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瀏覽
書名
ISBN
索書號
其他書名
權限設定
語言
部門
位置
文獻類型
課程範圍
適合
 至
是否有電子資源?
電子資源關鍵字
出版社 : 四川大學出版社總數: 24
道教筆記小說研究
作者黃勇
分類號C4.2.4 071
出版社四川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2007
翻譯與語言環境
作者朱文振
分類號E7.2 187
出版社四川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1988
新時期小說與西方文學思潮
作者鄧時忠
分類號C4.5.3 069
出版社四川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1998
中國散文百家譚 續編下
作者曾紹義
分類號C4.5.2 025
出版社四川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2009
中國散文百家譚 續編上
作者曾紹義
分類號C4.5.2 024
出版社四川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2009
雙語研究
作者余惠邦
分類號C2.9.2 056
出版社四川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1995
二程語錄語法研究
作者黃錦君
分類號C2.3.7 013
出版社四川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2005
古籍整理學
作者劉林,吳洪澤
分類號C5.3.3 006
出版社四川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2003
現代漢語句子的時間語義範疇研究
作者袁莉容、郭淑偉、王靜
分類號C2.1.3 007
出版社四川大學出版社
主題
註釋
《現代漢語句子的時間語義範疇研究》主要採用結構主義描寫的方法進行研究,也運用了認知語言學的一些成果。其創新之點主要是在前人的基礎上根據語義的虛實和語法化程度的高低,確定了一個時間語義範疇的框架,並在這個框架內進行了較詳細的研究。另外,在局部的研究中也有自己的新見解。本書可用作研究生課程的參考書或教材。


緒論

一、引言

二、研究概況

(一)20世紀30年代至40年代
(二)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
(三)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初
(四)20世紀90年代中期至今


第一章 句子具體的時間語義範疇——時點、時段範疇

一、時點

(一)時點的性質
(二)時點的類型
(三)作為句子時間因素的時點在句子中的語法地位

二、時段

(一)時段的性質
(二)時段的分類
(三)作為句子時間因素的時段在句子中的語法地位
(四)時點與時段的區別與聯繫


第二章 半抽象的時間語義範疇——表時副詞


一、表時副詞具體的一面

(一)時間副詞
(二)表頻副詞
(三)表漸變類副詞
(四)表重複的副詞
(五)表序副詞
(六)時間副詞與時間名詞的區別

二、表時副詞抽象的一面


第三章 抽象的時間語義因素——時制、時體


一、時制

(一)什麼是時制
(二)漢語有無時制
(三)漢語時制的特點

二、時體

(一)什麼是時體
(二)漢語時體研究及其特點
(三)情狀類型及動詞的內部時間結構的分類
(四)現代漢語句子的主要時體類型及其標誌
(五)時體意義在篇章表達方面的作用


第四章 現代漢語幾類時間範疇的配合

一、各種時間範疇在句子中的配合

(一)具體的時間範疇與抽象的時間範疇的配合
(二)半抽象的時間範疇與抽象的時間範疇的配合
(三)時制與時體的配合
(四)視點體內部的配合使用與制約關係

二、各種時間範疇對成句的作用

三、其他句類的時間範疇差異

結論

主要參考文獻
跨媒介文學文體寫作研究
作者喻子涵
分類號C1.9.3 009
出版社四川大學出版社
主題
註釋
本書以文學藝術理論、大眾傳媒理論、語言學和寫作學理論、文章學和文體學裏論為理論基礎,選取跨媒介特徵比較明顯的文學文體作為研究的物件,並結合數位化時代的多媒體傳潘、跨文化交流、跨文體寫作、多元化接受等傳媒文化現象和文學創作特點,從而進行跨媒介視野下的各種文學文體寫作的可能性及其特點與方法研究。本書旨在揭示跨媒介文學文體的演變現象及其寫作規律,因此在具體章節的研究中,從中下位理論切入,將理論與個案結合、一般寫作研究與揭示問題結合,以便更有針對性,讓人們對跨媒介文學文體有一些具體的認識,從而為跨媒介文學文體的寫作實踐者、寫作理論研究者和寫作教學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幫助。
《史記》寫作文化研究
作者楊丁友
分類號C4.2.2 036
出版社四川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2009
主題
從文字到影像:小說的電視劇改編研究
作者毛凌滢
分類號C3.3.2 078
出版社四川大學出版社
主題
註釋
小說的電視劇改編研究是我國電視劇發展過程中研究比較多的一個重要課題。論文作者能夠綜合運用多學科的理論進行研究,有效地提高了本課題的研究深度,並提出了一些新的觀點,對小說的電視劇改編具有一定的價值,充分體現作者具有堅實寬廣的理論基礎和系統的專業知識。      作者運用符號學、敍事學、接受美學、闡釋學以及中國古典文論資源,將理論闡釋與個案分析相結合,對小說的電視劇改編從一個新的理論視角展開分析,並提出了一些富有個性的理論見解。  本研究立足當今電視劇改編批評和實踐的現實語境,以小說的電視劇改編為主要的研究對象,在平等對待小說與電視劇兩種藝術的前提下,試圖將小說的電視劇改編作為一個整體事件,從立體的角度考察了改編作品的意義生成機制,從符號學和敘事學的角度探討了小說和電視劇文本轉換的內在理據和意義意義生成機制。 本書適合研究文本互涉研究的人士。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邏輯的起點:改編的認知與理念的歷史性梳理 第三章 從文字到影像:異質文本轉換生成的靜態分析 第四章 從改編到生成:影像意義生成的動態考察 第五章 方式即意義:小說名著改編的多重實踐及文化闡釋 第六章 日常敘事:當代小說的改編策略及文化價值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動漫產業(第二版)
作者殷俊、譚玲
分類號C3.2.1 006
出版社四川大學出版社
主題
註釋
殷俊、譚玲編著的《動漫產業》(第二版)告訴我們:「眼球經濟」、「視覺消費」、「注意力經濟」,理論概括的力度常常趕不上現實發展的速度。如果說文化產業是「朝陽產業」,動漫產業則是這輪朝陽上絢麗的霞 光。環顧當今世界,舉凡文化產業的大國和強國。必定擁有高度發達的動漫產業。當我們為躋身其中發奮圖強之際,卻發現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動漫業幾 乎還沒有推出過真正成功的作品,也還沒有創造出過有影響力的動畫明星。資金、技術、人才、創意、市場、體制、機制……面對諸多瓶頸,我們需要急起直追。各 個擊破。在這個過程中,融通中外、把脈實際的理論概括和總結,從具體路徑到發展戰略,始終為生機勃勃的實踐提供必不可少的智力支援。殷俊、譚玲博士在這個 領域的耕耘和開拓,為我們帶來的不只是許多難能可貴的啟示,更是一種可喜的期盼:隨著類似新銳的觀察和研究成果的不斷湧現,靠著從學理上汲取的源頭活水, 我國動漫產業將成長得更快、更高、更強。 目錄 緒論  第一節 動漫產業與文化「軟實力」  第二節 動漫及動漫產業的概念  第三節 動漫產業崛起的宏觀背景 第一章 動漫產業概述  第一節 動 漫文化與動漫產業  第二節 動漫產業的發展歷程  第三節 動漫產業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第二章 國際動漫產業  第一節 歐美動漫產業  第二節 日本動漫產業  第三節 韓國動漫產業 第三章 動漫產業發展模式  第一節 政府發展模式  第二節 業界運營模式 第四章 動漫產業與民族文化  第一節 動漫產業與民族文化結 合的動因  第二節 動漫產業與民族文化結合的路徑 第五章 國內動漫產業發展路徑  第一節 產業要素分析  第二節 產業環境分析  第三節 產業環節分析參考 文獻
當代流行歌曲的修辭學研究
作者王彬
分類號C2.3.5 154
出版社四川大學出版社
主題
註釋
《當代流行歌曲的修辭學研究》是作者從修辭學角度研究流行歌曲的專著,它是在作者博士論文的基礎上修訂而成的。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作者就十分關注當代文化的實際狀況,對流行文化做過較多基礎性研究。在撰寫博士論文時,作者提出把流行歌曲作為研究對象,我作為她的導師是欣然贊同的。 作為一個學科高級學術研究的標誌,博士學位論文應當在本學科的重大理論問題上有所創新。一般人都把已經形成的穩定性較強的傳統知識問題納入選題範圍。


緒論

第一章 流行歌曲與修辭學

第一節 作為新的文化表達方式
第二節 流行歌曲的發展軌跡
第三節 修辭與修辭學
第四節 流行歌曲與修辭學


第二章 流行歌曲的文本修辭學

第一節 懷舊
第二節 愛情


第三章 流行歌曲的運作修辭學

第一節 明星及明星制
第二節 演唱會


第四章 流行歌曲:當代的社會文化修辭學

第一節 流行音樂場的形成
第二節 場內部文化
第三節 流行歌曲對當代文化矛盾的修辭表達


結論 在確定與不確定之間

附錄 當代流行歌曲研究現狀
電視批評:理論.方法.實踐
作者歐陽宏生、陳笑春、王安中
分類號C3.3.2 077
出版社四川大學出版社
主題
註釋
本書是在中國電視批評學科基本形成的背景下,以電視批評的理論、方法和實踐為研究物件的著作。集中了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北京電影學院、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四川大學、暨南大學、中國高校影視協會、中國廣播電視協會以及中央電視臺、陝西電視臺、雲南廣電局等單位的研究人員、電視從業人員對電視批評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批評實踐。 本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主要介紹電視批評的理論和方法,涉及電視批評的基礎理論、西方批評理論、電視生態批評、批評主體和批評物件的研究以及電視批評的最新現狀研究,並且對中國電視批評的學科建設提出了進一步的理論建構意見。下篇則是把批評理論應用在中國電視事業中的最新批評實踐,包括對電視新聞節目、社教節目、娛樂節目、電視劇、電視紀錄片、電視廣告等的具體文本批評。 此外,本書還介紹了“首屆電視批評高端論壇”的盛況。 這是我國第一部把電視批評理論與實踐進行綜合論述的著作,具有多元的視角、最新的資料,是電視批評學科建設中的重要成果,可供高等院校研究人員、電視從業人員以及關注中國電視事業的普通讀者等使用。 目錄: 叢書總序——白方芹、歐陽宏生 建立科學的中國電視批評理論體系(代序)——歐陽宏生 上篇:理論方法 對電視批評學學科建設的思考——張鳳鑄 中國電視批評的四個階段——歐陽宏生 電視批評的困境與出路——周星 從法蘭克福到伯明罕:電視批評理論的西方思想資源再析——時統宇 在顛覆中建構??電視批評的歷史使命和文化責任——王渭林 傳媒自律與社會責任:電視批評對行業管理的意義——楊宏 綠色收視率:當代電視批評的理性反彈——張君昌 論電視批評特性——李道新 自然之鏡:嬗變中的電視生態批評——高力 電視批評家研究——王艷玲 略論電視批評長效機制的構建——韓鴻 人文生態學視野中的電視生態批評——張文娟 “電視批評”批評什麼:基於電視批評理論經典文本的考察——張斌 電視理念與電視批評——梁英 敍事學方法的運用:以電視新聞文本批評為例——歐陽照 電視批評的文化轉向——蔣寧平 論電視批評者的審美文化素養——劉義軍 電視藝術:在論爭中成長:從“電視是不是藝術”的論爭談起——張國濤 “綠色電視批評”的價值建構——王安中 21世紀以來的中國電視批評現狀研究——陳笑春 下篇:批評實踐 中國電視內容生產的潮流與趨勢——胡智峰 顧亞奇 “娛樂選秀”現象與電視批判觸角的鈍化——黃世憲 電視消費方式的轉型:《加油,好男兒》現象批評——孟建 趙元珂 意義、生產與消費:當代中國電視劇的政治經濟學分析——尹鴻 批判電視:以電影的名義——李亦中 批評式研究:我的電視批評觀——李幸 成績與問題:我國廣播電視理論創新之批評——陳富清 批評視角下的中國電視——歐陽國宗 中美電視調查性報導的比較批評??以《60分鐘》和《新聞調查》為例——譚天 楊書蘭 中國電視紀錄片的幾種批評話語——賴黎捷 全球化語境下的國內女性電視批評??以《半邊天》欄目為主要個案——鄭大群 解析深度娛樂:講壇類電視欄目批評——孔令順 變與不變??對2007年春節聯歡晚會的批評——吳豐軍 改編電視劇批評:多元視角與跨學科的立體審視——毛淩瀅 節目評估體系與電視文本批評:中國教育電視臺電視批評個案研究——陸虹 身份辨識與隱性傳播:對電視隱形廣告合理合法性的追問——曾婭妮 核心價值的缺失與構建:對電視主流文化的批評——秦麗 三重消解??消費社會背景下中國電視公益廣告的批評研究——呂鵬 實現電視批評的現代化和科學化:“首屆中國電視批評高端論壇”綜述——陳笑春 後記
明清小說研究
作者曾良
分類號C4.2.4 031
出版社四川大學出版社
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