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返回資源
父親與民國(上)
文獻類型Book
分類號782 2623
出版天地, 香港, 2012
版本四版
主題Chinese_History
描述327 頁, 摺頁式圖版 [1] 頁 : 插圖, 肖像 ; 23 公分
ISBN9789882198111

註釋

公元1911辛亥年,十月十日晚,武昌起義那一槍,改變了父親一生的命運。他瞞著家人參加「廣西學生軍敢死隊」,隨軍北伐。兩位哥哥到桂林城北門去守候攔截,誰知他暗暗將武器裝備託付同學,自己卻輕裝從西門出去,翻山越嶺與大隊會合。十八歲踏出桂林西門那一步,他便走出了廣西,投身入滾滾洪流的中華民國歷史長河中。北伐軍興,父親率部由廣州打到山海關,最後完成北伐。抗日戰爭,父親運籌帷幄,決戰疆場,抵抗異族入侵,立下汗馬功勞。

國共內戰,父親率部與共軍戰至一兵一卒,是與共軍戰到最後的一支軍隊。為了保衛民國,父親奉獻了他的一生。民國38年12月30日,父親自海南島飛台灣,在風雨飄搖之際,父親選擇入台,與中華民國共存亡,用他自己的話,是「向歷史交代」。父親一生參與了民國興衰,他本人就是民國史的一部份。在卷帙浩繁的民國史冊中,父親的身影應當立在相當醒目的位置。

父親在台17年,雖然過著平淡日子,但內心是沉重的,大陸淪亡一直是他痛中之痛。他念茲在茲的仍是反攻復國的大業。民國55年,離過世前不久,父親託人攜帶一封長信給旅居香港昔日同僚廣西省主席黃旭初,信中言不及私,通篇都在分析國際大勢及國軍反攻大陸的可能性。父親在台灣的晚年過得並不平靖,沒有受到一個曾經對國家有過重大貢獻的軍人應該獲得的尊重,但父親並未因此懷憂喪志。在台灣,他於逆境中始終保持著一份凜然的尊嚴,因為他深信自己功在黨國,他的歷史地位絕不是一些猥瑣的特務跟監動作所能撼搖。最後他死在中華民國土地上,是他求仁得仁。台南天壇重修落成,他替鄭成功書下「仰不愧天」的匾額。綜觀父親一生,這四個字他自己也足以當之。
No.
複本條碼
部門
位置
索書號
狀態
到期日
1
C15134
Lib
圖書館
782 2623
可出借
--
共1條紀錄 , 當前 1 / 1 頁:個上一頁下一頁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