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返回資源
漢字樹. 4, 與器物房舍相關的漢字
文獻類型Book
分類號802.2 0000
出版遠流, 台北市, 2014
版本
主題Chinese_Language
描述423 頁 : 插圖 ; 23 公分.
ISBN9789573275138

註釋

有人說,語言文字是一面鏡子,反映了外在的世界,那麼,從《漢字樹》系列正可看到這一點。

漢字樹是一套重新分類漢字的系統,不僅建構了字與字之間的關連,也建構了整個世界。中華文化是一個以人為本、充滿對現世關照的文明,《漢字樹》的作者以廖文豪教授以第一、二冊的篇幅介紹了與「人」相關的漢字,讀者由這一點就可以充分了解「人」如何是中華文化的中心。

在第四冊中,重點則是放在由「人」所發展出來的與器物、房舍相關的漢字,中國古文明的成就以及側重的重點一覽無遺。在「賴」這個字裡頭,我們看到一束錢和一把刀,說明了古人對於一個人在社會中生存的要件:要有錢才能交換到自己需要的東西,要有一把刀,才能自衛與覓食。從「我」這個字尤其可以看到「我」之所以為「我」,最起碼要有保護自己的能力。所以我們天天都在使用的「我」,其實是個站立的人,手上持著長矛。人的主體性是從自己能站得直、能保護自己而開始的,漢字的構字智慧,實在很巧妙!

從《漢字樹4》還可以看到許多字與青銅器、陶器的關連,印證了歷史;像是「識」這個字,指的就是能從輕敲武器(戈)的聲音,就能說出武器質地好壞的能力。同時,也可以看到中華文化對於「禮」的重視。禮必須透過儀式來表現,而儀式也需要透過使用許多具體的物件來進行,所以從漢字中可以看到許多字與酒器、食器相關,也可以看到人與人的關係如何表現在這些字中。像是「卿」所描繪的就是賓主共食的場景,再兩個人之間放了一個鍋子,人與人的親近與溝通,在此表達無遺。只可惜,漢字在過去兩千年裡頭越來越「方塊化」,距離「圖像」的初衷也越來越遙遠,使得今天的使用者失去了圖像意義的聯繫,《漢字樹》系列的創作與出版,無疑可以讓讀者重新認識漢字背後的智慧與趣味。
No.
複本條碼
部門
位置
索書號
狀態
到期日
1
C14009
Lib
圖書館
802.2 0000
可出借
--
共1條紀錄 , 當前 1 / 1 頁:個上一頁下一頁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