力
第五節 獨創力
第六節 意象與創造力
第七節 韻律的創造力
第八節 結語


第六章 修辭的重點

第一節 由技能走向認知
第二節 由字句走向篇章
第三節 綜合運用
第四節 結語


第七章 修辭的會通

第一節 意義繼承,語言革新
第二節 語言繼承,意義革新
第三節 綜合運用
第四節 結語


第八章 修辭教學

第一節 設計理念
第二節 教學實施
第三節 實作分析
第四節 教學省思


附錄

一、宗廟之美—陳滿銘《章法學綜論》
二、始於喜悅,終於創思—白靈《一首詩的玩法》
三、多方折射的水晶球—林良《淺語的藝術》
四、心無二用,情有獨鍾—王鼎鈞《文學江湖》

參考書目
意象學廣論
作者陳滿銘
分類號C2.3.5 156
出版社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主題
註釋
本書結集十篇論文,從不同角度對意象作全新探析,以呈現其多樣面貌。其中除第四、九兩篇是借格式塔心理學派之理論,主要就個別意象來辨析「意」與「象」之連結外,其餘皆鎖定「層次邏輯系統」,以「陰陽二元」為基礎,並對應「多」、「二」、「一(0)」螺旋結構,由個別意象擴充到整體意象,以呈現「意象系統」,甚且推本於「思維」(聯想與想像 ),兼顧哲學、文學與美學,加以統攝、融貫、以大力拓展意象學研究之深、賡度。

自序
壹、次邏輯與意象形文(思維)系統
貳、辭章意象論
參、論章法結構與意象系統
肆、辭章意象系統論
伍、論辭章意象之形成
陸、意象與聯想、想像五動論
柒、意象「多」、「二」、「一(0)」螺旋結構論
捌、意象包孕式結構論
玖、論讀寫互動原理
拾、論以「構」連結「意象」成「軌」之幾種類型
讀書報告寫作指引
作者林慶彰、劉春銀
分類號C1.9.3 007
出版社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主題
註釋
本書從讀書報告的種類開始介紹,接著說明要寫報告應先蒐集資料,要蒐集資料應先會利用圖書館,要利用圖書館,就應先知道有哪些工具書和期刊文獻,並告訴學生如何運用網路資料,然後再依讀書報告的提要、書評、詩文小說賞析、小論文、研究文獻目錄等類別分章論述。希望學生寫作各種讀書報告時,有一本教理想的參考書。本書適合準備寫學術論文的研究生閱讀。

扉頁圖片
2目錄
3再版 序
4第一章 讀書報告的種類
  4.1第一節 前人的分類
  4.2第二節 本書的分類
  4.3一、提要
  4.4二、摘要
  4.5三、書評
  4.6四、詩、文和小說賞析
  4.7五、編輯文獻目錄
  4.8六、小論文
 5第二章 現代圖書館的基本知識
  5.1第一節 圖書館的類型與功能
  5.2一、國家圖書館
  5.3二、公共圖書館
  5.4三、大專校院圖書館
  5.5四、中小學圖書館
  5.6五、專門圖書館
  5.7第二節 圖書資料的種類
  5.8一、普通資料
  5.9二、特殊資料
  5.10第三節 認識圖書館的目錄
  5.11一、卡片目錄
  5.12二、書本式目錄
5.13三、線上公用目錄
5.14四、書目資訊網路
5.15第四節 認識圖書分類法
5.16一、中國圖書分類法(CCS)
5.17二、中國圖書十進分類法
5.18三、杜威十進分類法(DDC)
5.19四、美國國會圖書館分類法(LC)
5.20第五節 線上公用目錄查詢\
  5.21一、何謂線上公用目錄
  5.22二、檢索項
  5.23三、線上公用目錄的特點
  5.24第六節 如何利用圖書館蒐集資料
 6第三章 利用參考工具書蒐集資料
  6.1第一節 何謂參考工具書
  6.2一、參考工具書的特性
  6.3二、參考工具書的種類
  6.4三、參考工具書的功用
  6.5四、參考工具書的選擇原則
  6.6第二節 如何利用參考工具書查找資料
  6.7一、利用參考工具書指南
  6.8二、利用各類型參考工具書蒐集資料
 7第四章 如何利用期刊文獻
  7.1第一節 何謂期刊
  7.2一、期刊的定義
  7.3二、期刊的構成要素
  7.4三、期刊的價值
  7.5四、期刊的出版形式
  7.6第二節 如何查找期刊及期刊文獻
  7.7一、期刊指南與期刊目錄
  7.8二、期刊索引摘要
  7.9三、期刊目次
  7.10第三節 期刊網路資源之利用
  7.11一、期刊目次服務系統
  7.12二、期刊論文索引影像服務系統
  7.13三、期刊文獻傳遞服務
  7.14四、電子期刊服務
  7.15第四節 結語
 8第五章 利用網路資源蒐集資料
  8.1第一節 何謂網路資源
  8.2第二節 圖書館的網路資源服務
  8.3第三節 如何利用網路資源蒐集資料
 9第六章 撰寫提要的方法
  9.1第一節 提要的意義和作用
  9.2一、提要的名稱問題
  9.3二、提要的作用
  9.4第二節 提要應具備的內容
  9.5一、版本資料
  9.6二、作者簡介
  9.7三、傳本演變
  9.8四、內容概述
  9.9五、內容篇目
  9.10六、內容評價
  9.11七、流傳版本
  9.12八、參考文獻
  9.13第三節 重要的提要著作
  9.14一、四庫全書總目
  9.15二、續修四庫全書提要
  9.16三、中國學術名著提要
  9.17四、中國史學名著題解
  9.18五、唐集敘錄
  9.19六、宋人別集敘錄
  9.20七、清人文集別錄
  9.21八、清人詩集敘錄
  9.22九、曲海總目提要
  9.23十、中國文學史書目提要
 10第七章 撰寫書評的方法
  10.1第一節 何謂書評
  10.2一、書評的定義、內容和種類
  10.3二、書評的價值
  10.4第二節 書評及書評索引的出版概況
  10.5一、書評出版概況
  10.6二、書評索引的出版概況
  10.7第二節 書評的要件
  10.8第四節 書評的撰寫方法
  10.9一、書評的對象
  10.10二、如何撰寫書評
 11第八章 撰寫詩文小說賞析的方法
  11.1第一節 撰寫詩歌賞析的方法
  11.2一、充實詩歌的基本知識
  11.3二、了解詩歌的技巧與風格
  11.4三、多涉獵詩歌賞析的著作
  11.5第二節撰寫散文賞析的方法
  11.6一、充實散文的相關知識
  11.7二、了解散文的技巧與風格
  11.8三、了解歷代散文的流變
  11.9四、多涉獵散文賞析的著作
  11.10第三節 撰寫小說賞析的方法
  11.11一、充實小說的基本知識
  11.12二、熟悉小說的寫作技巧
  11.13三、多涉獵小說論評的著作
  11.14第四節 各文類賞析辭典簡目
  11.15一、中外文藝合類
  11.16二、中國文學類
 12第九章 編輯研究文獻目錄的方法
  12.1第一節 蒐集資料前的準備工作
  12.2一、利用最有利的圖書館
  12.3二、檢查必要的工具書
  12.4三、檢查相關論著
  12.5四、隨時注意相關研究資訊
  12.6第二節 蒐集傳記資料
  12.7一、傳記資料的種類
  12.8二、蒐集傳記資料示例(上)
  12.9三、蒐集傳記資料示例(下)
  12.10第三節 蒐集著作資料
  12.11一、著作資料的類別
  12.12二、蒐集著作資料示例(上)
  12.13三、蒐集著作資料示例(下)
  12.14第四節 蒐集後人研究論著
  12.15一、後人研究論著的類別
  12.16二、蒐集後人研究論著示例(上)
  12.17三、蒐集後人研究論著示例(下)
 13第十章 撰寫小論文的方法
  13.1第一節 選擇研究方向
  13.2第二節 撰寫小論文的程序和方法
  13.3一、前言部分
  13.4二、正文部分
  13.5結論部分
  13.6四、引用資料的方式
  13.7五、論文大綱示例
  13.8第三節 論文的附註
  13.9一、附註的類別和位置
  13.10二、附註的目錄項
  13.11第四節 論文的參考書目
  13.12一、編製參考書目之方法
  13.13二、參考書目的編排
  13.14三、參考書目的目錄項
 14附錄
 15附錄附錄一:各主要圖書分類法簡表
 16附錄二:提要舉例
 17附錄三:書評舉例
 18附錄四:小論文舉例
 19附錄五:研究文獻目錄舉例
 20附錄六:大陸簡體字與正體字對照表
 21書名索引
 22著者索引
辭章學新論
作者鄭頤壽
分類號C2.3.5 131
出版社萬卷樓
主題
註釋
《辭章學新論》從辭章學的內框架系統:語音、文字、詞語、句子、章篇、辭格、藝法、表達方式的運用所形成的言語變體和話語的氣氛、格調,亦即要從語體和風格 對辭章學作深一層的開拓;在此基礎上提出辭章學這門新學科的分支學科建設的設想。本書統整了辭章分支 學科的理論,是《辭章學導論》的姊妹作品。適合研究辭章學之大學生、教授等人員。


上編 辭體

一、 辭體綜說
二、 辭體的類別與特徵
三、 辭體研究的科學化及其運用


中編 辭風

一、 辭風概說
二、 辭風研究的科學化
三、 辭風的辯證法



下編 漢語辭章學專門性學科的建設與研究評述

一、 漢語辭章學專門性學科建設

二、 漢語普通辭章學研究述評

三、 漢語專門性辭章學研究述評

四、 辭章學遺產的整理、挖掘與弘揚

五、 辭章藝術的動態、綜合研討

六、 大學辭章學教材與參考書評介


〔附錄〕
辭章學主要術語

國內外部份評介文字目錄索引

主要參考文獻

《辭章學導論》與本書主要引論作者(或書名)索引
辭章學導論
作者鄭頤壽
分類號C2.3.5 130
出版社萬卷樓
主題
註釋
此書與《辭章學新論》相對,兩書可以獨立相對,又可合成一書。此書重在「論」,旨在闡釋建立這門新學科之理論框架、理論體系及其根本的規律、方法。配合此書的讀本,除了《辭章藝術示範》等書之外,另有合作書《大學辭章學》、《辭章藝術趣話》等,這些書則重在「用」。「用」與「論」體現了普及與提高的關係,以適應不同文化水平讀者的需求
章法學綜論
作者陳滿銘
分類號C2.3.5 128
出版社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主題
註釋
本書特先歸本於形象思維以梳理內容結構、邏輯思維以梳理章法結構,再藉綜合思維來談主旨與風格。本書分為理 論篇與教學篇,收錄了作者有關章法學的文章。此供社會大眾自修,或用作大專院校「章法學」或「篇章結構學」 課程之教材。書適合寫作有興趣的學者閱讀。

• 自序

• 前言

• 章法概說

• 章法哲學

• 章法結構(一)

• 章法結構(二)

• 章法美學

• 比較章法 附錄
學術資料的檢索與利用
作者林慶彰
分類號C1.7.1 002
出版社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主題
註釋
林慶彰的《學術資料的檢索與利用》教導我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學術資料是從事學術研究的基礎,能善用資料的人做研究時比較會有新的見解或發現。而學術研究的種類既多又繁複,工具書也多至萬種以上,要如何運用?本書將有解答。 編者序 林慶彰 古代典籍的檢索與利用 馮曉庭 偽晝和輯佚書資料的檢索與利用 陳桓嵩 域外漢籍的檢索與利用 文集篇目的檢索與利用 王清信 典章制度的檢索與利用 邱秀春 現有文史資料庫的檢索與利用 蕭開元 期刊論文的檢索與利用 黃信 學位論文的檢索與利用 張穩蘋 歷代人物圖像的檢索與利用 王清信 類書資料的檢索與利用 鄭誼慧 古籍資料的檢索與利用 何淑蘋 經學資料的檢索與和利用 許維萍 中國哲學資料的檢索與利用 楊菁 佛學文獻的檢索與利用 范佳玲 歷史紀年的檢索與利用 陳蕙文 人物傳記資料的檢索與利用 蕭開元 方志中人物傳記資料的檢索與利用 陳桓嵩 人物別名的檢索與利用 王清信 出土文獻的檢索與利用 翁敏修 古文字的檢索與利用 翁敏修 敦煌遺書的檢索與利用 黃智明 虛詞的檢索與利用 葉純芳 古文資料的檢索與利用 陳美雪 古典詩學資料的檢索與利用 林淑貞 詩話資料的檢索與利用 連文萍 詞學資料的檢索與利用 黃文吉 散曲資料的檢索與利用 陳美雪 戲曲資料的檢索與利用 陳蕙文 古典小說資料的檢索與利用 鄭誼慧 臺灣現代文學資料的檢索與利用 陳美雪 器物圖象的檢索與利用 葉純芳 以青銅器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