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瀏覽
書名
ISBN
索書號
其他書名
權限設定
語言
部門
位置
文獻類型
課程範圍
適合
 至
是否有電子資源?
電子資源關鍵字
作者 : 王昕總數: 1
在歷史與藝術之間--中國歷史題材電視劇文化詩學研究
作者王昕
分類號C3.3.2 079
出版社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主題
註釋
本书从文化诗学角度切入,论述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分类,尤其是“电视历史剧”这一电视剧艺术形态的本体特征、艺术真实性系统以及电视历史剧美学精神、历史精神、人文精神的统一。這是目前中国第一部采用文化诗学研究模式读解中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学术专著,系统阐述了历史剧创作的重要美学问题。其中部分章节先期发表后,引起了影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和学术争鸣。意在通过学术对话与交流,推进我国当下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的发展与繁荣,并在影视审美文化研究方面做出自己的努力。作者旁徵博引,資料充實,是以文化詩學作為視角研究中國歷史題材電視劇的十分好的參考書。適合熱愛電影、電視劇的學者與有興趣人士參考。 序言一 蒲震元教授的序言 序言二 苗棣教授的序言 导言 第一章 中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类型及美学精神 第一节 中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类型 第二节 文本策略 —— 再现、表现与戏仿 第三节 美学精神 ——真实与游戏 第二章 电视历史剧的本体特征 第一节 历史叙述与艺术叙述 第二节 “虚实之间”的历史剧 第三节 电视历史剧的本体特征 第三章 电视历史剧艺术真实性系统 第一节 历史研究中的“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 第二节 审美变形——从历史真实性到艺术真实性 第三节 电视历史剧的艺术真实性系统 第四章 电视历史剧的再现美学 第一节 再现文本与表现文本 第二节 真实追寻——“现实主义的真实性” 第三节 典型塑造——“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第四节 再现文本的“史诗性”审美特征 第五章 电视历史剧的表现美学 第一节 “失事求似”与主观真实性 第二节 “超常奇异”的表现形象与审美主体性 第三节 表现文本的“抒情诗”审美特征 第四节 电视历史剧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审美取向 第六章 大众文化的民间文化底色 第一节 文化场域与体裁流变 第二节 大众文化的民间文化底色 第七章 电视戏说剧的民间故事特性 第一节 “不是历史”与“民间故事” 第二节 母题与类型:戏说剧的“民间故事”基因 第八章 电视戏说剧艺术形象的“怪诞性” 第一节 怪诞性之“双体性” 第二节 怪诞性之“降格原则与物质-肉体下部” 第三节 怪诞性之“言语狎昵性” 第四节 电视戏说剧的怪诞现实主义审美本质 第九章 电视戏说剧体裁结构的狂欢化 第一节 杂体性之一 —— 情节外部的联缀式结构 第二节 杂体性之二 ——内部情节冲突的线性式结构 第三节 杂体与双构:民间诙谐文化与戏说剧狂欢化体裁 第十章 电视戏说剧的戏仿策略与反讽意向 第一节 关于“戏仿”与“反讽” 第二节 古今杂糅 - 戏说剧的戏仿策略 第三节 托古说今 - 戏说剧的反讽意向 第四节 超现实主义 - 戏说剧的审美特征 第十一章 艺术创作中美学、人文与历史的统一 第一节 人文精神与马克思主义文艺观 第二节 人学考察与历史观照 第三节 以人为本——美学精神、人文精神与历史精神的有机统一…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