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返回資源
《目迷.耽美: 卷一 江湖有事》
其他書名
《目迷.耽美: 卷一 江湖有事》
文獻類型BOOK
語言Chinese
分類號987.2 7132
出版天窗出版社, 香港, 2006
主題電影與社會.
ISBN988991031-4

註釋

馬家輝(1963年-),生於香港,灣仔長大,父為資深報人馬松柏,曾任廣告方案、雜誌記者、報社編輯、專欄作家、文化評論學者,亦為台灣問題研究員;現為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助理主任,亦為台灣及香港報刊專欄作家,並有多本著作結集出版。其偶像包括梁文道、李敖、繆雨和胡菊人等。

簡介[編輯]1963年,馬家輝生於香港,他是家中的獨子,而後在瘋子、妓女、黑社會俱全的灣仔長大。


少年時候,馬家輝上課前在大排檔吃早餐,身後就是打打殺殺的黑社會人,也正是由於環境的影響,使得他從此心底一直根植?江湖情懷。


17歲,馬家輝在一家小書店發現了一本談李敖的書籍,從19歲那年起,他就瘋狂地迷戀上了著名文學家李敖的作品,並且立志21歲之前寫出一本關於李敖的著作。高考之後,馬家輝被香港浸會大學錄取,但是經過再三抉擇,為了李敖,他放棄了徐克,[2]選擇了去台灣大學讀書,念心理系。馬家輝在台大讀書時認識了李敖,每天下午去李敖在金蘭大廈的家中,幫忙整理剪報,聽李敖笑談江湖。大二那一年,馬家輝出版了《消滅李敖,還是被李敖消滅》,此書成為20世紀80年代台灣青年學子競相閱讀的暢銷書。李敖在閱讀完《消滅李敖,還是被李敖消滅》之後,對馬家輝說:「小馬,我當你面這樣說,背後也是這樣說———我以前研究胡適,胡適跟我說,李敖,你比我胡適更了解胡適。那我今天跟你說,你比我李敖更了解李敖」,並且在1997年的回憶錄中將馬家輝列為平生所交好友名單。[1]


1997年1月,馬家輝和妻兒住在台北大直,春節時節,接到高信疆的電話,邀請他去香港《明報》工作,他成了《明報》的副總編輯,且開設專欄,開始寫尖刻的時評,被人們稱為「賤嘴馬」。


經歷[編輯]他獲台灣大學心理學系學士,美國芝加哥大學社會科學碩士,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社會學博士,曾以繆思為筆名,曾任台灣華商廣告公司文案企劃、台灣《大地》地理雜誌記者、《明報》世紀版和讀書版策劃顧問(同為該報專欄作家),鳳凰?視、香港有線電視、香港電台節目主持等。


馬家輝活躍於民間政治活動,參加不少公開論壇,分析政治問題。


2008年8月28日,馬家輝出席有線電視舉辦的立法會新界西選舉論壇時,作為嘉賓主持卻在提問時指自由黨是「富貴黨」及「吸血」。自由黨的周梁淑怡在論壇後向有線高層投訴身為嘉賓主持之一的馬家輝此舉有違選舉公平。


獎項榮譽[編輯]馬家輝於2008 年底獲《南方人物周刊》評選為「年度中國魅力五十人物」之一; 2010 年底, 獲《南方都市報》評選為「年度深圳香港意見領袖」之一。





著作[編輯]《消滅李敖,還是被李敖消滅》
《心理學小品》
《消費者心理學》
《都市新人類》
《波霸MTV》
《流行學手記》
《女兒情》
《李敖研究》
《當眼淚凝固成子彈》
《文化超現代》
《在廢墟裏看見羅馬》
《江湖有事》
《愛戀無聲》
《我們》
《你們》
《他們》
《死在這裏也不錯》
《關於歲月的隱秘情事》
《明暗:源於影像的微瑣絮語》
《日月:源於異域的哀樂心情》
《站錯邊》
《愛. 江湖》
《維園阿伯》
《溫柔的路途》
《曖昧的瞬間》
《回不去了》
《中年廢物》
《李敖: 影子 x 新像》(與?岳忠合著)
主持有線娛樂台:《怒人甲乙丙》(2008年)
有線財經資訊台:《周日不講理》(2009年至今)
鳳凰衛視香港台:《粵港越有》(2011年3月28日至今)
第二台 思潮作動

No.
複本條碼
部門
位置
索書號
狀態
到期日
1
C010069
Library
Library
987.2 7132
可出借
--
共1條紀錄 , 當前 1 / 1 頁:個上一頁下一頁
相關資源