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返回資源
宇—這個天體物理學家不離地 / 余海峯
文獻類型BOOK
語言CHI
分類號323.9 8032
出版花千樹出版有限公司, 香港, 2021
描述150mm (W) x 210mm (H)/彩色/平裝
ISBN978-988-8484-83-6

註釋


最新消息
歷年獎項
學校專區
學校訂購
作家講座
傳媒報道
訂書方法
歡迎投稿
聯絡我們
搜尋:
搜尋商品…
搜尋
????

宇——這個天體物理學家不離地
作者:余海峯

出版日期: 2021/7

頁數: 200 頁

規格:150mm (W) x 210mm (H)/彩色/平裝

ISBN:978-988-8484-83-6

定價: HK$128

類別:自然科學 / 天文學 / 物理學 / 通識

試閱

FacebookTwitterWhatsAppMessengerLineTelegram
分類: 全部分類, 教育與學術, 普及科學, 通識思考
標籤: 天文, 天體物理學, 物理, 科學家, 科普
商品說明
宇是空間,宙是時間,在科學層面來說,宇宙就是構成物質世界的總體。

在這個空間裡,科學家站在「已知」與「未知」的分界線上,希望能夠擴大「已知」的範圍。

你以為科學家都在紙上談兵聊學術嗎?事實上很多科學物理知識都能夠解釋我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情況。你覺得研究宇宙和黑洞的科學家很「離地」嗎?這些看似對人類生活無甚應用價值的研究,卻是對人類文明發展有著深遠影響。

科學家並非活在象牙塔中,他們也是普通人,會遇上各種光怪陸離的人和事。本書作者用自身的經歷講述如何成為天體物理學家,也談及他做的科學研究、科學的誠信和價值、科學的審查和「犯罪」、偽科學的壞影響、科普教育的重要性等。

科學理論往往不是「對」或「錯」的一刀切問題,而是「有多可能錯」的數學問題。身為科學家,必須接受自己的結論可能是錯誤的。事實上,寫論文的意義就在於盡力去推翻自己的結論。剩下來推翻不了的,就有可能是真相。

現代人類文明的根基正是科學,當一個社會不再信任科學,不再相信科學家,還能夠繁榮存續下去嗎?我們或許也應該學習科學家的思維,嘗試如何從理性角度去思考複雜的科學和社會問題,卻又不失人性。
No.
複本條碼
部門
位置
索書號
狀態
到期日
1
C17575
Lib
圖書館
323.9 8032
可出借
--
共1條紀錄 , 當前 1 / 1 頁:個上一頁下一頁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