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返回資源
今天也要用便當出擊:日本酷媽用怨念便當收服叛逆女兒
文獻類型Book
分類號427.1 2007
出版時報文化, 台北市, 2016
版本
主題Home_Economics
描述21公分.,彩圖.,207頁
ISBN9789571365350
URL

註釋

如果前一天和老媽吵架,隔天打開便當,看到便當裡出現:「老媽的嘴很大是因為要用來痛罵妳的啦!」「少惹我生氣,我可是比貞子還可怕的媽媽咧!」「你以為洗便當盒的是誰啊?」「BOSS……就是妳・媽・我! 」「夢想不是用來幻想,是用來實現的!」這樣的海苔圖型或文字,會有什麼反應?想必會立即轉怒為笑了吧!


叛逆期的孩子常聽不進父母的勸告,總有不被理解的心情與善感的內心,但如果每天中午打開媽媽準備的便當,看到的擺盤是兩人前一天對話的反擊和回嗆、或是說不出口的懺悔和求和,就可能會轉怒為笑,打開心房了!


12年前離婚的香媽帶著兩個女兒獨自生活,由於上晚班的緣故,她便利用母女獨有的「便當時間」,與女兒建立另類的溝通管道。無論感冒或宿醉,她都從不休息,堅持用便當和女兒對話,每天清晨再累也要拚命想出當天便當的「梗」,將前一天與女兒發生的事,用海苔做成簡單文字和圖片回應女兒,一方面發洩對女兒的怨念,一方面傳達對女兒的關愛,讓女兒每天打開便當都有或笑或怒的「驚喜」。


例如有一次,女兒不但不體恤她工作到很晚,還要求她隔天一大早開車送她去上學,她愈想愈火大,便在女兒的便當中用海苔做出「自己走!!」的字樣,而女兒打開便當看到後,在笑中理解了媽媽的辛勞,也就自己走路去上學!


雖然「怨念便當」比一般便當多花許多時間,但便當是神奇的武器,幽默是奇妙的酵素,竟成了母女倆化解心結、互相勉勵的媒介,原本怒氣滿腹的她也在做便當中得到了療癒,內斂、善感的女兒也在每次的「便當對話」中理解母親的用心。

誰說溝通一定要說話!用便當發功吧!
No.
複本條碼
部門
位置
索書號
狀態
到期日
1
C14222
Lib
圖書館
427.1 2007
可出借
--
共1條紀錄 , 當前 1 / 1 頁:個上一頁下一頁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